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2697发布日期:2021-05-25 12:2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升降座便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全面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和问题也随之产生并得到广泛关注。例如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推行实施,会出现更多的孕妇群体,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这类孕妇群体对于产前产后的保养护理以及安全都日益重视,大月龄的孕妇使用座便器时十分不方便,下蹲费劲,同时由于卫生间通常湿滑,也极为不安全。再说到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扩大问题,未来会有大量的老龄化人群,这类人群由于年龄原因身体状况不佳,腰腿不便的情况下上厕所就成了一件难事,需要他人帮助方能如厕,此类隐私行为很多人还是希望自己亲力亲为。

基于此,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外挂式的辅助装置,其实际为一种升降设备,需要配合传统的抽水马桶一起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不利,例如:清洁问题、尺寸匹配问题、稳定性问题等等。目前很有必要设计一款一体式升降座便器,以适应兼容目前一些特殊的人群的使用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用于帮助特定人群更安全、舒适地使用座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一体式升降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水箱、座圈构件及升降机构,所述水箱位于座便器本体的后方位置,所述座便器本体的桶壁围设形成有向上成开口状的冲洗腔体,所述冲洗腔体底部与虹吸流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器本体于冲洗腔体的两侧的桶壁内分别形成有升降空间,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升降空间内,升降机构与座圈构件固定,所述座圈构件能够通过升降机构的驱动实现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所述座圈构件包括承载圈及位于承载圈左右两侧并且延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外侧板,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座圈构件至最低位置及最高位置时,所述两个外侧板均覆盖座便器本体的左右两侧的桶壁的两侧外表面的至少部分。

进一步,所述座圈构件还包括位于承载圈前方位置并且延上下方向延伸的前端板,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座圈构件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前端板覆盖所述桶壁的前表面的至少部分。

进一步,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座圈构件至最高状态时,所述前端板及两个外侧板亦对应覆盖桶壁的前表面及两侧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升降机构不会从桶壁的外表面露出。

进一步,沿上下方向上,所述前端板的高度小于外侧板的高度,所述前端板与外侧板邻接处边缘为弧形过渡。

进一步,所述两个外侧板与前端板沿着座便器本体的外周面方向连接一体。

进一步,所述座圈构件还包括位于承载圈的内侧边缘位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侧板,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座圈构件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内侧板覆盖座便器本体的桶壁的内侧表面靠近上方的部分。

进一步,所述内侧板沿座便器本体的桶壁的内侧表面一周设置,所述内侧板成环状。

进一步,所述座圈构件上集成或一体设置有卫洗丽模块,所述一体式升降座便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旋转安装于水箱上,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座圈构件至最低状态时,所述盖体能够覆盖冲洗腔体上方的开口,当盖体向上打开后不会影响升降机构驱动座圈构件上升至最高位置。

进一步,所述座圈构件的承载圈向上凸伸形成有把手,或者所述外侧板的上端位置向上凸伸形成有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的立体图,其具体展示了座圈构件由升降机构驱动下降至最低位置时,且盖体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的立体图,其具体展示了盖体打开时,且座圈构件由升降机构驱动上升至最高位置时的状态示意图;进一步,图2所示的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相比图1,于座圈构件的左右两侧各增设了一个把手。

图3是图2所示一体式升降座便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座圈构件、卫洗丽组件、及盖体从座便器本体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为了描述的准确性,全文所有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照,其中x轴所在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x轴正向为前;y轴所在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y轴正向为右;z轴所在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公开了本申请的一种一体式升降座便器,包括座便器本体1、水箱2、座圈构件3、盖体4及升降机构5,所述水箱2为于座便器本体1的后方位置(本申请中,所述水箱2与座便器本体1为一体式,当然亦可以是相互组装式,再次不做限制)。所述座便器本体1的桶壁11围设形成有向上成开口状的冲洗腔体10,所述冲洗腔体10底部与虹吸流道连通。本申请中,所述座便器本体1于冲洗腔体10的两侧的桶壁11内分别形成有升降空间(未标号)并向上形成有通孔102,所述升降机构5安装于升降空间内,升降机构5部分经通孔102伸出并与座圈构件3固定,所述座圈构件3能够通过升降机构5的驱动实现上升或下降,本设计中,所述上升或下降的概念包括了座圈构件3上升过程中同步向前成一定角度翻转倾斜的情况。

所述座圈构件3包括承载圈31及位于承载圈31左右两侧并且延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外侧板32,当所述升降机构5驱动座圈构件3至最低位置及最高位置时,所述两个外侧板32均覆盖座便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的桶壁11的两侧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如此设计能够使座圈构件3下降至最低位置及上升至最高位置时,俩个外侧板32能够遮挡住升降机构5,以使得一体式升降座便器在各个使用状态时,升降机构5均不外露,同时也可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防止手指等人体部位被升降机构5与通孔102部位夹住。

所述座圈构件3还包括位于承载圈31前方位置并且延上下方向延伸的前端板33,当所述升降机构5驱动座圈构件3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前端板33覆盖所述桶壁11的前表面的至少部分。当所述升降机构5驱动座圈构件3至最高状态时,所述前端板33及两个外侧板32亦对应覆盖桶壁11的前表面及两侧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升降机构5不会从桶壁11的外表面露出。沿上下方向上,所述前端板33的高度小于外侧板32的高度,所述前端板33与外侧板32邻接处边缘为弧形过渡。本申请中,所述两个外侧板32与所述前端板33沿着座便器本体1的外周面方向连接一体。

所述座圈构件3还包括位于承载圈31的内侧边缘位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侧板34,当所述升降机构5驱动座圈构件3至最低位置时,所述内侧板34覆盖座便器本体1的桶壁11的内侧表面靠近上方的部分。所述内侧板34沿座便器本体1的桶壁11的内侧表面一周设置,所述内侧板34成环状。内侧板34用于在座圈构件3至最低位置时能够覆盖桶壁11的内侧表面的上方部分,能够防止污垢及杂物等由所述通孔102掉入升降空间内。

所述座圈构件3的后端位置集成有卫洗丽模块6,所述盖体4旋转安装于水箱2上,当所述升降机构5驱动座圈构件3至最低状态时,所述盖体4能够覆盖冲洗腔体10上方的开口,当盖体4向上打开后不会影响升降机构5驱动座圈构件3上升至最高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卫洗丽模块6亦可与座圈构件3一体设置。

本设计中,所述卫洗丽模块6是业界通用的一种智能马桶盖结构,主要集集便盖(参下文说明)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为一体。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座圈构件3上集成有独立的卫洗丽模块6(如图2、3所示)。另一种实施例中,座圈构件3上一体设置有卫洗丽模块6。本申请中,上述的集便盖指的是卫洗丽模块6上形成的用于承载人体臀部的座圈结构(未标注);当卫洗丽模块6自身不具有座圈结构时,上述的集便盖指的是图2及图3中所示出的承载圈31部分。

所述座圈构件3的承载圈31向上凸伸形成有把手,或者所述外侧板32的上端位置向上凸伸形成有把手。

本申请中,通过将升降机构5集成至座便器本体1内,并通过座圈构件3上的两个前端板33、两个外侧板32、内侧板34的设置,能够具有更好的美观性,同时兼顾具有更好的使用安全性,此外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止异物侵入升降空间内的功效。整个一体式升降座便器使用方便、适用和实用性都很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