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泡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2111发布日期:2021-07-06 21:0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自动泡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自动泡茶机,尤其是指一种可令冲泡好的茶水于预设时间自动流落至容置杯中收集,不仅不会有冲泡时间过久让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产生,且能令泡茶过程更为简易便利,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自动泡茶机创新设计者。


背景技术:

2.按,一般常可见到民众喜欢于饭后或闲暇时,冲泡茶叶饮用,以度过休闲时光,且亦能进行感情上的联络,而泡茶需要有一定的步骤、一定的功夫,茶叶量、水的多寡、水的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手法等皆会影响所泡出的茶水好坏。其中,就冲泡时间而言,若冲泡时间太短,茶水会没有味道,而若冲泡时间太长,则会造成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发生,使得冲泡的时间控制即非常重要。
3.然而,在民众冲泡茶叶过程中,常会发现因看电视、聊天等其他事情影响,造成泡茶者忘记冲泡时间,未即时将茶水倒出,导致茶水浓度太浓、口感太苦而无法饮用的现象,不仅影响泡茶的乐趣,且更会有浪费的情况,致令在整体泡茶的茶具设计上仍存在有改进的空间。
4.缘是,创作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所述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动泡茶机,以期技术手段去更佳实用价值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泡茶机,其主要是可令冲泡好的茶水于预设时间自动流落至容置杯中收集,不仅不会有冲泡时间过久让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产生,且能令泡茶过程更为简易便利,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6.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主要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其主要是包括有控制装置及泡茶壶;其中:
8.所述控制装置,其设有控制开关,且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的动力源,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链接有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末端链接设有拨动轮,所述拨动轮外缘凸设形成有拨动凸部,且于所述拨动轮相对所述拨动凸部的一端侧面凸设有顶抵部,而于所述控制装置内对应所述拨动轮上方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向所述控制装置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并于所述拨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拨动凸部形成有被拨动凸部,另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顶抵部形成有受顶抵部,于所述触动杆连动有触动开关,令所述触动开关电性连接有所述动力源及电源部,所述电源部亦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9.所述泡茶壶,其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上方,于所述泡茶壶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对应于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拨动杆的所述拨动件,且对应所述穿孔设有塞止件,利用所述塞止件塞止于所述穿孔处,所述塞止件能被所述拨动件向上顶推,另于所述泡茶壶内对
应所述塞止件上方设有滤网。
10.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触动开关为常闭开关。
11.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有一调整单元,令所述调整单元与所述动力源电性连接,利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控制所述动力源的速度。
12.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侧边对应所述泡茶壶凸设有支架,令所述泡茶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方,所述支架具有贯穿的透空部,为与所述泡茶壶的底部的穿孔对应。
13.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泡茶壶顶端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包括顶面、延伸链接所述顶面的周面、在所述上盖外表面且是位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周面交界的环垣以及在所述顶面中央所设的穿孔,所述环垣的外径大于所述泡茶壶顶端开口的直径,所述顶面与所述周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泡茶壶顶端开口的直径。
14.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另一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15.其主要是包括有控制装置及泡茶壶;其中:
16.所述控制装置,其设有控制开关,且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的动力源,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链接有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末端链接设有拨动轮,所述拨动轮外缘凸设形成有拨动凸部,且于所述拨动轮相对所述拨动凸部的一端侧面凸设有顶抵部,而于所述控制装置内对应所述拨动轮上方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向所述控制装置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并于所述拨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拨动凸部形成有被拨动凸部,另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对应所述拨动轮的所述顶抵部形成有受顶抵部,于所述触动杆连动有触动开关,令所述触动开关电性连接有所述动力源及电源部,所述电源部亦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17.所述泡茶壶,其结合固设于所述控制装置侧边,于所述泡茶壶底部开设有穿孔,且于所述泡茶壶内设有内杯,所述内杯底部对应所述穿孔形成有塞止部,利用所述塞止部塞止于所述穿孔处,且于所述内杯底部开设有滤孔,另于所述内杯上缘向外对应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拨动杆的所述拨动件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能被所述拨动件向上顶推。
18.本实用新型自动泡茶机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泡茶壶的所述塞止部为圆锥导柱状,并令为圆锥导柱状的所述塞止部底端呈十字形。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6: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侧视结构动作示意图;
26.图7: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立体剖视图;
27.图8: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6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8.图9: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6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29.图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0.图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31.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32.图13: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3.图1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34.图15: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35.图1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搭配图7所示上盖的其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36.图例说明:
37.<本实用新型>
[0038]1ꢀꢀꢀ
控制装置
[0039]
11
ꢀꢀ
控制开关
[0040]
12
ꢀꢀ
动力源
[0041]
121 输出端
[0042]
13
ꢀꢀ
减速齿轮组
[0043]
14
ꢀꢀ
拨动轮
[0044]
141 拨动凸部
[0045]
142 顶抵部
[0046]
15
ꢀꢀ
拨动杆
[0047]
151 拨动件
[0048]
152 被拨动凸部
[0049]
16
ꢀꢀ
触动杆
[0050]
161 受顶抵部
[0051]
17
ꢀꢀ
触动开关
[0052]
18
ꢀꢀ
电源部
[0053]
19
ꢀꢀ
调整单元
[0054]
10
ꢀꢀ
支架
[0055]
101 透空部
[0056]2ꢀꢀꢀ
泡茶壶
[0057]
21
ꢀꢀ
穿孔
[0058]
22
ꢀꢀ
塞止件
[0059]
23
ꢀꢀ
滤网
[0060]
24
ꢀꢀ
内杯
[0061]
241 塞止部
[0062]
242 滤孔
[0063]
243 凸缘
[0064]
25
ꢀꢀ
上盖
[0065]
251 顶面
[0066]
252 周面
[0067]
253 环垣
[0068]
254 穿孔
[0069]3ꢀꢀꢀ
容置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为令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创作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公开,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公开的附图及图号:
[0071]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包括有控制装置1及泡茶壶2;其中:
[0072]
所述控制装置1,请再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其设有控制开关11,且于所述控制装置内1设有与所述控制开关11电性连接的动力源12,于所述动力源12的输出端121链接有减速齿轮组13,所述减速齿轮组13末端链接设有拨动轮14,所述拨动轮14外缘凸设形成有拨动凸部141,且于所述拨动轮14相对所述拨动凸部141的一端侧面凸设有顶抵部142,而于所述控制装置1内对应所述拨动轮14上方设有拨动杆15,所述拨动杆15向所述控制装置1外凸设形成有拨动件151,并于所述拨动杆15对应所述拨动轮14的所述拨动凸部141形成有被拨动凸部152,另于所述控制装置1内设有触动杆16,所述触动杆16对应所述拨动轮14的所述顶抵部142形成有受顶抵部161,于所述触动杆16连动有触动开关17,所述触动开关17可为常闭开关,令所述触动开关17电性连接有所述动力源12及电源部18,所述电源部18亦与所述控制开关11电性连接,另设有一调整单元19,所述调整单元19可为可变电阻,令所述调整单元19与所述动力源12电性连接,以利用所述调整单元19调整控制所述动力源12的速度,又于所述控制装置1侧边对应所述泡茶壶2凸设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具有贯穿的透空部101,为与所述泡茶壶2的底部的穿孔21对应。
[0073]
所述泡茶壶2,其设置于所述控制装置1的所述支架10上方,于所述泡茶壶2底部开设有穿孔21,所述穿孔21对应于所述控制装置1的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拨动件151,且对应所述穿孔21设有塞止件22,利用所述塞止件22塞止于所述穿孔21处,所述塞止件22能被所述拨动件151向上顶推,另于所述泡茶壶2内对应所述塞止件22上方设有滤网23,以利用所述滤网23的阻挡防止茶叶由所述穿孔21处掉落。
[0074]
如此一来,请再一并参阅图5、图6所示,使得本实用新型于操作使用上,其是于所述泡茶壶2之下对应设置容置杯3,并于所述泡茶壶2内装入茶叶且冲泡入热水后,启动所述控制装置1的所述控制开关11,此时所述动力源12即能获得所述电源部18的电源供应开始依所预设的速度作动,所述动力源12的速度快慢能利用所述调整单元19进行调整,令所述动力源12的输出端121带动所链接的所述减速齿轮组13转动,同时所述减速齿轮组13亦会一并带动末端所链接的所述拨动轮14转动,于所述拨动轮14的所述拨动凸部141转动至将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被拨动凸部152顶推拨动时,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拨动件151即能将所述泡茶壶2的所述塞止件22向上顶推,令所述泡茶壶2内冲泡完成的茶水通过所述泡茶壶2
底部的所述穿孔21向下流落至所述容置杯3中,而于所述拨动轮14的所述拨动凸部141转动至不再对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被拨动凸部152进行顶推拨动时,所述泡茶壶2的所述塞止件22即会再次向下掉落塞止于所述穿孔21内,同时所述拨动轮14相对所述拨动凸部141的一端侧面凸设的所述顶抵部142即会将所述触动杆16的所述受顶抵部161顶抵推动,令所述触动杆16带动所述触动开关17进行断电,而让所述电源部18停止对所述动力源12进行电源供应,所述动力源12即会停止转动,以让用户再次对所述泡茶壶2冲泡入热水或进行更换茶叶等其他动作。
[0075]
又,在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泡茶壶2顶端盖设有一上盖25(以下请参看图7),所述上盖25包括顶面251、延伸链接顶面的周面252、在上盖25外表面且是位于顶面251与周面252交界的环垣253以及在所述顶面251中央所设的穿孔254,所述环垣253的外径大于泡茶壶2顶端开口的直径,所述顶面251与周面252的外径小于泡茶壶2顶端开口的直径;如此一来,可将上盖25周面252嵌入泡茶壶2顶端开口中,并以环垣253跨设在泡茶壶2顶端开口的周缘呈现如图8所示的正向盖设状态;也可以将上盖25的顶面251朝下嵌入泡茶壶2顶端开口中,并以环垣253跨设在泡茶壶2顶端开口的周缘呈现如图9所示的反向盖设状态,在此状态下,用户可以不掀开上盖25而直接将开水倒至上盖25,使开水由上盖25的穿孔254流入泡茶壶2内,同时搭配所述控制装置1控制所述泡茶壶2在预设时间自动让茶水流落入所述容置杯3中,不仅实现免掀盖直接倒水的便利泡茶方式,并更进一步技术手段去自动出水,让用户在泡茶过程中更为轻松方便。
[0076]
另,请再一并参阅图10、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泡茶壶2可为玻璃、陶瓷、紫砂壶等是以较传统的外型供旧好餮者,实际功能性等同如上公开图1、图5、图8、图9所述。
[0077]
又,请再一并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能直接固设结合于所述泡茶壶2侧边,于所述泡茶壶2内设有内杯24,所述内杯24底部对应所述穿孔21形成有塞止部241,所述塞止部241可为圆锥导柱状,进一步更可令为圆锥导柱状的所述塞止部241底端呈十字形,利用为圆锥导柱状的所述塞止部241防止位移而能顺利塞止于所述穿孔21中,于所述内杯24底部开设有滤孔242,以利用各所述滤孔242的阻挡防止茶叶由所述穿孔21处掉落,另于所述内杯24上缘向外对应所述控制装置1的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拨动件151形成有凸缘243,所述凸缘243能被所述拨动件151向上顶推;使得其在操作使用过程中,请再一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所示,同样是令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拨动件151将所述泡茶壶2的所述内杯24的所述凸缘243向上顶推,让所述内杯24底部的所述塞止部241离开所述穿孔21,令所述泡茶壶2内冲泡完成的茶水通过所述泡茶壶2底部的所述穿孔21向下流落至所述容置杯3中,并由于为圆锥导柱状的所述塞止部241底端呈十字形,而可让茶水更为快速通过所述穿孔21向下流落至所述容置杯3中,而于所述拨动轮14的所述拨动凸部141转动至不再对所述拨动杆15的所述被拨动凸部152进行顶推拨动时,所述内杯24即会再次向下掉落,令所述内杯24的所述塞止部241重新导入塞止于所述穿孔21内。
[0078]
又,在本实用新型图13、图14的实施例中,所述泡茶壶2顶端同样可以盖设如图7、图8、图9所示的上盖25,使其亦可技术手段去将上盖25周面252嵌入泡茶壶2顶端开口中,并以环垣253跨设在泡茶壶2顶端开口的周缘呈现如图15所示的正向盖设状态;也可以将上盖25的顶面251朝下嵌入泡茶壶2顶端开口中,并以环垣253跨设在泡茶壶2顶端开口的周缘呈
现如图16所示的反向盖设状态,在此状态下,用户可以不掀开上盖25而直接将开水倒至上盖25,使开水由上盖25的穿孔254流入泡茶壶2内,同时搭配所述控制装置1控制所述泡茶壶2在预设时间自动让茶水流落入所述容置杯3中,实现免掀盖直接倒水的便利泡茶方式,同时技术手段去自动出水,让用户在泡茶过程中更为轻松方便。
[0079]
通过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可令冲泡好的茶水于预设时间自动流落至容置杯中收集,不仅不会有冲泡时间过久让茶水太浓、太苦的情况产生,且能令泡茶过程更为简易便利,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0080]
前述的实施例或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样态,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技术人员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008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能技术手段去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公开的具体构造,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亦未曾公开于申请前,诚已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爰依法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恳请惠予审查,并赐准专利,则实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