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8605发布日期:2021-06-01 23:1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百叶窗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



背景技术:

百叶窗具有遮阳、隔音、隔热、隐私、防盗、安全等多种功能,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百叶窗一般包括窗体、百叶、传动机构、内把手和外把手(磁控把手)。内把手设于窗体内与传动机构相连,内把手上下滑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百叶翻转和上下运动。磁控把手设于窗体外通过磁性块与内把手相连,以便人们使用。

参照图1,一种百叶窗用磁控把手,包括壳体1,壳体1中开设有一个长方体空腔2,长方体空腔2中嵌设有磁性块3,壳体1上设置有滚动组件4,滚动组件4包括开设于壳体上的盛放槽一41、开设于壳体1上与盛放槽一41贯通的两个盛放槽二42、嵌设于盛放槽二42中的轮轴43,转动套接于轮轴43轴身上的滑轮44,滚动组件4设置有两组,两组滚动组件4对称设置于壳体1的两端。磁控把手设于窗体外通过磁性块3与内把手连接,磁控把手通过滚动组件4在窗体上滑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磁控把手在使用过程中,滑轮在窗体上滑动,滑轮在滑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滑轮磨损严重时将产生较大噪音,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滑轮,上述磁控把手在更换滑轮时,需要借助工具伸入盛放槽一抵在轮轴上,用力将轮轴从盛放槽一中撬起,由于轮轴与壳体间的挤压力较大,更换滑轮时需要较大的力,从而造成滑轮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更换滑轮,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包括壳体、开设于壳体上的盛放槽一、设置于盛放槽一中的轮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通壳体两侧侧壁的通孔,所述轮轴滑动插接于通孔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轴的锁紧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轮轴推出通孔的推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轴滑动插接于通孔中,锁紧机构将轮轴固定在通孔中,需要更换滑轮时,使锁紧机构脱离对轮轴的固定,再利用推动机构将轮轴推出通孔,进而可以对滑轮进行更换。上述百叶窗磁控把手的轮轴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通孔中,需要更换滑轮时通过推动机构将轮轴推出通孔,更换轮轴需要的推力小,具有滑轮更换容易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固定连接于推动杆端部的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连接块与壳体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推动杆沿平行于轮轴的方向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推动杆上,所述连接块位于推动杆远离壳体的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块朝向壳体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朝向连接块的侧壁,所述推动杆的端面与轮轴的端面贴合抵触,所述推动杆可滑动至通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更换滑轮时,用手按压连接块,连接块带动推动杆对轮轴进行推动,从而将轮轴推出通孔,进而更换轮轴上的滑轮,与手动更换轮轴相比,方便将轮轴推出通孔。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通孔内孔壁上的插接槽、滑动连接于插接槽中的锁紧钢珠、固定连接于插接槽中用于推动锁紧钢珠的推动弹簧、开设于轮轴轴身上用于锁紧钢珠挤压卡合的锁紧槽、所述推动弹簧沿垂直于通孔内腔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轴在固定时,先将轮轴插设于通孔中,当轮轴插接于通孔中后,在推动弹簧的推动下,锁紧钢珠滑动挤压抵触锁紧槽的内槽壁,利用锁紧钢珠与锁紧槽的挤压抵触可以使轮轴得以固定。

优选的,所述锁紧槽环设于轮轴的轴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避免了因插接槽轴线与锁紧槽轴线不从重合而导致锁紧钢珠无法嵌入锁紧槽,方便锁紧钢珠准确嵌入锁紧槽中。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轮轴轴身上的插接孔、开设于壳体上与通孔贯通的插接通孔、滑动插接于插接通孔、插接孔中的插接销,所述插接通孔的内腔沿垂直于通孔的方向设置,所述插接孔的内腔沿垂直于轮轴的轴身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轴在固定时,轮轴插设于通孔中,当轮轴插接完成后,插接通孔与插接孔对齐,此时利用插接销穿过插接通孔插设于插接孔中,利用插接销与插接孔的插接使轮轴得以固定。

优选的,所述插接销的销身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与插接通孔的内孔壁挤压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销滑动插接于插接通孔、插接孔中时,弹性凸块与插接通孔的内孔壁挤压抵触,有利于使插接销与插接孔插接更牢固。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铰接有用于罩设推动机构的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控把手正常使用过程中盖上端盖,端盖的设置可以避免因误触推动机构将轮轴推出通孔,有利于使磁控把手稳定工作。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与轮轴抵触的端部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增大了推动杆与轮轴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推动杆推动轮轴时发生滑动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推动机构和锁紧机构的设置,可以减小更换滑轮时所需的推力,便于更换滑轮。

2.通过弹性凸块的设置,弹性凸块与插接通孔的内孔壁挤压抵触,有利于使插接销与插接孔插接更牢固。

3.通过防滑纹的设置,可以增大推动杆与轮轴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推动杆推动轮轴时发生滑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磁控把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磁控把手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锁紧机构的剖面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长方体空腔;3、磁性块;4、滚动组件;41、盛放槽一;42、盛放槽二;43、轮轴;44、滑轮;5、通孔;6、锁紧机构;61、插接槽;62、锁紧钢珠;63、推动弹簧;64、锁紧槽;65、插接孔;66、插接通孔;67、插接销;7、推动机构;71、推动杆;72、连接块;73、复位弹簧;8、插接块;9、防滑纹;10、端盖;11、弹性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

实施例1

参照图2,便于更换滑轮的百叶窗磁控把手包括壳体1、开设于壳体1上的盛放槽一41、设置于盛放槽一41中的轮轴43。其中,壳体1上开设有贯通壳体1两侧侧壁的通孔5,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轮轴43的锁紧机构6和用于将轮轴43从通孔5中推出的推动机构7。

参照图2和图3,通孔5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且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通孔5与盛放槽一41贯通,轮轴43滑动插接于通孔5中。在安装滑轮44时,先将滑轮44放置于盛放槽一41中,随后使轮轴43插接于通孔5中,此时轮轴43可穿过滑轮44对滑轮44进行限位。

参照图2和图3,锁紧机构6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锁紧机构6包括开设于通孔5内孔壁上的插接槽61、滑动连接于插接槽61中的锁紧钢珠62、固定连接于插接槽61中用于推动锁紧钢珠62的推动弹簧63、开设于轮轴43轴身上用于锁紧钢珠62挤压卡合的锁紧槽64。

参照图2和图3,插接槽61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且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插接槽61贯通壳体1的侧壁。

参照图2,插接槽61中插接有用于封堵插接槽61开口的插接块8,插接块8呈圆柱状设置,插接块8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插接槽61的内槽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推动弹簧63插设于插接槽61中,推动弹簧63一端固定连接于插接块8朝向插接槽61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紧钢珠62,锁紧钢珠62与插接槽61的内槽壁贴合抵触。

参照图2和图3,锁紧槽64的内腔侧壁呈弧形设置,锁紧槽64环设于轮轴43的轴身。当轮轴43插接于通孔5中后,在推动弹簧63的推动下,锁紧钢珠62可滑动挤压抵触锁紧槽64的内槽壁,利用锁紧钢珠62与锁紧槽64的挤压抵触可以使轮轴43得以固定。

参照图2和图4,推动机构7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推动机构7包括推动杆71、固定连接于推动杆71端部的连接块72、固定连接于连接块72与壳体1之间的复位弹簧73。

参照图2和图4,推动杆71呈圆柱状设置且沿平行于轮轴43的方向设置,推动杆71的轴线与轮轴43的轴线共线,推动杆71朝向轮轴43的端面可与轮轴43的端面贴合抵触,并可滑动至通孔5中。

参照图2和图4,推动杆71与轮轴43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9,防滑纹9呈网格状设置。防滑纹9的设置增大了推动杆71与轮轴43间的摩擦力,降低了推动杆71推动轮轴43时发生滑动的可能性。

参照2图和图4,连接块72呈圆柱状设置且沿垂直于推动杆71的杆身方向设置。连接块72的竖切面面积大于推动杆71的竖切面面积,连接块72与推动杆71的连接处位于连接块72的中心。

参照图2和图4,复位弹簧73套设于推动杆71上,复位弹簧73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块72朝向壳体1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壳体1朝向连接块72的侧壁。通过对连接块72进行按压,推动杆71可以对轮轴43进行推动,从而将轮轴43推出通孔5。

参照图2,壳体1上铰接有用于罩设推动机构7的端盖10,端盖10的内腔呈长方体状设置。磁控把手正常使用过程中盖上端盖10,端盖10的设置可以避免因误触推动机构7推出轮轴43,使磁控把手稳定工作。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滑轮44在安装时,先将滑轮44放置于盛放槽一41中,随后使轮轴43插接于通孔5中,此时轮轴43可穿过滑轮44对滑轮44进行限位。轮轴43在固定时,轮轴43滑动插接于通孔5中,在推动弹簧63的推动下,锁紧钢珠62滑动挤压抵触锁紧槽64,利用锁紧钢珠62与锁紧槽64的挤压抵触使轮轴43得以固定。需要更换滑轮44时,打开端盖10,用手按压连接块72,连接块72带动推动杆71对轮轴43进行推动,从而将轮轴43推出通孔5,进而更换轮轴43上的滑轮44。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锁紧机构6包括开设于轮轴43上的插接孔65、开设于壳体1上与通孔5贯通的插接通孔66、滑动插接于插接通孔66、插接孔65中的插接销67。

其中,插接孔65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且沿垂直于轮轴43轴身的方向设置。插接通孔66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沿垂直于通孔5内腔的方向设置。

参照图5,插接销67呈圆柱状设置,当轮轴43插接于通孔5后,插接通孔66与插接孔65内腔贯通,插接销67可滑动插接于插接通孔66、插接孔65中,此时,当插接销67与插接通孔66、插接孔65完全插合后,插接销67远离插接孔65的端部伸出壳体1外。利用插接销67与插接孔65的插接可使轮轴43得以固定。

参照图5,插接销67的销身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凸块11,弹性凸块11呈半球状设置。弹性凸块11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凸块11以插接销67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插接销67的两侧。当插接销67插接于插接通孔66、插接孔65中时,弹性凸块11与插接通孔66的内孔壁挤压卡合,利用弹性凸块11自身的弹性形变能够使使插接销67与插接孔65插接更牢固。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轮轴43插接于通孔5中后,插接通孔66与插接孔65对齐,此时利用插接销67穿过插接通孔66插设于插接孔65中,利用插接销67与插接孔65的插接使轮轴43得以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