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场景的奶粉冲泡器

文档序号:25755398发布日期:2021-07-06 19:4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多场景的奶粉冲泡器

1.本发明创造涉及奶粉冲泡器,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关于奶粉冲泡水温的建议有两种,多数奶粉供应商推荐用40

50℃的水冲调奶粉,这个水温适用于奶粉符合安全规定或者较大的宝宝,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奶粉的营养,与此同时奶瓶;who和fao建议配方奶粉的冲调水温为70℃,适用于两岁以下或者体质较弱婴幼儿。
3.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外出时,婴儿奶粉冲泡需要合适的水温,目前此问题未能良好的解决。冷水或者热水冲泡各有弊端,生冷液体不宜饮用;过热造成营养流失或在冷却的过程造成细菌滋生;(2)外出奶瓶无法煮沸杀菌,对婴幼儿的埋下了极大地健康隐患;(3)奶粉冲泡过程振荡不及时易板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4.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的奶粉冲泡器,以解决幼儿外出奶液加热困难的问题,水凉无法冲泡奶液,或者背奶族外出携带冻奶加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操作和便携的奶粉冲泡器。该方案可以适用于户外室内多场景并达到科学冲泡奶粉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奶粉冲泡器,包括杯体;杯体的外壁贴有柔性太阳能充电板;杯体的内壁构成杯腔,杯体的内壁上嵌有电加热板;杯体的内壁嵌有紫外灯珠;杯体的内、外壁之间是绝缘隔热层;
8.在杯腔底面之下连接有设备舱,设备舱分为上设备舱和下设备舱,上、下设备舱之间隔有减振层;
9.上设备舱内安装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与杯腔底面硬连接,振动马达与减振层分离;
10.下设备舱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功能模块、蓄电池和开关电路;太阳能电池功能模块电连接在柔性太阳能充电板和蓄电池之间;电加热板、紫外灯珠和振动马达的开关端分别通过开关电路电连接于蓄电池。
11.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在杯腔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加热板的开关输入端电连接。
12.优选的,加热板是氧化铝陶瓷加热片;杯体的内壁上开有竖直方向的灯槽,紫外灯珠有多个,它们竖直排列在灯槽内;
13.进一步,还包括杯座,杯体连接在杯座上,设备舱在杯座内;在杯座上连接有充电端子,充电端子通过充电电路与蓄电池电连接。
14.开关电路的控制按钮安装在杯体外壁上。
15.本奶粉冲泡器的原理是,
16.以蓄电池为主,对杯腔内的奶瓶加热(进而加热奶)。同时,以柔性太阳能充电板为蓄电池充电,再加以外部充电端子(例如usb充电端子)对蓄电池补充充电。通过按钮控制开关电路(如果采用mcu等,则可提高自动化程度),进而控制各个电控器件的工作。
17.为了避免加热过度,如果是采用普通电路实现,则在电加热板的开关输入端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可采用串联原理)。
18.采用紫外灯对杯腔内的玻璃或透明塑料奶瓶杀菌(杀菌时候,要注意遮盖,防止紫外线灼伤人眼)。采用振动马达对杯腔内奶瓶的奶振动,防止奶瓶中的奶结块。
19.使用本发明创造,可实现户外室内多场景适用,随时随地科学的奶粉冲泡。
附图说明
20.图1为适用于多场景冲泡器的结构图;
21.图2为图1的刨面图;
22.图3为振动马达图;
23.图4为电气原理框图;
24.图中标号名称:1.灯槽、2.紫外灯珠、3.太阳能充电板、4.usb充电口、5.按钮(从左往右依次为45℃按钮、70℃按钮、加热按钮)、6.液晶屏、7.绝缘隔热材料(绝缘隔热层)、8.内壁、9.杯腔、10.振动马达、11.mcu、12.电气器件、13.锂电池(蓄电池)、14.减振材料(减振层)、15.电加热板、16.上设备舱、17.下设备舱、18.杯座、19.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附图为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
26.如图1~3,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奶粉冲泡器,包括杯体;杯体的外壁贴有柔性太阳能充电板;杯体的内壁构成杯腔,杯体的内壁上嵌有电加热板;杯体的内壁嵌有紫外灯珠;杯体的内、外壁之间是绝缘隔热层;在杯腔底面之下连接有设备舱,设备舱分为上设备舱和下设备舱,上、下设备舱之间隔有减振层;上设备舱内安装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与杯腔底面硬连接,振动马达与减振层分离;下设备舱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功能模块、蓄电池和开关电路;太阳能电池功能模块电连接在柔性太阳能充电板和蓄电池之间;电加热板、紫外灯珠和振动马达的开关端分别通过开关电路电连接于蓄电池。
27.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在杯腔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加热板的开关输入端电连接。加热板是氧化铝陶瓷加热片;杯体的内壁上开有竖直方向的灯槽,紫外灯珠有多个,它们竖直排列在灯槽内;
28.还包括杯座,杯体连接在杯座上,设备舱在杯座内;在杯座上连接有充电端子,充电端子通过充电电路与蓄电池电连接。
29.开关电路的控制按钮安装在杯体外壁上。
30.下面就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现进一步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普通电路可以实现本发明创造,而为了产品实用化,本例中,各个电控器件的开关电路采用mcu模块实现。这里,mcu涉及到的控制编程非常基础,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完成,而且,本技
术方案的创造性劳动体现在奶粉冲泡器的实现,而非mcu的控制编程。
31.参考图4,对本实施例的电路部分进行说明:
32.蓄电池是锂电池,充电端子是usb充电端子。采用锂电池充电模块(充电电路、锂电池保护电路和升压电路)为锂电池充电。柔性太阳能充电板的输出端以及usb充电端子的接线端分别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输入端。本例中,还包括液晶屏以及按钮,它们嵌在杯体的外壁上。
33.放置振动马达在杯腔下方减振材料上部的上设备舱内,其电机轴上装一个类似半圆的一个凸轮(偏心轮),其重心不在马达的轴上;放置紫外线灯珠在筒壁凹槽内并由mcu模块控制杀菌时间;杯腔是用于奶瓶的容纳腔。
34.mcu模块控制电路包括充电系统电路、锂电池保护电路、升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振荡电路、紫外灯控电路、报警电路;
35.杯体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外壁、绝缘隔热材料填充层、加热内壁构成;防板结功能是振动马达实现,利用振动马达高频振动使得奶粉和水的混合物产生大量微小的气泡,气泡爆裂时产生的压力防止奶粉板结。杀菌功能是紫外线灯珠在筒壁凹槽内并由mcu模块控制杀菌时间实现。杯腔用于奶瓶的容纳腔。减振层设计,既不减弱马达对奶瓶的振荡效果又大程度减弱了对减振材料下方电器元件的影响。
36.外壁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5v的usb充电输出为锂电池充电,两重供电机制保障锂电池能源安全裕度。组成外壁的太阳能电池板为晶硅柔性薄膜材质,柔性好,易弯曲成筒。mcu控制杀菌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在平行圆柱母线开凹槽内,紫外光可在更大范围内对瓶体消毒。选用加热和导热合二为一的氧化铝陶瓷加热片作为内壁。内、外壁间绝缘隔热材料填充层(可以由异氰酸酯基聚酰亚胺泡沫以及绝缘膜实现)设计使得水、热、电分离,更加安全。
37.电加热板、紫外灯珠、振动马达的开关端分别通过开关电路电连接于蓄电池。在本例中,开关电路的功能是由mcu实现。
38.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加热板的开关输入端电连接。在本例中,该功能采用mcu实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在mcu的相应io口,由mcu输出电加热板的开关信号)
39.由mcu、液晶屏以及按钮等,可以实现加热、45℃冲泡、70℃冲泡三种模式,且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温度,满足不同婴儿对奶粉冲泡温度的需求。不同工作模式(加热、45℃冲泡、70℃冲泡)开关端连在微控制器的对应io口。
40.振动马达用螺丝安装在上设备舱的上表面,下设备舱用于放置锂电池、mcu等。
41.本例中,柔性太阳能充电板用氧化封闭胶结成筒状作为外壁,内外壁之间填充绝缘隔热材料并胶合,内壁有氧化铝陶瓷加热片。平行圆柱母线开灯槽以安装紫外灯珠。利用激光切割开出按钮和液晶屏及usb充电口安装位置。振动马达下方安装减振材料(可以是弹性橡胶材料制成),避免马达振动影响下部分电路部分。最后安装电路模块等电器元件。外壁的太阳能电池板和5v的usb充电输出为锂电池充电,两重供电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冲泡器正常工作的安全裕度,让宝宝随时随地喝上热奶。奶瓶放置在杯腔内并与杯壁内壁接触,将氧化铝陶瓷加热片的电极通电后实现加热。通电后,选择工作模式按钮,振动马达转子转动(可设计为加热模式下,马达不工作),由于凸轮重心的不在马达的轴上,凸轮做圆周运动,
马达高频振动使得奶粉和水的混合物产生大量微小的气泡,气泡爆裂时产生的压力可以防止奶粉结块板结,奶质均匀,婴儿更易消化;内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对奶瓶加热,使得奶液温度升高,并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温度,当达到所需值时停止加热;与此同时,紫外灯辐射强度为30000μw/cm2,选用3个1w,发光角度120
°
的紫外灯完全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杜绝健康隐患;当冲泡完成后,发出警报提醒。
42.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