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旱厕用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
背景技术:
旱厕是指没有冲水系统的厕所,旱厕的蹲坑下面都有一个贮粪池或粪缸等埋入地下,用于贮藏粪便,在旱厕使用者排便完成后,由于旱厕内部的气味较大,则需要利用垫料与使用者的排泄物进行混合,但是,传统的旱厕用混料收集结构在对粪便进行刮动时,其集料筒的内壁不易刮取干净,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粪便在集料筒的内壁进行残留,不利于对粪便的刮动收集处理,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具备对排泄物刮取高效、彻底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对集料筒内壁刮动不够彻底,而导致始终沾附于集料筒内壁不便导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左右两侧之间均贯穿开设有空腔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相互远离固定套筒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中部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固定套筒左侧面的位置处安装有同步轮,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固定套筒右侧面的位置处安装有轴承,所述同步轮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通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开设的开口以及固定套筒的内腔贯穿至固定套筒的左侧面,所述螺旋杆与轴承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筒顶部的右侧面贯穿开设有通口,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且靠近通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接料框。
本实用新型的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其中固定套筒底部的左侧面贯穿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固定套筒的底部且靠近导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通有导流。
本实用新型的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其中固定套筒为圆柱形结构设计,所述螺旋杆包括有连接杆和螺旋板,所述螺旋杆的螺旋板与固定套筒的内壁相互贴合,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的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其中固定套筒的底部且靠近固定套筒所开设导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底部且靠近导料口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通槽,该通槽的位置与固定套筒所开设导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圆弧板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位于固定套筒的外侧且之间留有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其中圆弧板为一种镍合金材质,所述圆弧板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套筒、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同步轮以及螺旋杆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螺旋结构具有了对固定套筒内壁进行刮动的效果,避免了螺旋杆与固定套筒的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而导致粪便始终粘附在固定套筒内壁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无法对固定套筒的内壁进行彻底刮动而导致始终残留于固定套筒内部,而使得粪便所散发出的气味长时间得不到扩散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弧板和金属环的结构设计,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套筒的移动搬运,避免了在将固定套筒进行安装或拆卸清理时不便进行施压抬动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杆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套筒;2、接料框;3、通口;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同步轮;7、螺旋杆;8、轴承;9、导流管;10、圆弧板;11、金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旱厕用混料收集螺旋结构,包括固定套筒1,固定套筒1的左右两侧之间均贯穿开设有空腔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两个第一固定板4相互远离固定套筒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5之间的中部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开口,第二固定板5靠近固定套筒1左侧面的位置处安装有同步轮6,第二固定板5靠近固定套筒1右侧面的位置处安装有轴承8,同步轮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杆7,螺旋杆7通过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5所开设的开口以及固定套筒1的内腔贯穿至固定套筒1的左侧面,螺旋杆7与轴承8之间活动连接,固定套筒1顶部的右侧面贯穿开设有通口3,固定套筒1的顶部且靠近通口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接料框2。
固定套筒1底部的左侧面贯穿开设有导料口,固定套筒1的底部且靠近导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通有导流管9,通过导流管9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将固定套筒1内部所存在的粪便与垫料进行导出,避免了粪便处于固定套筒1的内部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
固定套筒1为圆柱形结构设计,螺旋杆7包括有连接杆和螺旋板,螺旋杆7的螺旋板与固定套筒1的内壁相互贴合,固定套筒1的内部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可使得螺旋杆7对固定套筒1的内壁实现刮动效果,避免了由于螺旋杆7与固定套筒1的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而导致粪便粘附于固定套筒1内壁的情况出现。
固定套筒1的底部且靠近固定套筒1所开设导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圆弧板10,圆弧板10的底部且靠近导料口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通槽,该通槽的位置与固定套筒1所开设导料口的位置相对应,圆弧板10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沿环形固定连接有金属环11,金属环11位于固定套筒1的外侧且之间留有空间,通过圆弧板10和金属环11的结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套筒1间隙搬运移动,避免了在需要对接料框2进行搬运移动时不便对该固定套筒1抓取施力的情况出现。
圆弧板10为一种镍合金材质,圆弧板10的外表面为光滑面,该结构设计使得金属环11的硬度更腔,避免了在抓取圆弧板10的过程中金属环11易出现形变的情况。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若需要对粪便与垫料进行导出操作,则工作人员可利用外界动力带动同步轮6进行旋转,使得同步轮6通过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5之间所开设的开口以及轴承8带动螺旋杆7在固定套筒1的内腔进行旋转,使得螺旋杆7带动粪便与垫料向固定套筒1的左侧进行移动,同时通过螺旋杆7的螺旋板部分对固定套筒1的内壁起到刮动效果,从而避免固定套筒1内壁粘附粪便的情况出现,若需要对固定套筒1进行携带,则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金属环11与固定套筒1之间的缝隙抓住金属环11,将该混料收集螺旋结构提起移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