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隔烟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3367发布日期:2021-11-06 03:0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隔烟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隔烟防火门。


背景技术:

2.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的门体,根据材料分为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钢木防火门等。
3.现有的防火木门的防火膨胀密封条在遇热膨胀的过程需要时间,此时火灾产生的烟雾会从门缝中扩散,门框只能抵御火焰,防火门无法隔绝火灾产生烟雾和粉尘。尤其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而在火灾中,疏散楼梯间是最重要的安全通道,一但疏散楼梯间被烟雾充斥,增加了逃生的风险,而逃生的防火门下方的防火膨胀密封条在遇热膨胀后与地面紧密贴合,防火门开启阻力大,后续逃生人员打开该防火门进入疏散楼梯间的难度加大,又影响人员疏散,疏散楼梯间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最重要的通道,对于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的防火防烟性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隔烟防火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隔烟防火门,包括门扇和门框,所述门扇和门框之间设置有自动闭门器,所述门扇对应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阻隔门扇与地面间隙的隔烟板,所述门扇对应把手的位置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隔烟板沿所述容纳槽上下滑动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把手滑动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灾时,人员通过打开进入门扇进入疏散楼梯间时,自动闭门器会自动关闭门扇,避免忘记人员逃生忘记关闭防火门,使得浓烟进入疏散楼梯间,影响后续逃生的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向下转动把手,控制组件带动隔烟板上移进入容纳槽,使得人员打开防火门时,隔烟板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减小摩擦力,开门更省力,而人员通过疏散楼梯间离开时,放开把手,控制组件随之复位带动隔烟板下移脱离容纳槽与地面相接,避免浓烟从门扇与地面的间隙之间渗入疏散楼梯间,增加其防烟性,设置控制组件使的隔烟板无需额外操控,随把手转动设置,操作简单、方便,为逃生节省时间,同时自动复位,避免人员逃生忘记放下隔烟板,使用更加安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门扇两侧的把手通过驱动轴相连,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和套设于驱动轴上的转动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隔烟板相连的连接件和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所述连接件对应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适配的齿部,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相对所述握持部的另一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设置于驱动轴相对所述握持部的另一侧,当握住把手的握持部向下转动开门时,转动部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然后驱动
齿轮与连接件的齿部配合带动隔烟板向上移动,即把手向下施力,驱动齿轮转动,其另一侧带动连接件向上移动,放开把手,驱动齿轮复位带动连接件向下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把手之间设置有温控机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驱动齿轮沿所述驱动轴滑动至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推动件和用于固定所述推动件在起始位置的温控定位组件,所述推动件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推动件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驱动齿轮的另一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的凹槽,所述弹簧设置于凹槽与容纳腔内壁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在正常状态时,温控定位组件使推动件固定在起始位置,当温度上升时,温控定位组件改变状态,弹簧推动推动件使所述驱动齿轮沿所述驱动轴滑动至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位置,然后控制组件与把手联动配合,操作简单省力,可视情况在不同状态转换,更加方便实用。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温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感温元件,所述定位件两端设置有卡部,定位件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的卡部与所述推动件对应所述驱动齿轮的一面相抵,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门扇外,所述感温元件设置于所述门扇外的卡部与门扇外壁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温元件随稳定上升而碎裂,定位件与门扇外壁之间之间的阻碍消失,凹槽与容纳腔内壁之间的弹簧推动推动件移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全程自动感温,无需手动操控,更加方便安全,且高温元件可更换,只需将定位件手动向外拉,再将新的感温元件置入门扇外的卡部与门扇外壁之间,即可重新定位,当发生火灾时,防火门不在起火楼层未经损坏,只是受高温影响,感温元件碎裂时,无需更换整个门扇,更换简单,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对应门扇表面的两侧,所述温控组件对应所述控制组件为两组,分别设置于门扇表面的两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同时测温,更加安全,当控制组件与温控组件只有一组时,优选为设置于面对楼层内的一侧。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扇对应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隔所述隔烟板掉落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对应所述门扇的一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门扇对应所述转动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腔,所述限位件转动至与容纳槽长度方向垂直时,所述限位件阻挡所述容纳槽,所述限位件转动至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平行时,所述容纳槽无遮挡,所述转动轴插设于安装腔内并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件转动至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平行的扭簧,所述限位件相对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定位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门扇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定位端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限位件转动的感温元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上升时,感温元件碎裂,扭簧带动限位件转动至与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平行,隔烟板向下滑动脱离安装槽,当发生火灾时,防火门不在起火楼层未经损坏,只是受高温影响,感温元件碎裂时,无需更换整个门扇,只需将隔烟板推回容纳槽内,手动转动限位件,然后将感温元件重新置入安装座,调节螺丝进行固定,更换简单,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扇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21.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22.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24.附图标记:1.门扇,11.容纳槽,12.容纳腔,13.安装腔,14.安装座,2.门框,3.自动闭门器,4.隔烟板,5.把手,51.握持部,52.转动部,6.控制组件,61.连接件,611.齿部,62.驱动齿轮,7.驱动轴,8.温控机构,81.推动件,811.通孔,812.凹槽,82.温控定位组件,821.定位件,8211.卡部,822.感温元件,83.弹簧,9.限位件,91.转动轴,92.定位端,93.定位孔,10. 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6.参见附图1

6,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温控隔烟防火门,包括门扇1和门框2,所述门扇1和门框2之间设置有自动闭门器3,所述门扇1对应地面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内设置有用于阻隔门扇1与地面间隙的隔烟板4,所述门扇1对应把手5的位置设置有容纳腔12,所述容纳腔12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隔烟板4沿所述容纳槽11上下滑动的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与所述把手5滑动连接。
27.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门扇1两侧的把手5通过驱动轴7相连,所述把手5包括握持部51和套设于驱动轴7上的转动部52,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与所述隔烟板4相连的连接件61和套设于所述驱动轴7上的驱动齿轮62,所述连接件61对应所述驱动轴7的一侧设置有与驱动齿轮62相适配的齿部611,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轴7相对所述握持部51的另一侧。
28.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6与所述把手5之间设置有温控机构8,所述温控机构8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驱动齿轮62沿所述驱动轴7滑动至与所述连接件61相配合的推动件81和用于固定所述推动件81在起始位置的温控定位组件82,所述推动件81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轴7相适配的通孔811,所述推动件81套设于所述驱动轴7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62相连,所述推动件81相对所述驱动齿轮62的另一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83的凹槽812,所述弹簧83设置于凹槽812与容纳腔12内壁之间。
29.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温控定位组件82包括定位件821和感温元件822,所述定位件821两端设置有卡部8211,定位件821一端插设于所述容纳腔12内,所述容纳腔12内的卡部8211与所述推动件81对应所述驱动齿轮62的一面相抵,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门扇1外,所述感温元件822设置于所述门扇1外的卡部8211与门扇1外壁之间。
30.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6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61对应门扇1表面的两侧,所述温控组件对应所述控制组件6为两组,分别设置于门扇1表面的两侧。
31.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扇1对应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阻隔所述隔烟板4掉落的限位件9,所述限位件9一端对应所述门扇1的一面设置有转动轴91,所述门扇1对应所述转动轴91的位置设置有安装腔13,所述限位件9转动至与容纳槽11长度方向垂直时,所述限位件9阻挡所述容纳槽11,所述限位件9转动至与所述容纳槽11长度方向平行时,所述容纳槽11无遮挡,所述转动轴91插设于安装腔13内并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件9转动至与所述容纳槽11长度方向平行的扭簧10,所述限位件9相对所述转动轴91的另一端为定位端92,所述定位端92设置有定位孔93,所述门扇1对应所述定位孔93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与所述定位端92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限位件9转动的感温元件822。
32.上述的“之间”并不仅仅指方位、位置之间,还包括指不同零件的相互作用之间的意思。
3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门扇1,容纳槽11,容纳腔12,安装腔13,安装座14,门框2,自动闭门器3,隔烟板4,把手5,握持部51,转动部52,控制组件6,连接件61,齿部611,驱动齿轮62,驱动轴7,温控机构8,推动件81,通孔811,凹槽812,温控定位组件82,定位件821,卡部8211,感温元件822,弹簧83,限位件9,转动轴91,定位端92,定位孔93,扭簧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