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1573发布日期:2021-12-24 23:4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炸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空气炸锅,是使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并且将快速循环热空气和内部螺旋形气流的独特结合从而使烹饪效果达到油炸食物的效果和口感。通俗点说就是加热时候会在锅体内产生高温的热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达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
3.目前也有一些空气炸锅中加入了蒸煮功能,即,在空气炸锅本身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蒸汽产生器,将产生的蒸汽喷射到锅体内,以达到对食物进行蒸煮的功能。但是,由于空气炸锅内空间有限,使得蒸汽产生器的功率也受到限制,导致产生的蒸汽量不够大,并且会夹带未气化的水滴进入到锅体内,影响食物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空气炸锅,能进行充分的气化,产生蒸汽量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空气炸锅,包括炸锅本体和食物篮,所述炸锅本体内设有蒸汽发生组件;所述蒸汽发生组件产生的蒸汽进入到食物篮内;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水箱、水泵、蒸汽产生器和蒸汽喷射器;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产生器的另一端与蒸汽喷射器连接。
6.优选的,所述蒸汽产生器包括有锅炉本体和盖体,所述锅炉本体和所述盖体盖合形成加热腔。
7.优选的,所述盖体包括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所述锅炉本体盖合形成第一加热腔,且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蒸汽产生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后盖和所述锅炉本体盖合形成第二加热腔,且所述第二加热腔和所述蒸汽产生器的蒸汽出口连通;所述锅炉本体上开设有过气孔,所述第一加热腔和所述第二加热腔通过所述过气孔连通。
8.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上分别向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延伸设有凸柱。
9.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上凹设有用于过水的u型加热通道,且所述u型加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蒸汽产生器的入水口和蒸汽出口。
10.优选的,u型加热通道内设有u型的隔离板,且所述隔离板上朝向所述u型加热通道的侧壁上设有凸条。
11.优选的,所述u型加热通道的内壁上还设有凸点。
12.优选的,所述炸锅本体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水箱的凹部,所述水箱位于所述凹部内,且所述水箱的上盖与所述炸锅本体的壳体外形配合。
13.优选的,所述蒸汽喷射器嵌设在所述食物篮的侧壁上,且所述蒸汽喷射器的喷射
的一端与水箱2连通,所述水泵5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器4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产生器4的另一端与蒸汽喷射器6连接。
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汽产生器4包括有锅炉本体401和盖体402,所述锅炉本体401和所述盖体402盖合形成加热腔。
3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如图4所示,所述盖体402包括有前盖4021和后盖4022,所述前盖4021和所述锅炉本体401盖合形成第一加热腔,且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蒸汽产生器4的入水口 a连通;所述后盖4022和所述锅炉本体401盖合形成第二加热腔,且所述第二加热腔和所述蒸汽产生器4的蒸汽出口b连通;所述锅炉本体401上开设有过气孔4011,所述第一加热腔和所述第二加热腔通过所述过气孔4011连通。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蒸汽产生器4上设置两个加热腔,进入到蒸汽产生器4中的水经过第一加热腔的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和水滴的混合物通过过气孔4011进入到第二加热腔被再次加热汽化,使得混合物被充分汽化。
33.如图3所述,入水口a和蒸汽出口b在锅炉本体401上错位设置,入水口a和第一加热腔连通,蒸汽出口b和第二加热腔连通。
3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锅炉本体401上分别向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延伸设有凸柱4012。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从水管3进入到第一加热腔的水与凸柱4012接触,充分吸收热量,提高汽化效率;进入到第二加热腔中的混合物与凸柱4012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再次提高汽化效率。
3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炸锅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水箱2的凹部,所述水箱2位于所述凹部内,且所述水箱2 的上盖与所述炸锅本体1的壳体外形配合。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水箱2和炸锅本体1组合形成平整的壳体外观,不在炸锅本体1内额外设置水箱2,减少了炸锅本体 1容腔的占用面积。
3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汽喷射器6嵌设在所述食物篮的侧壁上,且所述蒸汽喷射器6的喷射口与所述食物篮的内腔连通。
3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汽喷射器6上还设有泄压管,且所述泄压管连通到水泵5和蒸汽产生器之间的水管3上。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所述蒸汽喷射器6上还设有泄压管,且所述泄压管连通到水泵5和蒸汽产生器之间的水管3上。
41.实施例2
42.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蒸汽空气炸锅,包括炸锅本体1和食物篮,所述炸锅本体1内设有蒸汽发生组件;所述蒸汽发生组件产生的蒸汽进入到食物篮内;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水箱2、水泵5、蒸汽产生器4和蒸汽喷射器6;所述水泵5 的一端与水箱2连通,所述水泵5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产生器4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汽产生器4的另一端与蒸汽喷射器6连接。
4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汽产生器4包括有锅炉本体401和盖体402,所述锅炉本体401和所述盖体402盖合形成加热腔。
4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如图5所示,所述锅炉本体 401上凹设有用于过水的u型加热通道4013,且所述u型加热通道 401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蒸汽产生器的入水
口a和蒸汽出口b。
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在锅炉本体401上设置u型加热通道4013,增加水在锅炉本体401内的过水路径,使得进入到蒸汽产生器4内的水被充分汽化。
4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u型加热通道4013内设有u 型的隔离板4014,且所述隔离板4014上朝向所述u型加热通道4013 的侧壁上设有凸条4015。
4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u型加热通道4013的内壁上还设有凸点4016。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从水管3进入到u型加热通道 4013内的水与凸条4015和凸点4016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汽化效率。
4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炸锅本体1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水箱2的凹部,所述水箱2位于所述凹部内,且所述水箱2 的上盖与所述炸锅本体1的壳体外形配合。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水箱2和炸锅本体1组合形成平整的壳体外观,不在炸锅本体1内额外设置水箱2,减少了炸锅本体 1容腔的占用面积。
5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蒸汽喷射器6嵌设在所述食物篮的侧壁上,且所述蒸汽喷射器6的喷射口与所述食物篮的内腔连通。
5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设置,所述蒸汽喷射器6上还设有泄压管,且所述泄压管连通到水泵5和蒸汽产生器之间的水管3上。
5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现有的带蒸汽功能的空气炸锅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55.4、本实用新型的好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结构的蒸汽产生器,对进入到蒸汽产生器内的水进行二次加热汽化,使得产生的蒸汽不夹带水滴。
56.5、本实用新型在蒸汽产生器内设置加热凸点或加热凸条,增加发热体和水流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速度,减少热量的浪费。
57.6、本实用新型中将水箱设置在空气炸锅本体的上方,成为空气炸锅的组成部分,不额外设置,减少了空间占用,使空气炸锅保持小巧精致。
5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