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阀室设备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3658发布日期:2022-02-08 02:0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阀室设备间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阀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阀室设备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管道阀室设备间通常采用砖混结构,这种结构在极寒或极热环境下,不能有效维持室内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3.相关技术中,为了改善管道阀室设备间的保温能力,采用钢结构建造管道阀室设备间。该钢结构建造的管道阀室设备间一般包括外墙体、绝热层和内墙体,并在墙体的一侧开设有门,作为出入管道阀室设备间的唯一通道。
4.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5.现有的门结构并未进行热阻隔处理,导致阀室的密闭性和保温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阀室设备间,可以提高阀室的保温性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结构,所述门结构包括门板,所述门板适于安装在两个墙体侧板之间,所述两个墙体侧板相对;
8.所述门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第一钢板、岩棉层、第二钢板、第一真空绝热板、第二真空绝热板和铝板。
9.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岩棉层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相连。
10.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真空绝热板和所述第二真空绝热板之间错缝粘接,所述第一真空绝热板的板缝和所述第二真空绝热板的板缝采用发泡聚氨酯胶填充密封。
1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结构还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包括支撑架、上框架、下框架和左框架;
12.所述支撑架和所述门板固定连接,所述左框架和所述门板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框架适于与墙体顶板连接,所述下框架适于与墙体底板连接。
1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岩棉层内。
14.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左框架和所述门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1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结构还包括门栓固定杆,所述门栓固定杆连接至所述门板的外侧;
16.所述门栓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扣件,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上分别具有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配合,以固定所述门栓固定杆。
17.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结构还包括左附框和右附框,所述左附框和所述右附框的第一端分别和所述两个墙体侧板相连;
18.所述左附框的第二端和所述左框架相连;
19.当所述门结构关闭时,所述右附框和所述门板相连。
20.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板采用平板和两个l型板的配合进行封边;
21.所述平板贴合在所述门板沿厚度方向的侧面上,
22.所述l型板的两个侧板分别搭接在所述平板和所述第一钢板上,或所述平板和所述铝板上。
2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阀室设备间,所述阀室设备间具有如上所述的门结构。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门结构及具有其的阀室设备间,门板具有五层保温结构,在外层的第一钢板和内层的铝板之间安装岩棉层、第二钢板和两层真空绝热板,其中第二钢板可用于支撑岩棉层和真空绝热板,提高了门板的安装强度,而岩棉层和两层真空绝热板阻隔了门板内外两侧的热传导,使得门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提高了阀室设备间内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31.1、门板;11、第一钢板;12、岩棉层;13、第二钢板;14、第一真空绝热板;15、第二真空绝热板;16、铝板;17、支撑块;18、平板;19、l型板;2、门框;21、支撑架;22、上框架;23、下框架;24、左框架;3、门栓固定杆;4、左附框;5、右附框;6、合页;7、墙体侧板;8、墙体顶板;9、墙体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该车门锁加强板的结构、功能和优点等进行详细描述。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门板1,该门板1安装在两个墙体侧板7之间,两个墙体侧板7相对。
35.如图2所示,该门板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第一钢板11、岩棉层12、第二钢板
13、第一真空绝热板14、第二真空绝热板15和铝板16。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门结构,门板1具有五层保温结构,在外层的第一钢板11和内层的铝板16之间安装岩棉层12、第二钢板13和两层真空绝热板,其中第二钢板13可用于支撑岩棉层12和真空绝热板,提高了门板1的安装强度,而岩棉层12和两层真空绝热板阻隔了门板1内外两侧的热传导,使得门板1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提高了阀室设备间内的保温性能。
37.本技术实施例中,位于最外层的第一钢板11的厚度可为1.5mm,用于增加门的强度和牢固度。
38.岩棉层12的厚度可为50mm,作为门板1外层的保温材料。岩棉的燃烧等级为a级,导热系数为0.04w/(m
·
k),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和较高的隔热效果。该岩棉层12与外层的第一钢板11之间采用硅酮结构胶粘连。
39.岩棉层12使用预先设定的敷设方案,计算尺寸并裁剪下料,剪裁边缘直线误差应小于2mm,拼缝应不大于1mm。岩棉层12自上而下铺设并相互联接,岩棉层12的板与板之间的缝隙用专用胶带粘接。
40.可选地,如图2所示,岩棉层12的内部可具有至少一个支撑块17,该支撑块17分别与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3相连。岩棉层12可隔阻外层的第一钢板11与中间层的第二钢板13之间的热传导,起到断热桥的作用。而在岩棉层12中内嵌支撑块17,可以增强岩棉层12安装在第一钢板11上的稳固度,并提供第二钢板13安装固定的支撑点,还可以隔阻第一钢板11和第二钢板13之间的热传导。
41.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支撑块17可采用eps(expanded polystyrene,聚苯乙烯泡沫)材料。高密度eps材料燃烧等级为b1级,弯曲强度2.71mpa,抗压强度2.73mpa,导热系数为0.038w/(m
·
k),其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效果。
42.施工前,预先计算好支撑块17在岩棉层12中的嵌入位置,以保证岩棉层12各处的强度均匀。示例性地,支撑块17在岩棉层12中嵌入的间距为600mm
×
600mm。在岩棉层12相应的嵌入位置处做好开孔处理,开孔时周边留5mm边缘,边缘厚度5mm,开孔孔径大小误差不应大于1mm。
43.通过第一螺栓将支撑块17固定在第一钢板11上,第一螺栓沿支撑块17的垂直中心线固定,且第一螺栓不穿透该支撑块17,以最大程度地阻隔热传导。换言之,该第一螺栓可从第一钢板11的外侧,沿支撑块17的垂直中心线穿入支撑块17,并且该第一螺栓在支撑块17中的穿入距离小于支撑块17的厚度。
44.本技术实施例中,中间层的第二钢板13的厚度可为1.0mm,该第二钢板13可增强门板1的强度和牢固度,并作为真空绝热板安装施工的支撑点,同时可以压实岩棉层12,使岩棉层12的气密性更好,提高断热桥效果。
45.中间层的第二钢板13可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岩棉层12中的支撑块17上。在使用第二螺栓与支撑块17块连接时,该第二螺栓不穿透该支撑块17。示例性地,第二螺栓进入该支撑块17的深度可不超过该支撑块17厚度的2/3。使用第二螺栓固定第二钢板13时,该第二螺栓可沿支撑块17的水平中心线固定。
4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真空绝热板14和第二真空绝热板15的厚度可均为30mm,作为门板1内层的保温材料。真空绝热板的燃烧等级为a级,导热系数为0.003w/(m
·
k),具有
良好的阻燃效果和隔热效果。第一真空绝热板14和第二真空绝热板15可作为热断桥处理材料,阻隔第二钢板13和铝板16之间的热传导,同时还可作为最内层的铝板16的承载层。
47.可选地,第一真空绝热板14和第二真空绝热板15之间可错缝粘接,并且第一真空绝热板14的板缝和第二真空绝热板15的板缝可采用发泡聚氨酯胶填充密封。
48.具体地,第一真空绝热板14施工前首先对作为承载层的第二钢板13表面做清洁处理,保证第二钢板13表面清洁。同时对真空绝热板原材料进行逐一检查,保证真空绝热板无破损或漏气,否则严禁使用。
49.在粘接施工前需进行排版设计,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对于异形结构的地方应提前定制完成,不得使用裁剪的真空绝热板,也严禁使用发泡胶替代。真空绝热板可采用硅酮结构胶进行粘接,结构胶涂抹至少6块直径约20mm、厚约5mm的粘结点,且粘结点均匀布置,保证第一真空绝热板14与第二钢板13的粘结面积达到30%,粘接过程中注意整体找平。
50.待第一真空绝热板14施工完成24小时后,检查第一真空绝热板14的施工效果及牢固度,确认施工效果良好,且牢固度合适后再开始第二真空绝热板15的施工。第二真空绝热板15与第一真空绝热板14需错缝粘接,以增强真空绝热板之间的气密性,保障绝热的效果。第二真空绝热板15的粘接方法同第一真空绝热板14的施工过程,在粘接过程中注意整体找平。
51.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层的铝板16的厚度可为1.0mm。该铝板16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第二真空绝热板15连接,施工前需对第二真空绝热板15的表面进行清理,保证该第二真空绝热板15表面的清洁。采用硅酮结构胶进行该铝板16与第二真空绝热板15之间的粘接,粘接过程中注意找平。
52.可选地,如图2所示,门板1可采用平板18和两个l型板19的配合进行封边。其中平板18可贴合在门板1沿厚度方向的侧面上,该l型板19的两个侧板可分别搭接在平板18和第一钢板11上,或平板18和铝板16上。
53.本技术实施例中,门板1沿厚度方向的侧面可包括门板1的上侧面、下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该平板18可为钢板,该l型板19可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材料。
54.可选地,门结构还可包括门框2,铝板16与门框2间的缝隙可采用发泡聚氨酯胶进行填充。
55.如图1和图2所示,该门框2可包括支撑架21、上框架22、下框架23和左框架24。其中支撑架21可与门板1固定连接,左框架24可与门板1可转动连接,上框架22可与墙体顶板8连接,下框架23可与墙体底板9连接。
56.本技术实施例中,该支撑架21可安装在岩棉层12内,用于支撑岩棉层12。上框架22、下框架23和左框架24均可为l型板19。其中上框架22可包括水平侧板和竖直侧板,水平侧板中与远离该竖直侧板的一端可与墙体顶板8连接,该竖直侧板竖直向上延伸,从而可以在门板1上方形成遮挡。下框架23也可包括水平侧板和竖直侧板,但下框架23中的竖直侧板可竖直向下延伸,以避免遮挡该门结构的入口。
57.可选地,如图1所示,左框架24和门板1之间可通过合页6连接,使得门板1可以相对于左框架24旋转或关闭。
58.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门结构还可包括左附框4和右附框5,其中左附框4和右附框
5的第一端可分别与两个墙体侧板7相连,且左附框4的第二端可与左框架24相连。
59.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左附框4和右附框5可由多根方管钢焊接而成,并焊接固定在墙体侧板7的内侧。当门结构关闭时,右附框5可与门板1相连,实现与门板1的密闭效果,从而防止门板1打开形成空气对流。
60.进一步地,该左附框4和右附框5的外侧以及沿厚度方向的侧面上还可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有多个eps块,该eps块通过螺栓固定。当门板1关闭时,门板1的内侧可与该eps块抵接,以增强保温附框的强度和牢固度。
61.该多个eps块可采用pvc材料包角封边,且在该eps块和门板1之间可粘接有多道密封胶条,该密封胶条可沿竖直向延伸。示例性地,该eps块上可设置有两道密封胶条,其中一道密封胶条紧贴pvc包角的边缘,另一道密封胶条可距离第一道密封胶条50mm。
62.粘贴两道高性能密封条可以在门板1关闭时,使门板1与左附框4和右附框5能紧密耦合,以增强门板1关闭时的气密性,隔阻室内外空气对流而形成的热交换,同时利用两道密封胶条间空气的隔热性能,增加隔阻室内外热传导的效果。
63.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门结构还可包括门栓固定杆3,门栓固定杆3连接至门板1的外侧。门栓固定杆3的两端可分别具有第一扣件,上框架22和上框架22上可分别具有第二扣件,该第一扣件和第二扣配合,以固定门栓固定杆3。
64.本技术实施例中,该门栓固定杆3的杆体上可设置有多个u型固定件。该门栓固定杆3穿过u型固定件中间的凹槽,并可在该凹槽内旋转。u型固定件的两个侧壁可固定在门板1外侧,从而避免门栓固定杆3水平移动。
65.门栓固定杆3上的第一扣件可包括连接部,以及在该连接部上相对设置的两个c型凹陷部。第二扣件可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延伸部,该延伸部的一端固定在上框架22或上框架22上,另一端向外侧水平延伸。当门板1关闭后,可以旋转该门栓固定杆3,以使该门栓固定杆3端部的两个c型凹陷部分别卡接第二扣件5上的两个延伸部,从而固定该门栓固定杆3。
6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门栓固定杆3上还可以设置有便于旋转的把手。两个延伸部之间还可连接固定部,相对设置的两个延伸部与该固定部相连,并通过该固定部连接在上框架22或上框架22上,使得该第二扣件呈向外侧开口的u型结构。
6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阀室设备间,该阀室设备间具有上述的门结构。可选地,该阀室设备间的墙体可为钢结构,包括内层的保温板和外层的钢板。
6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室设备间中的门板1具有五层保温结构,在外层的第一钢板11和内层的铝板16之间安装岩棉层12、第二钢板13和两层真空绝热板,其中第二钢板13可用于支撑岩棉层12和真空绝热板,提高了门板1的安装强度,而岩棉层12和两层真空绝热板阻隔了门板1内外两侧的热传导,使得门板1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从而提高了阀室设备间内的保温性能。
69.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70.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
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71.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