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4069发布日期:2021-12-31 23:0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洗漱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洗漱装置。


背景技术:

2.日用品又称为生活用品,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物品,生活必需品,即是家庭用品、家居食物、家庭用具及家庭电器。按照用途划分有洗漱用品、家居用品、厨卫用品以及装饰用品等。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用户都有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如喜欢用不同的洗发水、不同的牙膏或者牙具等,洗漱间摆放杂乱无章的日用品,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使用时也不容易找到,浪费时间。现有的洗漱装置会将牙具以及各种清洁用品集合在一个分区的盒子中,通过抽取泵直接抽送洗发液或者洗手液进行清洗,但是洗发液或者洗手液容易凝固且用水量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漱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洗漱装置通过抽取泵直接抽送清洁剂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洗漱装置,包括:
6.壳体;
7.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内,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8.牙具,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以及
9.清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起泡器、液体容器以及挤压器,所述起泡器包括本体部、进液管以及出泡管,所述进液管的进口与所述液体容器连通,所述出泡管的出口伸出所述壳体,所述液体容器内容设有清洁剂,所述挤压器与所述起泡器连通,用于供用户挤压以使清洁剂从所述出泡管的出口流出。
10.可选地,所述洗刷装置还包括:
11.红外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靠近所述出泡管的出口,与所述挤压器通讯连接,用于感应人体以控制所述挤压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开设有多个用于卡设所述牙具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牙具一一对应设置。
13.可选地,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14.紫外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用于对所述牙具消毒。
15.可选地,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16.加热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用于对所述牙具烘干。
17.可选地,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18.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腔壁和所述加热片之间。
19.可选地,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20.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对应所述风扇设置。
21.可选地,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22.罩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罩体贯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罩体上连接有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罩体朝向所述紫外灯的侧壁上依次设置有所述金属片和所述加热片,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罩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
23.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罩体围合形成电池腔;以及
24.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腔内,并与所述紫外灯、所述加热片以及所述风扇电连接。
25.可选地,所述罩体的朝向所述紫外灯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片和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26.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腔内,并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所述隔热件与所述罩体连接,用于隔离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充电电池。
27.可选地,所述洗漱装置还包括:
28.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内,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部内用于放置牙具,所述第二隔板上用于放置物品。
29.本技术提供的洗漱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洗漱装置,一方面通过第一隔板将壳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放置牙具,第二腔体内放置清洁设置,实现了将洗漱用品集成在一个壳体的同时实现功能分区,避免相互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按压挤压器,使得液体的清洁剂通过起泡器形成泡沫状的清洁剂,并通过出泡管的出口流出,相比于液体的清洁剂,泡沫状的清洁剂可以省去沾水搓洗起泡的过程,节省了用量和用水量,且功效加倍。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漱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漱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漱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沿图6中a

a线的剖视结构图;
38.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40]1‑
壳体;11

第一腔体;12

第二腔体;121

第一部;122

第二部;13

开口;14

支撑部;15

支撑板;16

进风口;
[0041]2‑
第一隔板;21

安装槽;
[0042]3‑
清洁组件;31

起泡器;311

进液管;312

出泡管;313

本体部;32

液体容器;320

第一补液口;33

堵塞;
[0043]4‑
紫外灯;
[0044]
52

金属片;521

凸起部;522

凸缘;53

隔热件;
[0045]6‑
风扇;
[0046]
71

罩体;710

通孔;72

盖板;
[0047]8‑
第二隔板;81

疏水槽;82

卡槽;821

卡接部;822

连通部;
[0048]
91

第一盖体;910

安装孔;92

第二盖体;921

第二补液口;93

usb接口;94

显示面板;95

洗漱杯;
[0049]
l1

第二隔板的靠近疏水槽的侧部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2

第二隔板的远离输水槽的侧部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的间距;h1

支撑部的靠近所述连通部的高度;h2

支撑部的远离连通部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52]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5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4]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漱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洗漱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隔板2、牙具以及清洁组件3。其中,第一隔板2竖直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内,并将壳体1分隔成沿左右分布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即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沿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牙具设置于第一腔体11内;清洁组件3设置于第二腔体12内,该清洁组件3包括起泡器31、液体容器32以及挤压器,起泡器31包括本体部313、进液管311以及出泡管312,进液管311的进口与液体容器32连通,出泡管312的出口伸出壳体1;液体容器32内容设有清洁剂;挤压器与起泡器31连通,用于供用户挤压,以使清洁剂从出泡管312的出口流出。
[005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清洁剂可以是洗手液、洗发水或者洗面奶等可以起泡沫的清洁剂。该起泡器31为现有的起泡器31,液体上升的过程中,通过一个细密多孔结构,然后压入空气就可以将液体的清洁剂转化成泡泡。用户可以将使用完的牙刷或者牙膏等牙具放置于第一腔体11内,当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牙具取出即可;当需要使用清洁剂时,通过按压挤压器,从而可以挤压一定量的泡沫清洁剂,相较于液体的清洁剂,泡沫状的清洁剂可以省去沾水搓洗起泡的过程,节省了用量和用水量,且功效加倍。
[0056]
本技术提供的洗漱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通过第一隔板2将壳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内放置牙具,第二腔体12内放置清洁设置,实现了将洗漱用品集成在一个壳体1的同时实现功能分区,避免相互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按压挤压器,使得液体的清洁剂通过起泡器31形成泡沫状的清洁剂,并通过出泡管312的出口流出,相比于液体的清洁剂,泡沫状的清洁剂可以省去沾水搓洗起泡的过程,节省了用量和用水量,且功效加倍。
[0057]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为了实现自动化挤压挤压器,该洗漱装置还包括红外感应器,该红外感应器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并靠近出泡管312的出口设置,该红外感应器与挤压器通讯连接,用于感应人体以控制挤压器。当该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手靠近时,使得该红外感应器的信号触发,启动挤压器挤压起泡器31,从而使得泡沫状的清洁剂从起泡器31的出口流出,从而可以实现清洁剂的自动出液,避免人手挤压难以控制该泡沫状的清洁剂的泵出量。
[0058]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腔体11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卡设牙具的卡槽82,卡槽82与牙具一一对应设置。
[0059]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牙具为牙刷,该卡槽82为通槽,贯穿壳体1的底壁,并且卡槽82包括相互连通的卡接部821和连通部822,连通部822用于供牙刷的刷头通过,卡接部821用于供牙刷的刷柄通过以将牙刷的刷头卡住。将牙刷通过连通部822后再沿连通部822滑动,直至卡接于卡接部821内。
[0060]
进一步地,为防止牙刷掉落,壳体1上还设有支撑部14,该支撑部14对应卡接部821设置,该支撑部14倾斜设置,该支撑部14的靠近所述连通部822的高度h1大于其远离所述连通部822的高度h2,支撑部14的较高处与牙刷的刷头抵接,从而防止牙刷的刷头倾斜掉落至连通部822内,进而导致牙刷掉落。
[0061]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及图7,该洗漱装置还包括紫外灯4,该紫外灯4设置于第一腔体11内,并位于壳体1的第一侧壁上,用于对牙具进行消毒。具体地,当把牙刷卡设于卡槽82内时,并使得牙刷的刷毛朝向紫外灯4设置,从而可以使得紫外灯4发出的紫外线可以对牙刷的刷毛进行消毒。
[0062]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该洗漱装置还包括加热片,该加热片设置于第一腔体11内,并位于壳体1的第二侧壁上,该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用于对牙具进行烘干。
[0063]
进一步地,该洗漱装置还包括金属片52,该金属片52第一腔体的腔壁和加热片之间,通过在金属片52上设置加热片,可以传导加热片的热量,将热量传递至牙具处,便于对牙具进行烘干。具体地,该金属片52为铝片,铝片传导热量的效果较好。
[0064]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该洗漱装置还包括风扇6,该风扇6设置
于壳体1内,该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16,该进风口16对应风扇6设置。具体地,该风扇6与第一隔板2固定连接,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安装槽21,该风扇6安装于该安装槽21内,该风扇6工作时,可以将空气通过进风口16吸入,吹向加热片,并将加热片形成的热风吹向牙具,形成可循环的热风系统,从而可以达到对牙具进行高效的加热烘干效果。
[0065]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4至图7,该洗漱装置还包括罩体71、盖板72以及充电电池。其中,罩体71设置于壳体1内,该罩体71贯穿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该罩体71上固定连接有加热片,罩体71朝向紫外灯4的侧壁上依次设置有金属片52和加热片,壳体1对应罩体7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13,该开口13与罩体71的电池腔连通,盖板72盖设于开口13处,并与罩体71围合形成电池腔;充电电池设置于电池腔内,并与紫外灯4、加热片以及风扇6电连接。具体地,罩体71的侧壁上设置有端子接口(图中未示出),该端子接口对应开口13处设置,充电电池与端子接口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充电电池。
[0066]
进一步地,进一步结合图2及图3,壳体1上还设有usb接口93,该usb接口93的一侧部与紫外灯4、加热片以及风扇6电连接,usb接口93的另一侧部伸出壳体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为紫外灯4、加热片以及风扇6提供电流。
[0067]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7及图8,罩体71的朝向紫外灯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710,金属片52和加热片均安装于通孔710内,该洗漱装置还包括隔热件53,设置于电池腔内,并对应通孔710设置,该隔热件53通过螺钉等连接件与罩体71连接,用于隔离金属片52与充电电池。
[0068]
具体地,该金属片52包括凸起部521以及环设于凸起部521四周的凸缘522,凸缘522与罩体71抵接,凸起部521穿设于通孔710内,凸起部521的朝向紫外灯4的表面贴敷有加热片,从而可以节省空间。进一步通过隔热件53将金属片52与充电电池隔离起来,避免金属片52与充电电池接触,导致充电电池异常。
[0069]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3,壳体1上设有显示面板94,该显示面板94上具有开关键以及功能键。通过按压开关键可以打开该洗漱装置,选择相应的功能键以进行相应的功能。
[0070]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6及图7,该洗漱装置还包括第二隔板8,该第二隔板8横向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内腔内,并将第一腔体11分隔成第一部121和第二部122,第二部122位于第一部121的上方,第一部121的底壁上开设有卡槽82,该卡槽82用于卡接牙具,第二隔板8上用于放置物品,即第二部122上可以放置其他物品,如第二隔板8上可以放置洗漱杯95,进一步实现了将洗漱用品集成在一个壳体1的同时实现了功能分区,避免相互影响。具体地,可以将洗漱杯95倒扣放置于第二隔板8上。其中,横向指的是第二隔板8与壳体1的底部平行设置。
[0071]
进一步地,进一步结合图3、图4及图6,该洗漱装置还包括第一盖体91和第二盖体92。其中,第一盖体91盖设于壳体1上,并与第一腔体11对应设置;第二盖体92盖设于壳体1上,并与第二腔体12对应设置,且第二盖体92与壳体1扣合。
[0072]
具体地,第一盖体91搭接于壳体1上,便于拆卸第一盖体91,对第一腔体11进行清洁,第一盖体91上开设有安装孔910,洗漱杯95等物品穿过该安装孔910倒扣在第二隔板8上。液体容器32不可拆卸,液体容器32上开设有第一补液口320,第二盖体92对应第一补液口32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补液口921,该洗漱装置还包括堵塞33,通过第一补液口320和第二
补液口921可往液体容器32内灌装所需的清洁液,如洗手液、洗衣液、洗发水或者洗面奶,装满后即可用堵塞33塞住,可以堵住第一补液口320和第二补液口921,避免漏液。液体容器3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液体容器32内对应设置相应的清洁液,可以在壳体1的外表面对应液体容器32的位置贴上标签,并标注所状液体的名称,以防使用时用错。
[0073]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进一步参见图3及图4,第二隔板8上开设有疏水槽81,该疏水槽81对应卡槽82设置,便于水分通过疏水槽81导流至卡槽82处,并通过卡槽82流出。具体地,该疏水槽81对应连通部822设置,避免洗漱杯95内的水份滴落在牙刷的刷毛上,污染牙刷;同时风扇6也可以将加热片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疏水槽81吹向第二部122内,进而可以对洗漱杯95进行烘干。
[0074]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该第二隔板8倾斜设置,第二隔板8的靠近疏水槽81的侧部与壳体1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1小于第二隔板8的远离疏水槽81的侧部与壳体1的底壁之间的间距l2,便于洗漱杯95内的水分可以滑落至疏水槽81处,并通过疏水槽81流出。
[0075]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紫外光对第二部122内的物品进行消毒,第二隔板8为透明板,便于紫外光透过该透明板对第二隔板8上的洗漱杯进行消毒。可以节省紫外灯的安装空间,实现了第一部121内的紫外灯同时对第一部121内的牙具和第二部122内的物品进行消毒,节省了零部件。具体地,第二隔板8可以采用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亚克力)、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pc(polycarbonate board,聚碳酸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等透明材质制成。
[0076]
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壳体1内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15,第二隔板8搭设于支撑板15上,便于拆卸第二隔板8,从而对第一腔体11进行清洗。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