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5384发布日期:2022-01-19 17:1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料理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和要求,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产生新的形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考验下生存。料理锅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涮、烙、烤等多种熟制工作,锅的使用历史悠久,是中国人烹饪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可以补充人体中微量的铁元素。
3.传统的料理锅,发热体固定设置在锅体的底部;当料理锅食用完,需要清洗锅体时,由于锅体与发热体是一体的,为防止发热体接触水而出现安全隐患或者导致发热体短路损坏,导致清洗锅体需要非常小心。通常需要在清洗锅体的过程中,避免发热体与水接触,因此无法将锅体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浸泡清洗,锅体的清洗较不方便,较不安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锅体内的食材有时需要多次用捞网才能捞起,很多细小食物会沉积在底部,和汤料的底料混合在一起,容易造成浪费食物;而且不易携带出户,便携性不强,而且使用不智能多样化。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包括基座和加热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加热座螺纹连接,所述基座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放置腔内放置有若干锅体,所述放置腔内放置有与所述锅体形状匹配的滤锅,所述滤锅中心位置连接有提取柱,所述锅体一体连接有棱边,所述棱边设有提取把手,所述棱边设有与所述提取把手尺寸匹配的插口,所述加热座设有与锅体尺寸设有的上放置槽和下放置槽,所述加热座内部设有与所述上放置槽底部接触的加热线圈,所述加热座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与所述加热线圈连接的温控模块,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有电源连接头,所述加热座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基座与加热座均设有挂带扣。
7.进一步限定,所述放置腔内至少可放置四个锅体,这样的设计,使用多样化,不同的锅进行不同的料理操作,使用效果好。
8.进一步限定,所述封盖设有四个矩形槽口,这样的设计,便于旋拧封盖。
9.进一步限定,所述提取柱顶端部及提取把手均包覆有耐热胶套,这样的设计,防烫伤。
10.进一步限定,所述下放置槽面上有摩擦纹,这样的设计,放置时不易滑动倾倒。
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挂带扣的设置,配合挂绳、挂带等物件就能实现便捷移动,携带出户方便,适用性强;
13.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以将两锅体对扣,使提取把手插入插口中实现位置固定,然后将对扣的两锅体放于基座与加热座之间,来实现对加热座的高度提升,进而更适宜于使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无法调节高度的常用锅使用更多样化;
14.3、本实用新型分体的设计结构,使得锅体可拆卸清洗,能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浸泡清洗,锅体的清洗较方便,较安全;
15.4、本实用新型滤锅的设置,使用过程中,通过提取柱上提滤锅就能实现将汤料和底料分离,利于将食物吃干净,节约食物。
16.5、本实用新型显示屏、控制按键配合温控模块实现对温度的智能选择,进而实现温度的改变,进而实现烹、煮、煎、炸、炒、涮、烙、烤等多种熟制工作,智能性强。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4.基座1、加热座2、放置腔3、封盖4、锅体5、棱边51、提取把手52、插口53、滤锅6、提取柱7、上放置槽8、下放置槽9、加热线圈10、安装腔11、温控模块12、电源模块13、电源连接头14、显示屏15、控制按键16、挂带扣17、矩形槽口18。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包括基座1和加热座2,基座1与加热座2螺纹连接,基座1设有放置腔3,放置腔3螺纹连接有封盖4,放置腔3内放置有若干锅体5,放置腔3内放置有与锅体5形状匹配的滤锅6,滤锅6中心位置连接有提取柱7,锅体5一体连接有棱边51,棱边51设有提取把手52,棱边51设有与提取把手52尺寸匹配的插口53,加热座2设有与锅体5尺寸设有的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加热座2内部设有与上放置槽8底部接触的加热线圈10,加热座2内部设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内安装有与加热线圈10连接的温控模块12,安装腔11内安装有电源模块13,电源模块13连接有电源连接头14,加热座2设有显示屏15和控制按键16,基座1与加热座2均设有挂带扣17。
27.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多功能智能分体锅的时候,通过挂带扣17配合挂绳、挂带等物件就能实现便捷移动,携带出户方便,移动到使用位置时,旋拧开封盖4就能将放置腔3内的各种锅体5取出,锅体5放置与放置腔3中的存放方式,使得整体不杂乱,而且放置腔3内的空间还可以放置碗和勺子;根据使用者习惯,可选择将不使用的锅体5对扣,使提取把
手52插入插口53中,然后将基座1与加热座2分离,将对扣的两个锅体5放置在基座1与加热座2之间来增加加热座2的整体高度,因此来更方便使用者使用,下放置槽9的设置,使得加热座2的放置更稳定,将要使用的锅体5放置在上放置槽8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将滤锅6放入锅体5中,来便于吃食物时,将汤料和底料分离,利于将食物吃干净,节约食物,通过显示屏15配合控制按键16和温控模块12选取加热线圈10的加热温度,加热快,使用智能。
28.优选放置腔3内至少可放置四个锅体5,这样的设计,使用多样化,不同的锅进行不同的料理操作,使用效果好,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锅体5的数量。
29.优选封盖4设有四个矩形槽口18,这样的设计,便于旋拧封盖4,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便于旋拧封盖4的方法。
30.优选提取柱7顶端部及提取把手52均包覆有耐热胶套,这样的设计,防烫伤,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防烫伤的措施。
31.优选下放置槽9面上有摩擦纹,这样的设计,放置时不易滑动倾倒,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增加摩擦力的方法。
32.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