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补水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3079发布日期:2022-02-20 02:1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补水基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地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补水基站。


背景技术:

2.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清洁工具进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当中,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清洁工具包括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等,其中,洗地机由于更好的清洁效率以及更大的清洁面积越来越多的得到用户的青睐。
3.洗地机主要包括清扫系统和回收系统,清扫系统包括清水箱和地刷,回收系统包括回收通道和污水桶,通过洗地机能够实现对干湿垃圾的清扫以及回收。
4.但目前的洗地机的清水箱容量较小,当遇到清洁面积较大时往往需要用于多次进行补水才能完成清洁工作,这不仅降低了洗地机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补水基站,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补水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盆、支撑座、充电母端、对接端子和补水箱,所述补水箱内存储有用于补充到洗地机的清水箱的清水,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清洗盆上,所述充电母端和所述对接端子都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对接端子用于与洗地机的清水箱对接,所述充电母端用于与所述洗地机的充电子端对接并给所述洗地机进行充电,所述支撑座中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补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对接端子,所述补水箱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且所述补水箱的底面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
7.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前座和支撑后座,所述补水箱安装在所述支撑后座上,所述支撑前座和所述支撑后座相接触并安装在所述清洗盆上,所述补水基站还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安装在所述支撑前座上,所述充电母端和所述对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端子座中。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后座包括侧面围挡和上端面,所述上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侧面围挡的高度,所述支撑前座的上表面的高度与所述侧面围挡的高度相等,所述补水箱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侧面围挡对应的内侧围挡,所述内侧围挡与所述侧面围挡形成卡合结构,所述侧面围挡和所述内侧围挡形成的卡合结构作为所述间隔区域。
9.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后座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安装在所述支撑后座上且与所述端子座相接触,所述补水箱通过与所述卡接部滑动卡接形成固定结构。
10.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端子座底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撑前座上表面的面积。
11.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补水箱内设置有多根支撑杆,每根所述支撑杆竖直安装在所述补水箱的内壁上。
12.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补水箱上还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位于所述补水箱的顶面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插电口,所述插电口位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清洗盆的侧面上。
13.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间隔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框型结构件,每个所述框型结构件通过多个杆片交错构成。
14.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后座中,所述端子座和所述卡接部相接触的面上形成有通道结构,所述补水箱通过所述动力组件连接至所述对接端子形成管路,所述管路至少部分穿过所述通道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间隔区域将补水箱和支撑座进行间隔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间隔区域的设置达到缓冲压力的目的,当补水箱安放在支撑座上时能够有一定的缓冲,另一方面,由于支撑座中安装有一些必须的电子元器件,通过间隔区域能够防止补水箱漏水而直接侵入到支撑座中;当洗地机对接在补水基站上时,能够通过本技术的补水基站对洗地机的清水箱进行补充,由此达到无需用户频繁地将清水箱取出进行补水的动作,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进一步的,能够在对洗地机充电的同时进行补水动作,不耽误用户的清扫时间。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的补水基站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的补水基站的剖视图。
18.图3是本技术的补水基站的结构分解图。
19.图4是本技术的补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补水基站,包括清洗盆1、支撑座2、充电母端3、对接端子4和补水箱5,补水箱5内存储有用于补充到洗地机的清水箱的清水,支撑座2安装在清洗盆1上,充电母端3、对接端子4都设置在支撑座2上,充电母端3用于与洗地机的充电子端对接并给洗地机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母端3还与外接市电进行连接,当洗地机对接在补水基站上时,能够通过本技术的补水基站对洗地机的清水箱进行补充,由此达到无需用户频繁地将清水箱取出进行补水的动作,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进一步的,能够在对洗地机充电的同时进行补水动作,不耽误用户的清扫时间。
22.支撑座2中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是一种液体驱动装置,例如水泵,能够驱动液体在管道中进行流动,动力组件的一端连接补水箱5、另一端连接对接端子4,由此通过动力组件驱动补水箱5中的清水进行流动。
23.如图2所示,补水箱5安装在支撑座2上,补水箱5的底面与支撑座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间隔区域6,由于补水箱5内存储有清水,本身的质量较重,同时需要经常性的取下进行清水的补充,因此通过间隔区域6将补水箱5和支撑座2进行间隔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间隔区
域的设置达到缓冲压力的目的,当补水箱5安放在支撑座2上时能够有一定的缓冲,另一方面,由于支撑座中安装有一些必须的电子元器件,通过间隔区域能够防止补水箱漏水而直接侵入到支撑座2中。
24.如图3所示,具体的,支撑座2包括支撑前座7和支撑后座8,补水箱5安装在支撑后座8上,支撑前座7和支撑后座8相接触并安装在清洗盆1上,补水基站还包括端子座9,端子座9安装在支撑前座7上,充电母端3和对接端子4都设置在端子座9中,端子座9底面的面积小于支撑前座7上表面的面积,由此,支撑前座11通过较大面积的上表面减小压强,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结构破损。
25.支撑后座包括侧面围挡10和上端面11,上端面11的高度低于侧面围挡10的高度,支撑前座7的上表面的高度与侧面围挡10的高度相等,补水箱5的底端设置有与侧面围挡10对应的内侧围挡12,内侧围挡12与侧面围挡10形成卡合结构,侧面围挡和内侧围挡形成的卡合结构作为间隔区域6。
26.如图4所示,同时,间隔区域6内设置有多个框型结构件13,每个框型结构件通过多个杆片交错构成,通过框型结构件13能够达到加强间隔区域强度的目的,保证了间隔区域6的强度。
2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补水箱5与支撑座2进行对接,支撑后座8上设置有卡接部14,卡接部14安装在支撑后座8上且与端子座9相接触,补水箱5通过与卡接部14滑动卡接形成固定结构。
28.补水箱5内设置有多根支撑杆15,每根支撑杆15竖直安装在补水箱的内壁上,由此达到加强补水箱5壁面强度的目的,避免补水箱5由于侧壁强度不足而导致的破裂问题。
29.如图2和3所示,补水箱5上还设置有注水口16,注水口16位于补水箱5的顶面上,支撑座2上设置有插电口17,插电口17位于支撑座2远离清洗盆1的侧面上,将注水口16设置在顶面上,避免当注水口出现漏水情况时,漏出的水直接淋湿到插电口17上。
30.动力组件安装在支撑后座8中,端子座9和卡接部14相接触的面上形成有通道结构18,补水箱5通过动力组件连接至对接端子4形成管路,管路至少部分穿过通道结构18。
3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