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用品装配领域,特别是一种家居用具弹性层填充弹性装置。
背景技术:2.日常使用的家居用品中,常见有沙发、坐垫和床垫等,为了让使用者使用时更加舒适,沙发、坐垫和床垫等,均采用具有弹性的结构制成。其弹性柔软度是衡量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在床垫上的弹性元件弹力,是直接与睡眠者的舒适感直接相关的一个参数,目前普遍使用的弹簧、橡胶床垫等的弹力调节比较困难,为了满足更细致的弹力调节需要,弹簧等的弹力分级就会形成很多种,需要大量不同弹力的弹簧,使生产十分繁琐、困难,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家居用具弹性层填充弹性装置,可以方便调节出不同弹性的弹性装置。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家居用具弹性层填充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至少第一弹性层及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活动套设,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弹性参数不同,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至少之一装入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所述空腔。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层叠的方式填充至所述空腔内。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厚度相同,俯视方向下的投影面积相同。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均设置有多层,且层数按比例设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填充空间达到所述空腔容积的80%以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重叠部分相互卡持。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靠近运动时,所述第一外壳包覆在所述第二外壳外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侧壁为四个相邻垂直的面构成,面交界处倒角,或为圆柱状弧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顶部设置有突出的受力头。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力头底部设置有魔术贴钩面,所述第一外壳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受力头通过魔术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顶部。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6.此处将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至少之一放入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空腔内,由于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弹性参数不同,所以导致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压缩相同量时,需要的压力不同。例如第一弹性层为难以压缩的材料,第二弹性层为容易压缩的材料,所以当空腔只有第一弹性层时,其弹力最差,当空腔只有第二弹性层时,其弹力最好,当然此处的填充量是相同的才有对比性。所以实现了家居用具弹性装置的弹性可调节,直接采用填充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方式调节,较为方便。另外,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采用套设的方式连接,所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在相互活动时,自身就起到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17.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18.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前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后剖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第一外壳;11、受力头;111、魔术贴钩面;12、魔术贴毛面;20、第二外壳;30、第一弹性层;40、第二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6.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27.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28.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0.此处家居用具弹性装置是用做零部件,如沙发、床垫的弹性单元,当然根据需要可
以直接用做家居使用的凳子。
31.如图1至图4所示,家居用具弹性层填充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和至少第一弹性层30及第二弹性层40,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之间活动套设,所述第一弹性层30和所述第二弹性层40弹性参数不同,所述第一弹性层30和所述第二弹性层40至少之一装入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之间的所述空腔。
32.此处将第一弹性层30和第二弹性层40至少之一放入至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之间的空腔内,由于第一弹性层30和第二弹性层40的弹性参数不同,所以导致了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在压缩相同量时,需要的压力不同。例如第一弹性层30为难以压缩的材料,第二弹性层40为容易压缩的材料,所以当空腔只有第一弹性层30时,其弹力最差,当空腔只有第二弹性层40时,其弹力最好,当然此处的填充量是相同的才有对比性。所以实现了家居用具弹性装置的弹性可调节,直接采用填充第一弹性层30和第二弹性层40的方式调节,较为方便。另外,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采用套设的方式连接,所以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在相互活动时,自身就起到导向作用。
33.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弹性层30和所述第二弹性层40层叠的方式填充至所述空腔内。用层叠方式填充,填充的密度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层30和所述第二弹性层40的填充空间达到所述空腔容积的80%以上。其实际的填充量可以达到更高。另外采用层叠的方式,第一弹性层30和第二弹性层40的俯视外形与空腔的横截面形状容易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层30和所述第二弹性层40厚度相同,俯视方向下的投影面积相同。另外第一弹性层30和第二弹性层40的厚度相同在填充空腔时需要的层数相同,所以此处所述第一弹性层30和所述第二弹性层40均设置有多层,且层数按比例设置只要确保层数相同,根据第一弹性层30和第二弹性层40的填充比例不同就可以实现家居用具弹性层填充弹性装置对外呈现的弹性参数不同。
34.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的重叠部分相互卡持。防止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之间的脱位。
35.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外壳10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壳20的外径,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靠近运动时,所述第一外壳10包覆在所述第二外壳20外侧。由于在使用时,第一外壳10位于上部,所以压缩时,受到挤压力,第一外壳10向下移动,防止灰尘进入空腔。而假设第一外壳10外径比第二外壳20的内径小,就会导致灰尘掉落进入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之间的缝隙,在反复挤压后,灰尘容易进入到空腔内。
36.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外壳10和所述第二外壳20侧壁为四个相邻垂直的面构成,面交界处倒角或呈圆柱状弧面。此处为具体提供两种方式。
3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外壳10顶部设置有突出的受力头11。该受力头11即为接受压力的部分。
38.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受力头11的表面为突出的弧面结构。
39.其中,所述受力头11底部设置有魔术贴钩面111,所述第一外壳10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12,所述受力头11通过魔术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0顶部。
40.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41.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2.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