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组件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8566发布日期:2022-02-12 14:0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箱体组件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体组件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2.蒸箱是常用的蒸气烹饪设备之一。目前,蒸箱的腔体顶部设置排气孔,蒸箱内的蒸气通过排气孔排至散热风道内,再通过散热风道内的风扇将蒸气排出至蒸箱外部。
3.但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蒸气工作一段时间或是烘焙一些湿度比较大的食物时(如蛋糕或饼干等),蒸气从排气孔处排出时由于内外温差较大,排气孔处形成冷凝水,由于排气孔位于腔体顶部,冷凝水会从排气孔位置滴到食物上,导致食物的形状及颜色及口感等与其他未滴水区域不同,造成烹饪失败。
4.为防止冷凝水滴到食物上,部分蒸箱将排气孔设置在侧壁上,排气孔通过排气通道与散热风道连接。但由于排气孔和排气通道位置设置不合理,排气管路尺寸过长,导致排气管路内热量流失过大,蒸箱内部升温过程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气管路内热量流失过大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组件,包括腔体和散热风道;
7.所述腔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开口结构,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
8.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三侧壁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共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散热风道内部通过排气管路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散热风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连接位置;
9.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排气口或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设有两个所述排气口。
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道包括散热腔体和第一管路;
12.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伸入所述散热腔体,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管路的直径。
14.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风机,所述第二端面上设有蒸气出口,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三端面;
15.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端面形成第二
连接位置,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三端面朝向所述第一端面的端部。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端面倾斜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蒸气出口为多个;沿所述第二端面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蒸气出口间隔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伸入所述散热腔体的一端具有通孔,所述第一管路伸入所述散热腔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
19.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管路内气体流动方向,所述通孔的尺寸依次增大。
20.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体内还设有蒸气导向件;
21.所述蒸气导向件与所述第一管路伸入所述散热腔体的一端间隔设置。
22.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体包括顶壁和底壁;所述顶壁和/或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管路间隔设置。
2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组件。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组件,包括腔体和散热风道;所述腔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开口结构,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共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散热风道内部通过排气管路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散热风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排气口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端部,排气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壁上,排气口还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端部和第二侧壁上。第一连接位置和排气口均靠近第二侧壁设置,能够使排气口与散热风道之间的排气管路的轴向尺寸较短,避免排气管路的轴向尺寸过大,使得腔体内热量流失太大,导致腔体中心温度升温过慢。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的立体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的后视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中散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标:1-腔体;2-水箱;3-散热风道;31-第一管路;32-通孔;321-第一通孔;322-第二通孔;323-第三通孔;33-蒸气出口;331-第一蒸气出口;332-第二蒸气出口;333-第三蒸气出口;334-第四蒸气出口;34-蒸气导向件;4-风机;5-供水泵;6-排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组件及烹饪装置,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组件及烹饪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33.实施例1
34.本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腔体1和散热风道3;腔体1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为两个,两个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第三侧壁上设有开口结构,第一侧壁连接在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端部和/或第二侧壁上共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口,排气口与散热风道3内部通过排气管路6连接,排气管路6与散热风道3的外表面形成第一连接位置;第一连接位置位于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且第一连接位置靠近第二侧壁设置。
35.其中,排气口至少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排气口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端部,排气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壁上,排气口还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端部和第二侧壁上。
36.第一连接位置和排气口均靠近第二侧壁设置,能够使排气口与散热风道3之间的排气管路6的轴向尺寸较短,避免排气管路6的轴向尺寸过大,使得腔体1内热量流失太大,导致腔体1中心温度升温过慢。
37.并且,腔体1内的蒸气通过排气口排向散热风道3,再通过散热风道3排向箱体外部,在箱体组件工作一段时间后或是烘焙一些湿度比较大的食物(如蛋糕或饼干等)时,蒸气从排气口处排出时由于内外温差大,在排气口处形成冷凝水,由于排气口位于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冷凝水会沿着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流向腔体1底部,避免冷凝水从腔体1顶部直接滴到食物上避免烹饪失败。
38.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侧壁上均设有排气口。通过两个第一侧壁上的排气口向散热风道3排气,能够起到分散蒸气的作用。
39.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侧壁靠近第一侧壁的两端设有两个排气口,通过两个第二侧壁上的排气口向散热风道3排气,能够起到分散蒸气的作用。
40.进一步地,散热风道3包括散热腔体和第一管路31;第一管路31的一端伸入散热腔体,第一管路31的另一端与排气口连接。
41.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31的另一端通过排气管路6与排气口连接。
42.排气口排出的蒸气进入第一管路31中,蒸气在第一管路31中可以进行冷凝,并最终由第一管路31伸入散入腔体1的一端流入散热腔体中,能够降低外排蒸气的温度,减少外排蒸气量。
43.进一步地,排气口的直径大于第一管路31的直径。
44.排气口的直径大于第一管路31的直径,第一管路31内的冷凝水能够较为顺利地流回至腔体1内,从而延长烹调时间,并起到降低外排蒸气量的作用。
45.其中,排气口的直径约为第一管路31的直径的1-1.5倍时,冷凝水回流至腔体1效果较好,本实施例中,排气口直径为第一管路31的直径的1.2倍。
46.进一步地,散热腔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上设有风机
4,第二端面上设有蒸气出口33,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连接有第三端面;第一管路31的一端穿过第三端面,第一管路31与所述第三端面形成第二连接位置,第二连接位置位于第三端面朝向第一端面的端部。
47.风机4向散热腔体内部送风,使第一管路31内的蒸气冷凝;第二连接位置越靠近风机4设置,第一管路31的冷凝长度越长,外排的蒸气温度就会越低,同时冷凝水也会越多,从而使外排蒸气量减少。
48.其中,第一管路3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端面平行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第一管路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端面的夹角范围为0
°‑
90
°

49.较佳地,第一管路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端面倾斜设置,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能够更加朝向第二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在风机4送风的作用下,蒸气由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输出后,可以由多个方向分散流向第二端面,以避免蒸气由第二端面上较为集中的位置流出,起到分散蒸气的作用,避免蒸气集中从某一蒸气出口33排出,降低外排蒸气量和温度。
50.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端面的夹角为39
°
,分散蒸气的效果较佳。
51.蒸气出口33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52.本实施例中,蒸气出口33为多个;沿第二端面的延伸方向,多个蒸气出口33间隔设置。
53.第二端面的延伸方向即,第二端面与一个第三端面连接的一端朝向第二端面与另一个第三端面连接的一端的方向。
54.第二端面上设置多个蒸气出口33,在风机4的作用下,可以使散热腔体内的蒸气由不同的通孔32流出散热风道3,以起到分散蒸气的作用,避免蒸气集中从某一蒸气出口33排出,降低外排蒸气量和温度。
55.本实施例中,散热腔体为对称结构,位于第二端面中间位置的蒸气出口33为第四蒸气出口334,由第二端面的中间位置朝向第二端面的端部还依次设有第三蒸气出口333、第二蒸气出口332和第一蒸气出口331。
56.第一管路31上的通孔3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57.进一步地,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具有通孔32,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32。
58.第一管路31上设有多个通孔32,在风机4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管路31内的蒸气由不同的通孔32流出第一管路31,进而由不同的蒸气出口33分散流出散热腔体,以避免蒸气由同一位置流出,提高蒸气的分散性。
59.其中,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侧壁上的通孔3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60.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侧壁上的通孔32为两个,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为第三通孔323,沿第一管路31的轴向,第一通孔321旁的通孔32分别为第二通孔322和第一通孔321。
61.通过对风机4送风速度的调节以及第一管路31的角度的调节,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1流出的蒸气由第一蒸气出口331流出,第二通孔322流出的蒸气由第二蒸气出口332流出,第三通孔323流出的蒸气由第三蒸气出口333和第四蒸气出口334流出。
62.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侧壁上的通孔32可以朝向第一端面设置,也可以朝向第二端面设置等任意适合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侧壁上的通孔32朝向第二端面设置,使风机4送出的风向与蒸气的流向大体一致。
63.进一步地,沿第一管路31内气体流动方向,通孔32的尺寸依次增大。
64.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沿第一管路31内气体流动方向前端通孔32泄气量过大、后端通孔32泄气量过小,能够均匀多个通孔32的泄气量,提高蒸气的分散性能。
65.进一步地,散热腔体内还设有蒸气导向件34;蒸气导向件34与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间隔设置。
66.蒸气导向件34可以为直板装,也可以为弧板状等任意适合的形式。
67.蒸气导向件34与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间隔设置,蒸气由第一管路31伸入散热腔体的一端上的通孔32输出后,经蒸气导向件34导向可以分为多路,随后由不同位置的蒸气出口33流出,以避免蒸气由同一位置流出。
68.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蒸气导向件34角度的设置,可以使气流分为三路,其中两路由第三蒸气出口333流出,其中另一路由第四蒸气出口334流出。
69.进一步地,散热腔体包括顶壁和底壁;顶壁和/或底壁与第一管路31间隔设置。
70.其中,可以是顶壁与第一管路31间隔设置,可以是底壁与第一管路31间隔设置,也可以是顶壁和底壁均与第一管路31间隔设置。
71.上述设置,能够使风机4吹出的风经过第一管路31冷却蒸气,起到降低外排蒸气温度的作用,并且能够使蒸气按设计对应的蒸气出口33排出,起到分散蒸气的作用,避免蒸气集中从某一蒸气出口33排出,降低外排蒸气量和温度。
72.散热腔体由散热风道3盖板和散热风道3底板扣合而成,散热风道3底板形成底壁,散热风道3盖板的顶板形成顶壁。
73.本实施例中,第一管路31与散热风道3盖板的顶板(顶壁)固定,第一管路31的高度小于散热风道3盖板的高度,使第一管路31与散热风道3底板间隔设置。第一管路31的高度为散热风道3盖板高度的0.4-0.8倍。
74.散热风道3可以设置在腔体1顶壁上,也可以设置在侧壁上。
75.本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第一连接位置和排气口均靠近第二侧壁设置,能够使排气口与散热风道3之间的排气管路6的轴向尺寸较短,避免排气管路6的轴向尺寸过大,使得腔体1内热量流失太大,导致腔体1中心温度升温过慢。
76.实施例2
77.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箱体组件。第一连接位置和排气口均靠近第二侧壁设置,能够使排气口与散热风道3之间的排气管路6的轴向尺寸较短,避免排气管路6的轴向尺寸过大,使得腔体1内热量流失太大,导致腔体1中心温度升温过慢。
78.烹饪装置可以为蒸箱,也可以为蒸烤微一体机等任意适合的装置。
79.其中,烹饪装置包括外壳,腔体1设置在外壳内部,烹饪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电源系统、门组件、控温装置、水箱2、供水泵5和蒸气系统,腔体1内还设置后加热管、循环风叶、上加热管、底加热管。
80.烹饪装置工作前,用户将水箱2加满水,设定好蒸模式、温度及时间;启动烹饪装置,此时供水系统启动供水泵5将水箱2内的水通过管路输送到蒸气加热系统;蒸气加热系
统开始加热,蒸气加热系统内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慢慢由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通过蒸气管路输送到腔体1内,随着腔体1内的蒸气不断得被填充,当腔体1内的蒸气被充满后,腔体1内多余的蒸气就会从排气管路6输送到散热风道3内,散热风道3内的蒸气在风机4的作用下,被风机4沿着散热风道3强制排出到烹饪装置的外部。
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