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8414发布日期:2022-04-06 22:1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


背景技术:

2.传统门窗与建筑的外观设计是单独分离的,门窗仅仅只是本身的一个单独产品,建筑施工方需要对外建筑立面进行重新设计,并且其与作为建筑的门窗设计是相互独立的,因此这个对后期的门窗安装施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有可能造成门窗安装的困难或者建筑立面装饰的施工困难,其次建筑外立面的施工往往在建筑外面完成,施工安全系数低,对施工人员有较高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的问题,门窗与建筑立面二合一的一体窗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一体窗的外框上一般设置有排水槽口,但是现有的排水槽口排水效果不好,当风雨过大时,雨水容易被大风吹回造成回流现象影响排水,严重时渗入建筑体。
3.因此,为解决上述缺陷,需设计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外框上设置上下面均为引水斜面的排水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得外框上口、下口均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
6.2.技术方案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其包括窗外框和栏杆外框,其中,所述栏杆外框为铝合金型材结构,该型材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外框腔体、呈第二外框腔体的窗台板结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沿第二外框腔体上边框向外延伸的上斜板和沿第二外框腔体下边框向外延伸的下斜板,所述下斜板的尾部通过竖直连接板与上斜板的尾部相连,其中,所述上斜板为从左至右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下斜板为从左至右方向向上倾斜的斜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斜板与竖直连接板的衔接处设有倒l型转角。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外框腔体的上边框的外侧壁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角码卡合槽、第二角码卡合槽,所述第一外框腔体的下边框的外侧壁上设有墙体配合槽,所述第一外框腔体的腔体内从左至右设有两组第二限位筋,且每组的两个第二限位筋上下对应设置在第一外框腔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外框腔体的腔体内设有一组第四限位筋,且该一组的两个第四限位筋上下对应设置在靠近排水结构一端的第二外框腔体的内壁上;
11.在第一外框腔体与第二外框腔体的衔接处竖直向上延伸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
板的端部设有开口朝向左侧的第六卡槽,所述第六卡槽上且位于下方的支臂外侧向下延伸有第三限位筋。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角码卡合槽包括呈倒l型的第一限位钩和靠近上述限位挡板设置的第一限位筋。
13.3.有益效果
14.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窗台板结构的尾部设置有其上下面均为引水斜面的排水结构,以使落入窗台板结构上的雨水不管在外框的上口还是在其下口都可以沿着排水结构顺利排出,且排水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下斜板与竖直连接板的衔接处设有倒l型转角,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栏杆外框的下斜板与竖直连接板的衔接处设有倒l型转角,其一方面可以避免外框上口处的雨水倒流渗入墙体内,同时又可避免外框下口处的雨水倒流渗入墙体内。
16.(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装饰一体窗用外框,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建筑用装饰一体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19.图3为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20.图4为图1中沿e-e的剖视图;
21.图5为图1中沿d-d的剖视图;
22.图6为图1中沿c-c的剖视图;
23.图7为图2中f处的放大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角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栏杆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布置的栏杆外框与纵向布置的栏杆外框连接的爆炸图;
28.图12为图11中h处的放大图;
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向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角框与栏杆外框连接的状态图;
31.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角框与栏杆外框连接的爆炸图;
32.图16为竖向角码与第一转角框配合的状态图;
33.图17为竖向角码与栏杆外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8为图15中i处的放大图。
35.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36.01、直角墙体;
37.02、栏杆部分;021、第一转角结构;211、第一转角框;2111、第一卡槽;2112、第二卡槽;2113、第三卡槽;2114、第四卡槽;2115、第一角码配合腔体;2116、第二角码配合腔体;2117、第三角码配合腔体;
38.115、第一竖向角码;151、第一凸块;153、波浪面;154、第二限位槽;155、第二限位钩;156、过孔;157、第二螺丝配合孔;
39.116、第二竖向角码;117、第三竖向角码;171、第二凸块;
40.212、第一压线;213、第二压线;2131、下横板;2132、上横板;2133、中间竖板;2134、限位凸起;2135、卡合槽;2136、第五卡槽;2137、圆弧卡槽;2138、支撑板;
41.022、第一固定窗;023、栏杆防护结构;024、第一横中挺;025、第二固定窗;
42.261、第一外框腔体;2611、第一角码卡合槽;2612、第二角码卡合槽;6121、第一限位钩;6122、第一限位筋;2613、第二限位筋;2614、墙体配合槽;2615、第六卡槽;2616、第三限位筋;
43.262、第二外框腔体;2621、第四限位筋;2631、上斜板;2632、竖直连接板;2633、倒l型转角;2634、下斜板;
44.03、窗部分;031、第二转角结构;032、第二横中挺;033、左上区固定窗;034、上平开窗;035、右上区固定窗;036、左下区固定窗;037、右下区固定窗;
45.0271、第一横向角码;0272、第二横向角码;271、第一支臂;272、第二支臂;273、注胶通道;274、第一螺丝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47.实施例1
4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用装饰一体窗,包括以直角墙体01为界限划分的栏杆部分02和窗部分03,栏杆部分02和窗部分03均包括分别固定其的外框,外框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窗台板结构,窗台板结构的尾部设有其上下面均为引水斜面的排水结构,需要解释的是图1中的α角代表90
°
的转角。此处通过设置与外框上一体成型的窗台板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建筑外立面的装饰效果,而且节省了后期的窗台板结构的安装过程,省时省力,同时又可避免窗台板结构安装不当造成建筑墙体易渗水的情况发生,另外此处在窗台板结构的尾部设置有其上下面均为引水斜面的排水结构,以使落入窗台板结构上的雨水不管在外框的上口还是在其下口都可以沿着排水结构顺利排出(如图3所示),且排水效果好。
49.另外,本实施例的窗部分03包括由窗外框、呈90
°
的第二转角结构031和第二横中挺032组成的框架结构,其中,第二转角结构031和第二横中挺032将窗部分03分为左上区固定窗033、上平开窗034、右上区固定窗035以及左下区固定窗036和右下区固定窗037,此处需要解释说明的是,此处左上区、右上区均代表各窗位于整个窗部分03的相对位置。栏杆部分02包括由栏杆外框、呈90
°
的第一转角结构021和第一横中挺024组成的框架结构,其中,第一转角结构021将栏杆部分02划分为由第一固定窗022和第二固定窗025组成的封闭区域和开放区域,开放区域布置在靠近直角墙体01的一侧,且在其栏杆的外侧设有栏杆防护结构023,栏杆防护结构023为固定在栏杆扶手与栏杆外框之间的玻璃。
50.外框包括窗外框和栏杆外框,其中,栏杆外框为铝合金型材结构,该型材结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外框腔体261、呈第二外框腔体262的窗台板结构、排水结构,排水结构包括沿第二外框腔体262上边框向外延伸的上斜板2631和沿第二外框腔体262下边框
向外延伸的下斜板2634,下斜板2634的尾部通过竖直连接板2632与上斜板2631的尾部相连,其中,上斜板2631为从左至右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下斜板2634为从左至右方向向上倾斜的斜面。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下斜板2634与竖直连接板2632的衔接处设有倒l型转角263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栏杆外框的下斜板2634与竖直连接板2632的衔接处设有倒l型转角2633,如图3所示,其一方面可以避免外框上口处的雨水倒流渗入墙体内,同时又可避免外框下口处的雨水倒流渗入墙体内,其中图3中g处的箭头代表雨水的流向。
51.其中,第一外框腔体261的上边框的外侧壁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角码卡合槽2611、第二角码卡合槽261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二角码卡合槽2612包括呈倒l型的第一限位钩6121和靠近上述限位挡板设置的第一限位筋6122。第一外框腔体261的下边框的外侧壁上设有墙体配合槽2614,第一外框腔体261的腔体内从左至右设有两组第二限位筋2613,且每组的两个第二限位筋2613上下对应设置在第一外框腔体261的内壁上;第二外框腔体262的腔体内设有一组第四限位筋2621,且该一组的两个第四限位筋2621上下对应设置在靠近排水结构一端的第二外框腔体262的内壁上;在第一外框腔体261与第二外框腔体262的衔接处竖直向上延伸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的端部设有开口朝向左侧的第六卡槽2615,第六卡槽2615上且位于下方的支臂外侧向下延伸有第三限位筋2616。
52.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角结构021包括第一转角框211和将固定玻璃固定在第一转角框211上的第一压线212、第二压线213,其中,第一转角框211包括呈矩形腔体的型材本体,该型材本体的上边框的外侧壁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卡槽2111、第二卡槽2112,且第一卡槽2111、第二卡槽2112的外侧支臂分别与该型材本体的左边框、右边框齐平,该右边框的外侧壁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四卡槽2114、第三卡槽2113,第四卡槽2114的外侧支臂与该型材本体的下边框齐平,该型材本体上边框与左边框、上边框与右边框的衔接处分别设有第一角码配合腔体2115、第二角码配合腔体2116,型材本体下边框与右边框的衔接处设有第三角码配合腔体2117。
53.其中,第二压线213包括由下横板2131、上横板2132、中间竖板2133组成的z型结构,其中,下横板2131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在其端部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五卡槽2136,其另一端伸出于中间竖板2133形成限位体;上横板2132的上端面上竖直向上延伸有支撑板2138并在该支撑板2138的尾部设有开口朝向右上方的圆弧卡槽2137,上横板2132下端面的端部设有限位凸起2134,限位凸起2134、上横板2132、中间竖板2133以及限位体共同组成卡合槽2135。
54.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2111与第四卡槽2114的结构相同,其中第四卡槽2114的两支臂末端均设有沿第一转角框211型材本体的右边框伸向其卡槽本身中轴线的凸起,在使用时,第二卡槽2112、第三卡槽2113内卡设有第一压线212,第一卡槽2111与第四卡槽2114内卡设有第二压线213,其中,一第二压线213的卡合槽2135卡合在第二卡槽2112的一凸起上,其圆弧卡槽2137卡合在第二卡槽2112的另一凸起上;另一第二压线213的卡合槽2135卡合在第三卡槽2113的一凸起上,其圆弧卡槽2137卡合在第三卡槽2113的另一凸起上,且两第二压线213上的支撑板2138分别与第一转角框211的上边框、右边框齐平(如图7所示),需要解释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压线213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更重的是其在使用时其上的支撑板2138与第一转角框211的上边框、右边框齐平,进而使得其在进行室外玻璃固定时,可以更好地在第一转角框211的支撑作用下减少其变形,进而其可有效地支撑玻
璃,保证玻璃固定的稳定性。
55.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角框211结构简单,且其在满足转角使用的情况下,其又可配合顶盖使用以形成方管,应用于门窗的其他部位,使用性强,同时其腔内设有多个连接竖向角码的腔体,一方面满足了第一转角框211与栏杆外框的连接,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其本身的强度。
56.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栏杆外框在连接时此连接结构为:其包括纵向布置的栏杆外框和横向布置的栏杆外框,该两栏杆外框通过45
°
切角拼接并通过第一横向角码0271、第二横向角码0272进行连接。
57.其中的,第一横向角码0271、第二横向角码0272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横向角码0271为由第一支臂271和第二支臂272组成的且呈l型的块状结构,第一支臂271、第二支臂272端部的上端面均设有用于与栏杆外框连接的第一螺丝配合孔274,且在第一支臂271和第二支臂272的衔接处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注胶通道273。
58.在连接时,第一横向角码0271的一支臂插设入一栏杆外框上由第二限位筋2613与第一外框腔体261左边框组成的限位腔内,其另一支臂插设入另一栏杆外框上由第二限位筋2613与第一外框腔体261左边框组成的限位腔内;第二横向角码0272的一支臂插设入一栏杆外框上由第四限位筋2621与第二外框腔体262右边框组成的限位腔内,其另一支臂插设入另一栏杆外框上由第四限位筋2621与第二外框腔体262右边框组成的限位腔内,并分别通过螺丝穿过第一横向角码0271、第二横向角码0272上的第一螺丝配合孔274以实现两栏杆外框的连接。
59.需要解释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栏杆外框呈90
°
转角进行连接时,其通过45
°
切角拼接并通过第一横向角码0271、第二横向角码0272进行连接,由于此栏杆外框上设有窗台板结构以及排水结构,因此其宽度较宽,因此如何保证两栏杆外框连接的稳定性、以及整个栏杆外框的表面平整度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栏杆外框的一端部以及窗台板结构的且靠近排水结构的一端部各通过角码进行连接,其拉开了两固定点的距离,进而有效保证了整个栏杆外框的整体稳定性及表面平整度,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横向角码0271、第二横向角码0272的上端面均设有第一螺丝配合孔274,此处通过在第一横向角码0271、第二横向角码0272的上端面设置第一螺丝配合孔274,一方面不仅方便操作工人的固定操作,另一方面螺丝固定点在栏杆外框的上端面,且其上端面为栏杆外框的不可视面不会影响栏杆外框的美观。
60.如图14、图15、图16、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一转角框与栏杆外框的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转角框211和呈90
°
转角的栏杆外框连接结构,第一转角框211通过竖向角码与栏杆外框连接结构相连,且第一转角框211的下端面抵在栏杆外框连接结构的上端面上。
61.竖向角码包括第一竖向角码115、第二竖向角116、第三竖向角码117,且第一竖向角码115、第二竖向角116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竖向角码115的端部设有与第二角码卡合槽2612配合的第一凸块151,第一竖向角码115上且在其靠近上述限位挡板的端面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与第六卡槽2615配合的第二限位钩155、与第三限位筋2616配合的第二限位槽154、供胶水通过的波浪面153,第三竖向角码117的端部设有与第一角码卡合槽2611配合的第二凸块171。
62.第一竖向角码115、第二竖向角116、第三竖向角码117上均设有供顶丝穿过的过孔
156以及供螺丝配合的第二螺丝配合孔157,在连接时,第一竖向角码115、第三竖向角码117的一端卡设在横向布置的栏杆外框上并通过顶丝实现其两者连接,第一竖向角码115、第三竖向角码117其两者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入第一转角框211的第一角码配合腔体2115、第三角码配合腔体2117内并通过螺丝实现相对应两者的连接;第二竖向角116的一端卡设在纵向布置的栏杆外框上并通过顶丝实现其两者连接,其另一端插设入第一转角框211的第二角码配合腔体2116内并通过螺丝实现其两者的连接。
63.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栏杆外框切45
°
正常组角后,再与第一转角框211进行连接,且第一转角框211抵在栏杆外框上、其下口不伸出于栏杆外框,进而不需要对第一转角框211的下口进行精度较高的加工,进而有效避免了现有的第一转角框211伸出于栏杆外框进行连接时由于第一转角框211的下口加工精度低而致使其两者连接缝隙较大的缺陷发生,同时本实施例中两栏杆外框切45
°
正常组角,此切角加工过程精度高,进而通过适当胶水就可实现此处的防水处理,且防水处理效果易保证,另外第一转角框211在与呈90
°
转角的两栏杆外框进行连接时可向此连接处注胶密封,进而可进一步对此转角处进行防水处理,因而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对框体转角的连接处进行两次防水处理的效果,提高了防水处理效果,有效避免了墙体渗水的情况发生,同时此连接简单,易于操作。
64.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