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9538发布日期:2022-08-12 19:1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提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


背景技术:

2.自提柜是烟草局针对客户研发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烟草存放装置,自提柜内会设计很多小隔间,用来存放物料,隔间门锁与物流柜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3.而现在大多数的自提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自提柜通常为统一规格的一体式安装,针对不同范围场地无法进行高度适应,从而导致自提柜的安装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客户使用自提柜的过程中,自提柜由于自身容积较大导致高处的物料不便于拿取,客户也无法观察到货物是否提取完毕,从而容易造成遗漏的情况,影响自提柜的使用感受;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自提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自提柜通常为统一规格的一体式安装,针对不同范围场地无法进行高度适应,从而导致自提柜的安装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客户使用自提柜的过程中,自提柜由于自身容积较大导致高处的物料不便于拿取,客户也无法观察到货物是否提取完毕,从而容易造成遗漏的情况,影响自提柜的使用感受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包括控制单元本体,以及设置于控制单元本体左右两侧的自提柜本体;
7.控制单元本体的正面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且控制单元本体的底面内部开设有驱动机构;
8.还包括:
9.自提柜本体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承载底座,且自提柜本体的正面等距离开设有储物槽,并且储物槽的正面铰接设置有封闭门;
10.其中,承载底座的内端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锁止机构,并且锁止机构的外端中部通过限位弹簧连接的压力杆滑动贯穿设置于承载底座的正面外部;
11.其中,储物槽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且储物槽的内部开口处对称开设有第二导向槽,并且储物槽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导向槽。
12.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本体底面内部驱动机构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驱动机构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贯穿设置有从动齿条,并且从动齿条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的前后两侧外壁,通过主动齿轮的旋转带动从动齿条进行移动。
13.优选的,所述自提柜本体与承载底座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自提柜本体关于控制单元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并且自提柜本体正面开设的储物槽与封闭门
之间均等距离分布设置,通过封闭门对存储槽进行防护。
14.优选的,所述承载底座内部连接槽的左端滑动连接于从动齿条的外端,且连接槽内侧锁止机构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贯穿设置有防滑杆,并且锁止机构的内端通过贴合连接于防滑杆的内端,而且防滑杆的底面与从动齿条之间相互贴合连接设置,通过防滑杆对从动齿条进行限位。
15.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与锁止机构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锁止机构内部的防滑杆关于锁止机构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并且防滑杆为弧形翻转运动方式安装,并且防滑杆的最大翻转长度小于压力杆的最大移动长度设置,通过压力杆的升降带动防滑杆进行翻转。
16.优选的,所述储物槽内部的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分别贯穿连接于遮挡板的底端与顶端,且储物槽内部第三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于储物板的前后两端,并且储物槽的内壁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拨叉杆的下方外壁,而且拨叉杆的外壁通过限位弹簧连接于储物槽的底面外壁,通过拨叉杆的翻带动储物板进行移动。
17.优选的,所述储物槽内部遮挡板翻转后的底端贴合连接于拨叉杆的底端,且遮挡板的最大移动长度大于储物槽长度的一半设置,并且遮挡板与储物板以及拨叉杆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防止因储物板的长度不足影响正常使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通过控制单元本体底面的驱动机构与自提柜本体底面内部的锁止机构相互连接,并在客户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存储板实现自动弹出,便于对物料的拿取,其具体内容如下:
19.1.通过控制单元本体底面的驱动机构与自提柜本体底面内部的锁止机构相互连接,通过锁止机构内部的防滑杆翻转与从动齿条相互啮合连接,使得控制单元本体能够与自提柜本体进行组合使用;
20.2.自提柜本体正面储物槽的遮挡板翻转之后,遮挡板的底端挤压拨叉杆进行翻转,拨叉杆的翻转推动第三导向槽内部的储物板进行移动之后,将物料推出便于客户拿取。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本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储物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拨叉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控制单元本体;2、自提柜本体;3、操作面板;4、驱动机构; 5、承载底座;6、储物槽;7、连接槽;8、锁止机构;9、压力杆;10、第一导向槽;11、第二导向槽;12、第三导向槽;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条;15、防滑杆;16、遮挡板;17、储物板;18、拨叉杆;19、封闭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包括控制单元本体1,以及设置于控制单元本体1左右两侧的自提柜本体2;
30.控制单元本体1的正面上方设置有操作面板3,且控制单元本体1的底面内部开设有驱动机构4;还包括:
31.自提柜本体2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承载底座5,且自提柜本体2的正面等距离开设有储物槽6,并且储物槽6的正面铰接设置有封闭门19;如图1所示,通过自提柜本体2正面等距离设置的封闭门19对储物槽6的使用进行防护,防止造成货物丢失的情况,并通过控制单元本体1进行控制开关;
32.其中,承载底座5的内端内部开设有连接槽7,且连接槽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锁止机构8,并且锁止机构8的外端中部通过限位弹簧连接的压力杆9滑动贯穿设置于承载底座5的正面外部;如图4所示,通过连接槽7对锁止机构8安装之后,控制单元本体1底面的从动齿条14移动后贯穿入连接槽7内部;其中,储物槽6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0,且储物槽6的内部开口处对称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1,并且储物槽6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对称开设有第三导向槽12。
33.控制单元本体1底面内部驱动机构4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13,且主动驱动机构4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贯穿设置有从动齿条14,并且从动齿条14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13的前后两侧外壁;如图3所示,通过控制单元本体1底面驱动机构4内部的主动齿轮13旋转之后带动前后两侧的从动齿条14进行移动,使得从动齿条14贯穿连接入自提柜本体2 底面内部的连接槽7内。
34.自提柜本体2与承载底座5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自提柜本体2关于控制单元本体1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并且自提柜本体2正面开设的储物槽6与封闭门19之间均等距离分布设置。
35.承载底座5内部连接槽7的左端滑动连接于从动齿条14的外端,且连接槽7 内侧锁止机构8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贯穿设置有防滑杆15,并且锁止机构8的内端通过贴合连接于防滑杆15的内端,而且防滑杆15的底面与从动齿条14之间相互贴合连接设置。
36.如图4所示,通过锁止机构8内部限位弹簧连接的压力杆9移动之后带动底面贴合连接的防滑杆15进行翻转,使得与防滑杆15卡合连接的从动齿条14发生脱离之后,便于控制单元本体1与自提柜本体2之间的连接和拆分。
37.连接槽7与锁止机构8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且锁止机构8内部的防滑杆 15关于锁止机构8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并且防滑杆15为弧形翻转运动方式安装,并且防滑杆15的最大翻转长度小于压力杆9的最大移动长度设置。
38.储物槽6内部的第一导向槽10与第二导向槽11分别贯穿连接于遮挡板16 的底端与顶端,且储物槽6内部第三导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于储物板17的前后两端,并且储物槽6的内壁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拨叉杆18的下方外壁,而且拨叉杆18的外壁通过限位弹簧连接于储物槽6的底面外壁。
39.如图5-6所示,通过储物槽6内部第一导向槽10和第二导向槽11滑动贯穿连接的遮挡板16进行安装,当遮挡板16翻转之后与拨叉杆18进行接触并带动拨叉杆18进行翻转,同
时拨叉杆18的外壁推动储物板17移动之后,使得储物板17带动物料进行移动推送出储物槽6。
40.储物槽6内部遮挡板16翻转后的底端贴合连接于拨叉杆18的底端,且遮挡板16的最大移动长度大于储物槽6长度的一半设置,并且遮挡板16与储物板17 以及拨叉杆18之间一一对应分布设置。
4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智能物料自提柜之前,需要先检查装置整体情况,确定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根据图1-图6所示,首先过控制单元本体1底面的驱动机构4与自提柜本体2底面内部的锁止机构8相互连接,使得控制单元本体1能够与自提柜本体2进行组合使用;
42.自提柜本体2正面储物槽6的遮挡板16翻转之后,拨叉杆18的翻转推动第三导向槽12内部的储物板17进行移动之后,将物料推出便于客户拿取。
4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