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7317发布日期:2022-08-17 08:5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


背景技术:

2.泡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茶具中的茶壶是泡茶的重要工具,著名的如紫砂壶,茶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一般以80℃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果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
3.茶水的品质、口感除了与茶叶品质有关之外,还与茶水温度、浓度以及残渣有关,水温越高,煮泡时间越长,则溶解度愈大,茶汤也就愈浓;相反,水温愈低,煮泡时间越短,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因此,泡出好茶水是一项需要普通人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才能获得的技能,不利于泡茶的普及。
4.茶壶可以通过电加热、电磁加热等方式进行,现有的电茶壶是使用电热丝作为加热元件,一般将电热丝设置在茶壶的底座中,通电后将茶壶置于底座上即可对茶水进行加热。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智能手机等各种智能手持设备的普及,传统家电的智能化也越来越普及,利用wifi、蓝牙等技术手段把常规的家电也可以实现智能控制,但是现有的电茶壶还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使用者不能对电茶壶进行远程控制且电茶壶也不能自动依据不同茶叶的种类获得品质更好的茶水。
5.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电茶壶的通讯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依据不同种类的茶叶泡出好品质茶水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其包括连接ac220v的电源输入、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的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按键控制、温度检测模块、茶仓升降模块、可控硅模块、温控开关、发热盘以及显示屏,其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ldo模块、连接所述ldo模块的微处理器、连接所述ldo模块的摄像头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包括若干个输入端口以及若干个输出端口,所述微处理器包括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所述若干个输出端口之一的第一输入、连接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输出的第二输入、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所述若干个输入端口之一的第一输出、连接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输入的第二输出,所述ldo模块、所述按键控制、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所述若干个输入端口之一,所述茶仓升降模块、所述可控硅模块、所述显示屏分别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所述
若干个输出端口之一所述摄像头模块用于采集茶叶的照片信息并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所述信息经过所述微处理器或所述云端数据库的识别,识别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
8.更优地,所述可控硅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所述发热盘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所述温控开关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所述发热盘连接所述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对所述发热盘干烧保护。
9.更优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发热盘,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水温,且将实时温度数据传输给所述主控制器。
10.更优地,所述茶仓升降模块包括传动装置、靠磁力吸附在传动装置上的茶仓以及驱动传动装置的电机。
11.更优地,所述主控制器向所述茶仓升降模块输出信号,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茶仓升降。
12.更优地,所述按键控制用于手动选择泡茶模式,其采用触摸控制、实体按键二者之一。
13.更优地,所述ldo模块输出dc3.3v。
14.更优地,所述主控制器还包括无线功能,所述主控制器可与手机无线连接通过手机自定义泡茶模式,设置保温时长、设置提醒、推荐煮泡程序。
15.更优地,所述微处理器具有无线功能,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无线传递信号。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主控制器、摄像头模块、微处理器的配合,令电茶壶自动识别茶叶或者泡煮材料,自动选择对应的泡茶程序,令泡茶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 100,其包括连接市电ac220v的电源输入11、连接电源输入11的电源模块12、 ldo模块10、主控制器2、按键控制3、温度检测模块4、茶仓升降模块5、可控硅模块6、温控开关7、发热盘8以及显示屏9。主控制器2包括若干个输入端口以及若干个输出端口,ldo模块10、按键控制3、温度检测模块4的输出分别连接主控制器2的若干个输入端口之一。茶仓升降模块5、可控硅模块6、显
示屏9分别连接主控制器2的若干个输出端口之一。电源模块12起电力转换的作用,可输出dc5v。ldo模块10是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regulator),有助于提高线性集成稳压电源的效率。ldo模块10可输出dc3.3v。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12具有可输出dc5v、dc3.3v的两个输出口。
22.主控制器2具有无线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与主控制器2进行无线连接,可以在手机上自定义泡茶模式,设置保温时长、提醒、煮泡程序等。泡茶模式可以包含无数种模式,在后台数据库中会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或泡煮材料推荐相应的泡煮程序,也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饮用习惯自定义对应饮品的泡茶程序。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2采用单片机syd8811,主控制器2包括蓝牙收发机。其它实施方式中,主控制器2还可以包括4g、5g、wifi收发机。
23.可控硅模块6连接电源输入11,发热盘8连接可控硅模块6。温控开关7连接电源输入11,发热盘8连接温控开关7,温控开关7对发热盘8起干烧保护作用。当干烧时,温控开关7会关闭发热盘8。
24.温度检测模块4连接发热盘8,温度检测模块4实时检测水温,且将实时温度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2。
25.按键控制3用于手动选择泡茶模式,其采用触摸控制、实体按键二者之一。
26.茶仓升降模块5包括传动装置、靠磁力吸附在传动装置上的茶仓以及驱动传动装置的电机。主控制器2向茶仓升降模块5输出信号,电机驱动茶仓的升降。这种通过电机对茶仓进行传动的方式可以做到精准控制升降速度,防止茶叶散落在水中,丧失茶漏作用。
27.显示屏9接收主控制器2的输出信号,显示屏可以显示泡茶模式、温度、时间等信息。
28.可控硅模块6接收主控制器2的输出信号,根据主控制器2的输出信号,可控硅模块6控制发热盘8的通断。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100的工作原理为:
30.当使用时,可以通过按键控制3设定泡茶模式,也可以通过手机无线连接主控制器2来设定泡茶模式,泡茶时,温度检测模块4实时检测水温,并将实时温度数据传送给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2对实时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向可控硅模块6输出信号来操控发热盘8工作或者停止工作。当茶泡好后,主控制器2根据设好的时间规则,向茶仓升降模块5输出信号,控制电机工作,将茶仓升起到水面之上。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100相较现有技术的普通电茶壶,采用了具有无线功能的主控制器2,且通过主控制器2、温度检测模块4、茶仓升降模块5、可控硅模块6及发热盘8的配合,令用户可以用手机连接主控制器2从而实现智能化远程操控,而且用户可以选择为不同茶叶或泡煮材料推荐的泡煮程序,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饮用习惯自定义对应饮品的泡茶程序。这样的设计,令没有泡茶技术的普通人也可以享受优质茶水,从而有助于茶文化的推广。
32.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200,其包括连接市电ac220v的电源输入11、连接电源输入11的电源模块12、主控制器2、按键控制3、温度检测模块4、茶仓升降模块5、可控硅模块6、温控开关7、发热盘8以及显示屏9,其还包括连接电源模块12的ldo模块10、连接ldo模块10的微处理器20、连接ldo模块10的摄像头模块30。
33.电源模块12起电力转换的作用,可输出dc5v,ldo模块10可输出dc3.3v。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源模块12具有可输出dc5v、dc3.3v的两个输出口。
34.主控制器2包括若干个输入端口以及若干个输出端口。ldo模块10、按键控制3、温度检测模块4分别连接主控制器2的若干个输入端口之一。茶仓升降模块5、可控硅模块6、显示屏9分别连接主控制器2的若干个输出端口之一。主控制器2具有无线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与主控制器2进行无线连接,可以在手机上自定义泡茶模式,设置保温时长、提醒、煮泡程序等。泡茶模式可以包含无数种模式,在后台数据库中会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或泡煮材料推荐相应的泡煮程序,也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饮用习惯自定义对应饮品的泡茶程序。
35.微处理器20包括连接主控制器2的若干个输出端口之一的第一输入201、连接摄像头模块30的输出的第二输入202、连接主控制器2的输入端口之一的第一输出203、连接摄像头模块30的输入的第二输出204。
36.摄像头模块30的功能是为放入智能电茶壶的茶叶或者冲泡材料拍照,且将采集的照片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20,微处理器20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数据库,微处理器20或者云端数据库将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将识别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2输出相应的水温,时长等控制。微处理器20具有无线功能,微处理器20可通过无线传输摄像头模块30采集的信息数据给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可以是有识别模型的服务器,识别模型可以经过训练获得。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20采用单片机esp32,主控制器2采用单片机syd8811。微处理器20包括wifi收发机,主控制器2包括蓝牙收发机。其它实施方式中,微处理器20可以包括4g、5g或者蓝牙收发机,主控制器2还可以包括4g、 5g、wifi收发机。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200的工作原理为:
38.使用时,将茶叶或者冲泡材料放入茶仓,摄像头模块30开始工作,将采集的照片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20,微处理器20将采集的信息传送至云端数据库,比对识别后,将识别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2获得设定水温信息、设定时长信息,温度检测模块4实时检测水温,且将实时温度数据送入主控制器2,主控制器2将实时温度数据与设定水温信息进行比对处理,主控制器2 向可控硅模块6输出信号,控制发热盘8工作或停止工作,主控制器2向茶仓升降模块5输出信号控制茶仓升降。
39.如果用户想要依照自己的口味来泡茶,依然可以通过按键控制3或者通过手机无线连接主控制器2来设定个性化的泡茶模式,主控制器2向可控硅模块 6输出信号来操控发热盘8工作或停止工作;当茶泡好后,主控制器2根据设好的时间规则,向茶仓升降模块5输出信号,电机驱动茶仓升起到水面之上。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智能电茶壶的内部通讯联动电路200相较现有技术的普通电茶壶,采用了具有无线功能的主控制器2、摄像头模块30、具有无线功能的微处理器20,令电茶壶自动识别茶叶或者泡煮材料,自动选择对应的泡茶程序,这样的设计令泡茶过程变得更加智能化,而且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饮用习惯自定义对应饮品的泡茶程序。因此,即使对茶完全不了解的普通人也可以获得优质的茶水,从而有助于茶文化的推广。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
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