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6254发布日期:2022-08-09 20:2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加工机为了满足多功能的需求,食品加工机具有同轴双输出功能,能同时满足绞肉及和面功能,使用时,切换和面杆与绞肉刀即可实现和面及绞肉功能。
3.在实际和面工作过程中,面粉通过和面杯倾倒入搅拌杯内,而为了减少用户的添加次数,和面杯的尺寸也会相应增大,在倾倒面粉时容易将面粉倾倒在和面杆上,形成面粉堆积区域,且在和面过程中,面粉沾水搅拌后粘性增大,如不及时清理,面粉会粘连至主机,导致清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避免物料堆积在和面件或搅拌件内部,方便和面件和搅拌件的清洗。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利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食品加工机包括容纳电机的主机、设置于主机的搅拌杯以及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可选择地设置于搅拌杯内并由电机驱动的和面件和搅拌件,电机内凹形成带动和面件或搅拌件转动的输出部,和面件和搅拌件均凸设有与输出部配合的传动部。通过使输出部内凹且和面件与传动部配合的部分外凸设计,无需在和面件上开设配合孔,无论是在开始时向搅拌杯内倾倒面粉,还是在和面过程中面团的体积逐渐增大,即使面粉堆积在和面件处,但由于和面件与输出部传动连接的部分外凸设计,因此面粉不会堆积在和面件内部,只会堆积在和面件的表面,从而便于和面件的清洗;同样的,对于搅拌件而言,其与输出部传动连接的部分同样为外凸设计,在对物料进行粉碎后,粉碎后的物料也不会堆积在搅拌件内部,同样便于搅拌件的清洗。
7.进一步地,输出部包括与和面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和与搅拌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第二输出部收容至第一输出部。第二输出部在轴向上不再增加电机的高度,从而降低了电机整体的高度。
8.进一步地,和面件具有与第一输出部配合的第一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伸入第一输出部传动连接且与第二输出部相对设置。第二输出部不会影响和面件的连接,且传动部与第二输出部相对设置,使得第一输出部内的空间利用更加充分,从而有效降低第一输出部的高度,进而降低电机整体的高度。
9.进一步地,和面件具有与第一输出部配合的第一传动部,第一输出部设有限制第一传动部朝向第二输出部移动的台阶段。通过台阶段限制第一传动部继续伸入第一输出部,从而使第一传动部与第二输出部之间保持距离。
10.进一步地,台阶段环绕第二输出部设置。台阶段通过环绕第二输出部的部分限制第一传动部的伸入,同时中空区域也为第二传动部的伸入提供了空间,从而在第二输出部
内收于第一输出部的同时,即使设置台阶段,也不会影响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的传动连接。
11.进一步地,电机包括设置于台阶段的含油轴承,第二输出部通过含油轴承卡接至台阶段。含油轴承抵接至台阶段处,从而支撑第二输出部并降低第二输出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12.进一步地,搅拌件具有与第二输出部配合的第二传动部,第二传动部伸入第一输出部内以传动连接至第二输出部。第一输出部能够在第二传动部伸入时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方便第二传动部与第二输出部的连接。
13.进一步地,第二输出部与搅拌件的啮合内径为d1,第二输出部的外径为d2,第一输出部与和面件的啮合内径为d3,d1:d2:为1:1.1~1.3,d2:d3:为1:1.1~1.3。d1与d2的比值如果过大,即第二输出部的外径过小,此时d2与d3的比值相应也为过小,第二输出部的结构强度会降低,同时也会增大第二输出部与第一输出部在径向上的间隙,导致第二输出部容易产生晃动,即使通过台阶段环绕第二输出部设置对第二输出部进行限位,也会增大台阶段的尺寸,造成成本的增加;d1与d2的比值如果过小,即第二输出部的外径过大,此时d2与d3的比值相应也为过大,第二输出部与第一输出部在径向上的间隙也会缩短,容易导致第二输出部与第一输出部之间发生碰撞,同时在设置台阶段时也会导致台阶段的尺寸过小,增大台阶段的制造难度。
14.进一步地,输出部包括与和面件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和与搅拌件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电机包括电机轴以及传动连接电机轴和输出部的调速组件,调速组件包括与第二输出部传动连接的转接头、与转接头传动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以及支撑第一行星齿轮的齿轮支架,齿轮支架与转接头包胶成型;调速组件还包括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部和第一输出部的第二行星齿轮。齿轮支架能够支撑第一行星齿轮,且齿轮支架与转接头之间包胶成型,有利于提高齿轮支架与转接头之间的同轴度,减小齿轮支架整体的偏心度,避免转接头偏心导致转接头在工作时受力不匀而晃动的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转接头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机作时的稳定性。
15.进一步地,转接头与第二输出部过盈连接,且转接头与第二输出部连接处为扁位结构。转接头与第二输出部之间过盈连接,从而使转接头与第二输出部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避免转接头与第二输出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扁位结构则进一步加强转接头与第二输出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使转接头能够带动第二输出部同步转动。
附图说明
16.图1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加工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用以说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食品加工机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用以说明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5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主机,2、搅拌杯,3、电机,31、第一输出部,32、第二输出部,33、台阶段,34、电机轴,35、调速组件,351、转接头,352、第一行星齿轮,353、第二行星齿轮,354、齿轮支架,36、
含油轴承,4、和面件,41、第一传动部,5、搅拌件,51、第二传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25.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2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7.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利于清洗的食品加工机,食品加工机包括容纳电机3的主机1、设置于主机1的搅拌杯2以及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包括可选择地设置于搅拌杯2内并由电机3驱动的和面件4和搅拌件5,电机3内凹形成带动和面件4或搅拌件5转动的输出部,和面件4和搅拌件5均凸设有与输出部配合的传动部;和面件4和搅拌件5中的一个安装在搅拌杯2内,以使食品加工机能够实现对不同物料的加工,例如通过和面件4可以实现和面,搅拌件5则能够实现对物料的搅拌粉碎,和面件4或搅拌件5在工作时通过电机3形成的输出部带动,且输出部内凹设置,和面件4或搅拌件5在传动连接时的输出部便相应的外凸设计,以使输出部能够伸入传动部内与传动部传动连接,同时,对于和面件4或搅拌件5而言,其在对物料进行加工时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因此物料在功能组件的带动下便会转动上升,尤其是在和面过程中,面团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且整体粘性较大,因此更容易粘附在和面件处。
28.通过使输出部内凹且和面件与传动部配合的部分外凸设计,无需在和面件上开设配合孔,无论是在开始时向搅拌杯内倾倒面粉,还是在和面过程中面团的体积逐渐增大,即使面粉堆积在和面件处,但由于和面件与输出部传动连接的部分外凸设计,因此面粉不会堆积在和面件内部,只会堆积在和面件的表面,从而便于和面件的清洗;同样的,对于搅拌件而言,其与输出部传动连接的部分同样为外凸设计,在对物料进行粉碎后,粉碎后的物料也不会堆积在搅拌件内部,同样便于搅拌件的清洗。
29.对于和面件4和搅拌件5而言,由于其加工的物料不同,因此所需的转速也不相同,对于和面件4而言,其所需的转速较低、扭转较大,而搅拌件5所需的转速较高、扭矩较小,因此在通过输出部驱动和面件4或搅拌件5时,需要满足和面件4或搅拌件5不同的转速需求。
30.如图1和图2所示,输出部包括与和面件4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31和与搅拌件5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32,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均内收,且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第二输出部32在轴向上不再增加电机3的高度,从而降低了电机3整体的高度。
31.优选的,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同轴设置,且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从而使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整体同轴度更高。
32.由于第一输出部31用于带动和面件4转动,而第二输出部32带动搅拌件5转动,因此第一输出部31输出的转速低于第二输出部32输出的转速,因此第二输出部32处的转速在传递至第一输出部31时,需要进行调速处理,从而降低第二输出部32的转速并提高第二输出部32的扭矩。
33.输出部包括与和面件4传动连接的第一输出部31和与搅拌件5传动连接的第二输出部32,电机3包括电机轴34以及传动连接电机轴34和输出部的调速组件35,调速组件35包括与第二输出部32传动连接的转接头351、与转接头351传动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352以及支撑第一行星齿轮352的齿轮支架354,齿轮支架354与转接头351包胶成型;调速组件35还包括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部32和第一输出部31的第二行星齿轮353;电机3在带动和面件4或搅拌件5转动时,通过第一行星齿轮352将电机轴34经过一次减速后的转速传递至转接头351,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传动连接,从而使第二输出部32输出经过一级减速后的电机3转速,当搅拌件5与第二输出部32传动连接时,便能够通过搅拌件5对物料进行搅拌粉碎;同时,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通过第二行星齿轮353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部32在转动时便会通过第二行星齿轮353转动,从而将第二输出部32的转速经过第二行星齿轮353减速传递至第一输出部31处,当和面件4与第一输出部31传动连接时,便能够通过和面件4对物料进行加工;齿轮支架354能够支撑第一行星齿轮352,且齿轮支架354与转接头351之间包胶成型,有利于提高齿轮支架354与转接头351之间的同轴度,减小齿轮支架354整体的偏心度,避免转接头351偏心导致转接头351在工作时受力不匀而晃动的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转接头35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机3作时的稳定性。
34.优选的,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过盈连接,且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连接处为扁位结构;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过盈连接,从而使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避免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扁位结构则进一步加强转接头351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使转接头351能够带动第二输出部32同步转动。
35.在本技术中,由于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且和面件4与第一输出部31传动连接,因此,当和面件4与第一输出部31配合时,和面件4同样具有位于第一输出部31内的部分;如图2所示,和面件4具有与第一输出部31配合的第一传动部41,第一传动部41伸入第一输出部31传动连接且与第二输出部32相对设置;和面件4在通过第一传动部41与第一输出部31传动连接时,第一传动部41相应的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且第二输出部32同样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第一传动部41与第二输出部32相对设置,使得第二输出部32不会影响和面件4的连接,且传动部与第二输出部32相对设置,使得第一输出部31内的空间利用更加充分,从而有效降低第一输出部31的高度,进而降低电机3整体的高度。
36.优选的,为了保证第二输出部32在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时,第一输出部31依然留有供第一传动部41伸入的空间,第二输出部32的底端位于第一输出部31的中间区域,即第一传动部41伸入第一输出部31时,第二输出部32和第一传动部41分别位于第一输出部31的两端,合理利用第一输出部31的空间,不影响第一传动部41的伸入,且搅拌件5在与第二输出部32传动连接时,搅拌件5穿过第一输出部31伸入第二输出部32即可。
37.如图3和图4所示,搅拌件5具有与第二输出部32配合的第二传动部51,第二传动部51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以传动连接至第二输出部32;由于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因此搅拌件5在与第二输出部32传动连接时需要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第二传动部51即为搅拌件5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并与第二输出部32传动连接的部分,同时搅拌件5在传动连接时,第二传动部51是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的,因此第一输出部31能够在第二传动部51伸入时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方便第二传动部51与第二输出部32的连接;优选的,当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同轴设置时,第一输出部31对第二传动部51的导向效果更好,且第一输出部31、第二输出部32以及第二传动部51之间同轴度更高。
38.由于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因此无论是和面件4还是搅拌件5,均需要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和面件4通过第一传动部41与第一输出部31传动连接,而搅拌件5中的第二传动部51则需要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以进入第二输出部32并传动连接,因此,在和面件4与第一输出部31传动配合时,需要避免和面件4影响第二输出部32。
39.如图4所示,和面件4具有与第一输出部31配合的第一传动部41,第一输出部31设有限制第一传动部41朝向第二输出部32移动的台阶段33;由于和面件4通过第一传动部41与第一输出部31配合,此时第二输出部32空闲状态,因此为避免第一传动部41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相互影响,在第一传动部41伸入第一输出部31内时,通过台阶段33限制第一传动部41继续伸入第一输出部31,从而使第一传动部41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保持距离。
40.优选的,台阶段33环绕第二输出部32设置;台阶段33在限制第一传动部41朝向第二输出部32移动的同时,也不能影响第二传动部51的伸入,因此使台阶段33环绕第二输出部32设置,即台阶段33为中间区域中空的环形结构,台阶段33通过环绕第二输出部32的部分限制第一传动部41的伸入,同时中空区域也为第二传动部51的伸入提供了空间,从而在第二输出部32内收于第一输出部31的同时,即使设置台阶段33,也不会影响第一传动部41和第二传动部51的传动连接。
41.对于台阶段33与第二输出部32而言,台阶段33通过环绕第二输出部32设置实现第二输出部32在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后,依然能够使第二传动段与第二输出部32之间传动连接,且台阶段33也能对第一传动部41进行限位,优选的,台阶段33与第二输出部32配合时,第二输出部32伸入台阶段33内,从而使台阶段33的中空部分也能容纳一部分第二输出部32,从而在设置台阶段33后,也不会增大电机3整体的高度。
42.其中,第二输出部32通过台阶段33卡接在第一输出部31处,且第二输出部32伸入台阶段33内,因此,第二输出部32设置为t形结构,第二输出部32两侧凸起的部分卡接在台阶段33的上表面,第二输出部32中间用于第二传动部51传动连接的部分则伸入台阶段33处。
43.在本技术中,台阶段33用于支撑第二输出部32,且用于限制第一输出部31的移动,且台阶段33为环形结构,因此,对于台阶段33而言,为使台阶段33能够限制第一传动部41的移动,台阶段33的内径需要小于第一传动部41的外径,从而使第一传动部41无法穿过台阶段33,实现第一传动部41的限位,同时台阶段33为了能使第二传动部51伸入,因此台阶段33的内径需要大于第二传动部51的外径。
44.如图5所示,第二输出部32与搅拌件5的啮合内径为d1,第二输出部32的外径为d2,第一输出部31与和面件4的啮合内径为d3,d1:d2:为1:1.1~1.3,d2:d3:为1:1.1~1.3;搅
拌件5与第二输出部32啮合的部分即为第二传动部51,和面件4与第一输出部31啮合的部分即为第一传动部41,d1与d2的比值如果过大,即第二输出部32的外径过小,此时d2与d3的比值相应也为过小,第二输出部32的结构强度会降低,同时也会增大第二输出部32与第一输出部31在径向上的间隙,导致第二输出部32容易产生晃动,即使通过台阶段33环绕第二输出部32设置对第二输出部32进行限位,也会增大台阶段33的尺寸,造成成本的增加;d1与d2的比值如果过小,即第二输出部32的外径过大,此时d2与d3的比值相应也为过大,第二输出部32与第一输出部31在径向上的间隙也会缩短,容易导致第二输出部32与第一输出部31之间发生碰撞,同时在设置台阶段33时也会导致台阶段33的尺寸过小,增大台阶段33的制造难度。
45.在本技术中,由于电机3需要带动搅拌件5或和面件4,且搅拌件5和和面件4所需的转速不同,因此调速组件35选为二级减速箱,其中,调速组件35与电机轴34之间的连接可以参见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而对于调速组件35而言,通过齿轮支架354不仅实现了第一行星齿轮352以及第二行星齿轮353的固定,同时实现了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的固定,而第一输出部31和第二输出部32在固定时,由于第二输出部32收容至第一输出部31内,因此在固定第一输出部31后,通过第一输出部31实现第二输出部32的限位。
46.如图5所示,电机3包括设置于台阶段33的含油轴承36,第二输出部32通过含油轴承36卡接至台阶段33;台阶段33对第一传动部41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第一传动部41朝向第二输出部32移动并与第二输出部32接触,同时,台阶段33的上端面也为第二输出部32的安装提供了空间,含油轴承36抵接至台阶段33处,从而支撑第二输出部32并降低第二输出部32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47.对于第二输出部32而言,其通过含油轴承36卡接在第一输出部31形成的台阶段33处,第一输出部31的高度为l,第二输出部32内收至第一输出部31的深度为l1,即第二输出部32距第一输出部31的下端的长度为l1,第二输出部32的高度即为l-l1,即第二输出部32不超出第一输出部31的高度。
48.优选的,为了提高密封性,在含油轴承36与台阶段33抵接处设置有毛毡密封圈,通过毛毡密封圈以及含油轴承36共同实现第二输出部32的限位与密封。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