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578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具备旋转驱动的车轮并且一边自走一边进行地面的清扫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通过内置的马达使车轮旋转驱动并且一边自走一边回收地面上的灰尘来进行清扫的清扫机。该清扫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吸入口的前方具备通过马达驱动旋转的旋转刷,并通过旋转刷收集地面上的灰尘。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 - 88472号公报
[0004]这样的包含清扫机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因为内置专用的充电式电池而得到电源,所以需要按照机种准备不同的电池,所以需要成本、管理工作。
[0005]另外,因为通常电池仅安装一个,所以连续使用时间变短并充电的频率变多。并且,重心由于电池的配置而偏斜,也有不能够得到行驶时的稳定性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充电式电池的通用性并且不需要成本、管理工作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
[0007]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使用时间长并且使用的便利性优异,也能够得到行驶时的稳定性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能够利用能向电动工具供电的电动工具用的电池而工作。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具有:具有集尘盒的主体部和能够相对于主体部装卸的电池,其特征为,电池具有:外壳;内置于外壳的电池单元;放电用的端子;以及内置于外壳并监视放电异常的控制电路基板。
[0010]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的结构中,在主体部设置有能够使集尘盒以及电池同时露出的盖体。
[0011]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或者3的结构中,电池设置有与用于与电动工具结合的一对导轨,在主体部形成有卡合部,导轨能够从上下方向与卡合部结入口 ο
[0012]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4的结构中,卡合部设置为在俯视情况下朝向主体部的外侧。
[0013]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乃至5任一个的结构中,电池设置有多个。
[0014]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是分别能够应用于自走式集尘机器人、便携式清扫器、带脚轮箱式吸尘器的电池。
[0015]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是分别能够应用于自走式集尘机器人、通过马达驱动前端工具的电动工具、以及不使用马达的电气设备的电池。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特征为,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的集尘部;以及配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的多个电池。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具备: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的集尘部;配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的电池;以及设置于主体部的下部的脚轮,将脚轮配置于电池的正下方。
[0018]此外,这里所说的“正下方”,俯视情况下脚轮的整体收纳于电池的外形内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如果能够支承以电池为中心施加的主体部的负载的位置,则也包括俯视情况下脚轮的一部或者全部超出电池的外形的情况。
[0019]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0的结构中,电池在外壳的内部收容多个电池单元并在主体部的后部或者前部配置有两个,脚轮也在主体部的后部或者前部配置有两个。
[0020]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0或者11的结构中,在主体部的后部形成有切口部,该切口部使得上述后部的底面比主体部的前部的底面高。
[0021]技术方案1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9乃至12任一项的结构中,集尘部具备集尘用马达,电池隔着集尘用马达配置于左右。
[00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为,包括: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的集尘部;配置于主体部的内部的电池;设置于主体部的下部的多个脚轮。
[0023]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将电动工具用的电池作为电源使用,所以没有必要按照机种准备不同的电池,都得到通用性并且不需要成本、管理工作。
[0024]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2的效果之外,通过一个盖体的操作能够拆装集尘盒和电池,操作性优异。
[0025]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2或者3的效果之外,能够从上方容易地安装电池。
[0026]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4的效果之外,能够沿着主体部的外形形状将电池配置于最外面,不会在电池的外侧产生不必要的空间,能够有效利用主体部内的空间。
[0027]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除了技术方案1至5任一项的效果之外,通过多个电池能够长时间连续使用。
[0028]根据技术方案9、10、14记载的发明,能够长时间连续使用,因为充电频率减少,所以使用的便利性优异。另外,也能够得到行驶时的稳定性。
[0029]根据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除了上述效果之外,对于重量、行驶时的平衡而言成为适合的数量。
[0030]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发明,除了上述效果之外,通过形成切口部,将主体部的前部拿起搬运时后部不会与地面干涉,搬运非常方便。
[0031]根据技术方案13记载的发明,除了上述效果之外,即使有集尘用马达也能够平衡好地配置。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从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3]图2是从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4]图3是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仰视图。
[0035]图4是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0036]图5是打开盖体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立体图。
[0037]图6是打开盖体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立体图(电池取下的状态)。
[0038]图7是电池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0039]图8是电池的立体图。
[0040]图9是表示将前端拿起搬运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1]图10是变更例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0042]图11是变更例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仰视图。
[0043]图12是变更例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中央纵向剖视图。
[0044]图13是变更例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电池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0045]图14是打开变更例的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盖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6]图15是集尘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8]图1是从上方观察表示自走式集尘机器人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仰视图,图4是中央纵向剖视图,图5是将盖体敞开的状态的立体图。自走式集尘机器人(以下仅称作“集尘机器人”)1在俯视为圆形的箱状的主体部2内具备:左右的电池3 ;将电池3作为电源分别旋转驱动的左右的马达4、4 ;通过各马达4能够单独正反旋转的左右一对车轮5、5 ;电池3、3之间的集尘用马达6 ;以及集尘盒7,使车轮5、5的下部从主体部2的底面向下方突出。集尘用马达6和集尘盒7成为集尘部。
[0049]主体部2具有从底面形成至背面的下侧壳体8,和从上面形成至侧面的上侧壳体
9。在主体部2的前部周面,在内侧具有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前方的障碍物的传感器10a,并且安装有通过与障碍物的抵接而后退并使未图示的开关接通的传感器罩10。
[0050]在主体部2的前侧下部的下侧壳体8,螺纹固定有具备沿左右的横向长方形的吸入口 12的底面罩11,吸入口 12与设置于下侧壳体8上并向后方上侧倾斜向上的集尘路13连通。在该集尘路13内设置有主刷14,该主刷14由左右方向的旋转轴15、和放射状并且螺旋状地植设于其外周的多个刷16、16…构成。主刷14使刷16从吸入口 12向下方突出,通过未图示的马达向图4的箭头方向旋转。
[0051]另外,在吸入口 12的左右设置有一对侧刷17、17。该侧刷17是在贯通底面罩11并沿上下方向被轴支的旋转轴18的下端连结有圆盘状的刷基座19的结构,并且通过未图示的马达分别向图3的箭头A方向旋转,其中,上述圆盘状的刷基座19构成为:旋转的内侧区域在俯视情况下与吸入口 12重叠并且放射状地植设有将灰尘向吸入口 12引导的3个刷
20、2(>..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