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钩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90676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钩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钩扣。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旋转钩扣包括相互扣合的母扣和公扣,其中,母扣包括环状的框体,在框体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上开设有安装孔,公扣包括连接部和钩部,连接部用于插入安装孔并与支撑部可旋转连接,环状的框体用于连接如织带,钩部用于钩住物品。
[0003]目前的旋转钩扣中,支撑部只有一层,即公扣与母扣的扣合点只有一层受力层。当旋转钩扣受拉力/负重时,由于只有一层受力层,使得力集中在扣合点,因此母扣容易在扣合位置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公扣与母扣的扣合点只有一层受力层使得拉力/负重集合在扣合点,从而导致母扣易在扣合位置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旋转钩扣。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旋转钩扣,包括相互扣合且可相互旋转的母扣和公扣,所述母扣包括:
[0006]横杆,所述横杆在使用时用于连接织带;
[0007]侧杆,所述侧杆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两端且与所述横杆一体成型;以及
[0008]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横杆面对设置,所述支撑部、侧杆和横杆围合形成连接腔,所述支撑部包括:
[0009]第一受力层,所述第一受力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杆固定连接,具有面向所述横杆的支撑面;
[0010]第二受力层,所述第二受力层由所述第一受力层沿所述公扣方向向下延伸形成;
[0011]第三受力层,所述第三受力层由所述第二受力层沿所述公扣方向向下延伸形成;
[0012]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受力层和第二受力层之间,所述第一通孔横向贯穿所述母扣;以及
[0013]扣合孔,所述扣合孔沿所述支撑部纵向贯穿,所述公扣的一端插入所述扣合孔,以实现公扣与母扣的可旋转扣合,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公扣,使用时所述支撑面承受的压力依次分散给所述第一受力层、第二受力层和第三受力层。
[00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在所述第二受力层与第三受力层之间,沿所述母扣的横向贯穿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向外的减胶槽。
[001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在所述第一通孔之间,位于所述支撑部外表面的某一点形成脊,所述脊在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上沿一定弧度延伸散开,以便于手持母扣时手指的表面紧贴所述母扣。
[001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且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中间位置;或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所述脊左右对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所述母扣的外形呈梯形或钻石形或方形,以分散所述支撑面承受的压力。
[001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在所述横杆上,沿与所述横杆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开设有开口,以便于在所述母扣损坏时将织带从所述开口取出,进而便于更换所述母扣。
[001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所述公扣包括:
[0019]头部,所述头部用于插入所述扣合孔,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端面抵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0020]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部固定连接;
[0021]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所述扣合孔具有用于插入所述连接部的第一扣合孔,以及沿所述第一扣合孔轴向扩径延伸的第二扣合孔,所述母扣与公扣扣合时,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端面抵接在所述第一扣合孔和第二扣合孔之间形成的台阶上,所述限位部收容在所述第二扣合孔内;以及
[0022]钩部,所述钩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002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台阶相互抵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
[002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在所述连接部两侧开设有沿所述连接部轴向延伸的减胶槽,或
[0025]在所述头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减胶槽,以便于将所述连接部或头部插入所述第一扣合孔。
[002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钩扣中,在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钩部的尾端面对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用于分散所述公扣在使用时承受的拉力,以防止所述公扣断裂。
[0027]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钩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I)支撑部包括依次沿公扣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受力层、第二受力层和第三受力层三层受力层,当旋转钩扣受拉力/负重时,使得力由扣合点依次分散到三层受力层中,因此母扣不易在扣合位置断裂;
[0029](2)在第一受力层和第二受力层之间开设有横向贯穿母扣的第一通孔,在第二受力层和第三受力层之间开设有横向贯穿母扣的第二通孔,以及在第二通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减胶槽,使得支撑部具有弹性,在受拉力/负重时不易断裂;
[0030](3)在扣合孔的四周开设有U型开口和/或V型开口,在连接部两侧开设减胶槽,以及在头部的上端面开设减胶槽,均是为了方便将公扣插入扣合孔,从而实现扣合;
[0031](4)母扣的外形呈梯形或钻石形或方形,可以分散支撑部的支撑面所承受的压力;
[0032](5)在横杆上开设一定角度方向的开口,便于在母扣损坏时将织带从开口取出,进而便于更换母扣;
[0033](6)在第一通孔之间,位于支撑部外表面的某一点形成脊,并且沿一定弧度延伸散开,以便于手持母扣时手指的表面紧贴母扣;
[0034](7)在限位部与台阶相互抵接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以适当减弱母扣和公扣之间的相对旋转,使得钩部在钩住物体时不会晃动得很厉害;
[0035](8)限位部还延伸有突出部,用于分散公扣在使用时承受的拉力,以防止公扣断
m
O
【附图说明】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钩扣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钩扣的受力示意图;
[0039]图3是图2的A向剖视图;
[004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母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母扣的仰视图;
[004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扣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以如图1所示的从正面观察该旋转钩扣的状态作为前提来定义涉及上下左右表示方向的用语。也就是说,从正面观察图1时的上下方向与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一致,从正面观察图1时的左右方向与本说明书中的左右方向一致。此外,其他常用于表示方向的用语,比如顶部、底部、横向、纵向、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等表述,均以图1为参照。
[0046]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钩扣,包括母扣I和公扣2。其中,母扣I与公扣2相互扣合以实现可拆卸连接,且母扣I与公扣2扣合后可相对旋转,使得旋转钩扣在使用时更加灵活。另外,母扣I和公扣2用塑胶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母扣I和公扣2的材料并不仅限于塑胶或树脂材料,还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树脂与金属的复合材料或除此之外的其他常用材料。
[0047]具体地,母扣I包括横杆11、侧杆12和支撑部13,其中,横杆11、侧杆12和支撑部13围合形成连接腔14。横杆11用于在使用时连接织带,可以理解的是,横杆11是水平设置的;侧杆12固定连接在横杆11的两端,即在横杆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侧杆12 ;侧杆12与横杆11形成的内角可以为任意角度,如当母扣I为钻石形时,侧杆12与横杆11形成的内角大于90度,当母扣I为梯形时,侧杆12与横杆11形成的内角小于90度,当母扣I为方形时,侧杆12与横杆11形成的内角等于90度。支撑部13与横杆11面对设置,即支撑部13分别与两侧杆12固定连接,从而围合成上述的连接腔14,该连接腔14用于在使用时供织带穿过。
[0048]进一步地,支撑部13包括第一受力层131、第二受力层132和第三受力层133。其中,第一受力层131的两端分别与侧杆12固定连接,第二受力层132由第一受力层131沿公扣2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三受力层133由第二受力层132沿公扣2方向向下延伸形成。另外,第一受力层131面向横杆11的一侧形成有支撑面136,沿支撑部13纵向贯穿形成有扣合孔135,可以理解的是,该扣合孔135从第三受力层133的底面贯穿延伸至支撑面136。该扣合孔135用于插入公扣2的一端,从而实现公扣2与母扣I的可旋转扣合。具体地,公扣2插入扣合孔135后,支撑在支撑面136上。
[0049]如图2所示,使用时,支撑面136承受的压力依次分散给第一受力层131、第二受力层132和第三受力层133,从而使得母扣I的承受能力增强,且不会发生断裂的危险。
[0050]优选地,参见图1并结合图2,在第一受力层131和第二受力层132之间,开设有横向贯穿母扣I的第一通孔134,此处的横向指图1和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3包括两个第一通孔134,该两个第一通孔134分别位于扣合孔135的两侧,且相对脊104左右对称,另外,该两个第一通孔134的形状类似为三角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3包括一个第一通孔134,该第一通孔134位于支撑部13的中间位置,可以为任意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34的数量、位置和形状都可以不受限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第一通孔134可以使得支撑部13实现较好的弹性,在受力时不易断裂。
[0051]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二受力层132与第三受力层133之间,沿母扣I的横向贯穿有第二通孔137,且在第二通孔137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向外的减胶槽138。同样地,此处的横向指图1和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137大致成方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二通孔137可以是其它形状。上述的第二通孔137和减胶槽138均可以使得支撑部13实现较好的弹性,在受力时不易断裂。
[0052]优选地,参见图5,在扣合孔135的四周侧壁上,沿扣合孔135的轴向延伸开设有U型开口 1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