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漠化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贵州省石漠化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79%。特殊的环境与自然条件加之人口超载,毁林开荒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退化。多方面的效应使贵州石漠化不断加剧,迫切需要治理。 目前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林草种植、水利工程治理等。但对选用的林草没有规范指导,目前未找到适合卡斯特环境地貌且成本低、效率高的的植物样本,常规治理方法使得治理成本高、治理速度慢,治理的效果和进度达不到预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石漠化治理方法,通过植株选型、育苗、移栽、滴灌系统养护以及根据石漠化地形配置株群,保障树苗成活繁育,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绿化生态环境的治理目的,适用于对贵州卡斯特石漠化治理、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治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漠化治理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银合欢属亚种种子在80℃的热水中浸泡3~5分钟,再育苗盘育苗,待幼苗长到10cm时将幼苗移栽至需要治理的石漠化荒山上。
步骤2:播种后2—3天即可发芽,5—7天出苗,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根系发育快,待幼苗长到10cm时将幼苗移栽至需要治理的石漠化荒山上。所述的银合欢属亚种生长萌芽速度根据海拔及气候环境不同有所差别。
步骤3:每隔200米种植一个株群,株群高程差根据地形控制在5m至30m左右,每个株群种植5至20棵银合欢属亚种幼苗,间隔10cm一株。所述的银合欢属亚种生长萌芽速度根据海拔及气候环境不同有所差别。
步骤4:根据株群现场地形的生长情况,通过自行繁衍、继续移栽和人工撒种相结合方式治理绿化。
上述的石漠化治理方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银合欢属亚种的根部放置滴灌设备。
上述的石漠化治理方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银合欢属亚种不经过浸泡,直接播撒。
上述的石漠化治理方法,其中,在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银合欢属亚种不经育苗盘育苗,直接播撒。
本发明利用银合欢属亚种较强的耐旱力和萌芽力,能够在石漠化荒山生长,且有自身造土功能,生长迅速等特点,播撒和移栽至石漠化地区后,通过培育和自行繁衍,达到治理石漠化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石漠化治理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银合欢属亚种种子在80℃的热水中浸泡3~5分钟,再育苗盘育苗(根据地形情况可以结合播撒种子方式育苗),待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将幼苗移栽至需要治理的石漠化荒山上。
治理植物采用银合欢属亚种(L. leucocephala(Lam. )de Wit),所述银合欢属亚种(L. leucocephala(Lam. )de Wit)根部放置滴灌设备。
银合欢属亚种可不经过浸泡,直接播撒。
银合欢属亚种可不经育苗盘育苗,直接播撒。
步骤2:播种后2—3天即可发芽,5—7天出苗,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根系发育快,待幼苗长到10cm左右时将幼苗移栽至需要治理的石漠化荒山上。
步骤3:每隔200米种植一个株群,株群高程差根据地形控制在5m至30m左右,每个株群种植5至20棵银合欢属亚种幼苗,间隔10cm一株。
步骤4:根据株群现场地形的生长情况,采用自行繁衍、继续移栽和人工撒种相结合方式达到全面绿化治理的目的。
一年生植株根系达1—2m,5年生可达5m以上。成年植株每年开花2次,第一次在3—4月开花,5—6月成熟,第二次在8—9月开花,11—12月成熟。成熟的荚果自行开裂,散落地面,自行繁衍,能形成大量幼苗。
如遇干旱天气,可在银合欢属亚种根部放置适合石漠化荒山的滴灌设备,滴灌设备可用普通矿泉水瓶、可乐瓶等作为原材料加工,通过开口大小调节滴灌速度,通过植株选型和滴灌养护造林技术达到低成本、高效率治理石漠化、保护水土流失、实现生态绿化的目的。
实施例1,在黔西南安龙县万峰湖镇区域实施本发明1:
步骤1:将所述银合欢属亚种种子在80℃的热水中浸泡3~5分钟(未经浸泡的种子出苗速度较慢)。
步骤2:将浸泡过的种子一部分直接根据地形撒在试验地块处,一部分放在育苗盘育苗后移栽至试验地块处。
步骤3:一周后开始陆续出苗,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根系发育较快。观察植株长到1-2m,涨势良好,成年植株每年开花2次,第一次在3—4月开花,5—6月成熟,第二次在8—9月开花,11—12月成熟。成熟的荚果自行开裂,散落地面,自行繁衍,能形成大量幼苗。所述的银合欢属亚种花期与成熟期根据海拔及气候环境不同有所差别。
步骤4:观察植株长到3米左右,且能够在混凝土,岩石缝隙处和岩石壁茁壮成长。
步骤5:观察植株已开始大量自我繁殖,种子可在自身掉落的叶泥上生长,具有自身造土功能,试验区域荒山绿化面积达3亩左右,荒山70%已被植株覆盖,治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银合欢属亚种较强的耐旱力和萌芽力,能够在石漠化荒山生长,且有自身造土功能,生长迅速等特点,播撒和移栽至石漠化地区后,通过培育和自行繁衍,达到治理石漠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