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多重防护的下水结构。
背景技术:
井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常见,现有的地井盖由于车辆的碾压,破损严重,还有一些不法之徒盗取井盖,致使井口裸露,出现交通安全隐患,对行走的路人形成了威胁,给市政管理增加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多重防护的下水结构,该井盖用螺栓牢固的固定在井口上,减少车在碾压过程中带来的晃动,同时井盖在与井口接触面安装有减震设备,可以缓解车经过时带来的压力,井道中间设置的隔尘板能让清洁人员在日常清理时省时省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多重防护的下水结构,包括井道和井盖,所述井道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所述井盖安装在所述井道的开口位置处,所述井盖顶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井道的螺丝,所述井道顶部设置有配合所述螺丝的螺纹孔,所述井盖顶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以上下水孔,所述井盖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条。
优选地,所述井道两侧的靠近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四块以上的安装块,在四块以上的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阻挡垃圾用的隔尘板,所述隔尘板覆盖在所述井盖的正下方,所述下水孔与所述隔尘板相对;通过设置隔尘板,当水流通过下水孔进入井道时,首先通过隔尘板进行简单过滤,过滤掉水中的垃圾物和大型颗粒物,过滤完成后,被过滤出的物体被收纳在隔尘板的上方,后期井道清理工人在对井道进行日常清理时,只需将隔尘板上的物体进行收纳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优选地,所述隔尘板包括框架和网体,所述网体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支撑在所述安装块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井盖用螺栓牢固的固定在井口上,减少车在碾压过程中带来的晃动,同时井盖在与井口接触面安装有减震设备,可以缓解车经过时带来的压力,井道中间设置的隔尘板能让清洁人员在日常清理时省时省力,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井盖的俯视图;
图3为隔尘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多重防护的下水结构,包括井道1和井盖2,所述井道1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01,所述井盖2安装在所述井道1的开口位置处,所述井盖2顶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01,在所述通孔201内设置有连接所述井道1的螺丝202,所述井道1顶部设置有配合所述螺丝202的螺纹孔102,所述井盖2顶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以上下水孔203,所述井盖2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条204。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井道1两侧的靠近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四块以上的安装块103,在四块以上的所述安装块10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阻挡垃圾用的隔尘板104,所述隔尘板104覆盖在所述井盖1的正下方,所述下水孔203与所述隔尘板104相对;通过设置隔尘板,当水流通过下水孔进入井道时,首先通过隔尘板进行简单过滤,过滤掉水中的垃圾物和大型颗粒物,过滤完成后,被过滤出的物体被收纳在隔尘板的上方,后期井道清理工人在对井道进行日常清理时,只需将隔尘板上的物体进行收纳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隔尘板104包括框架105和网体106,所述网体106设置在所述框架105内,所述框架105支撑在所述安装块103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井盖用螺栓牢固的固定在井口上,减少车在碾压过程中带来的晃动,同时井盖在与井口接触面安装有减震设备,可以缓解车经过时带来的压力,井道中间设置的隔尘板能让清洁人员在日常清理时省时省力,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