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249阅读:1936来源:国知局
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站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支架基础采用PHC桩基础形式方案的,一般均采用独立PHC桩基础,PHC桩与上部支架连接一般采用桩基顶部设置钢结构短立柱。

如图1所示,PHC桩与上部支架短柱1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该种结构和施工工艺,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大,由于光伏场区施工面很大,需配置大量施工电源,而且所有焊接面均需做除锈防腐处理,费工费时,若焊接面除锈防腐处理不到位还会留下很多施工隐患。此外若因为桩基施工垂直度和深度控制存在误差,此种施工工艺无任何调节能力。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施工简单、能有调节能力的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包括PHC管桩和斜梁,所述PHC管桩的上部箍有抱箍环,所述抱箍环的左侧部向左上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抱箍环的右侧部向右上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PHC管桩的上端中心位置连接有第三支杆,所述斜梁的左下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的端部上,所述斜梁的右上部的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杆的端部上,所述第三支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斜梁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斜梁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排横梁、第二排横梁、第三排横梁和第四排横梁,所述第一排横梁与第二排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光伏板,所述第三排横梁与第四排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二光伏板。

优选地,所述PHC管桩的内部挂至有一块砖块,所述PHC管桩的内中心位置垂直放置有槽钢立柱,所述槽钢立柱与PHC管桩的内壁之间灌注有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PHC管桩的外径为300mm,所述第一支杆的长度为955mm,所述第二支杆的长度为1411mm。

优选地,所述斜梁向右倾斜的角度为22度,所述第二支杆向右倾斜的角度为52度。

优选地,的所述第一排横梁与第二排横梁之间的间距为850mm,所述第三排横梁与第四排横梁之间的间距为850mm,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的长度均为16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进行现场焊接,可大大减少施工电源数量及后续除锈防腐处理工作量,可以调节因桩基施工误差引起的上部结构安装误差,便于上部钢支架安装,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施工周期及施工费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PHC管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HC管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砖块放置在PHC管桩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并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安装光伏板的PHC桩支架施工结构,包括PHC管桩1和斜梁6,所述PHC管桩1的上部箍有抱箍环2,所述抱箍环2的左侧部向左上部连接有第一支杆3,所述抱箍环2的右侧部向右上部连接有第二支杆4,所述PHC管桩1的上端中心位置连接有第三支杆5,所述斜梁6的左下部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杆3的端部上,所述斜梁6的右上部的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杆4的端部上,所述第三支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斜梁6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斜梁6上端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排横梁7、第二排横梁8、第三排横梁9和第四排横梁10,所述第一排横梁7与第二排横梁8之间安装有第一光伏板11,所述第三排横梁9与第四排横梁10之间安装有第二光伏板12,所述PHC管桩1的内部挂至有一块砖块13,所述PHC管桩1的内中心位置垂直放置有槽钢立柱14,所述槽钢立柱14与PHC管桩1的内壁之间灌注有混凝土15。

进一步的,所述PHC管桩1的外径为300mm,所述第一支杆3的长度为955mm,所述第二支杆4的长度为1411mm,所述斜梁6向右倾斜的角度为22度,所述第二支杆4向右倾斜的角度为52度,的所述第一排横梁7与第二排横梁8之间的间距为850mm,所述第三排横梁9与第四排横梁10之间的间距为850mm,所述第一光伏板11和第二光伏板12的长度均为1650mm。

首先进行PHC桩基施工,在PHC桩内径内挂置一块砖块用于封堵PHC桩内径,以便后续进行混凝土灌注,在PHC桩内径中放置槽钢立柱,控制垂直度和插入深度,然后浇筑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无需进行现场焊接,可大大减少施工电源数量及后续除锈防腐处理工作量,可以调节因桩基施工误差引起的上部结构安装误差,便于上部钢支架安装,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施工周期及施工费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