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9498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属于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水电清洁能源的需求,修建大量的高坝,相应也修建了用于泄洪的隧洞。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一部分泄洪洞采用了有压接无压、洞内“龙落尾”型式,即泄洪洞由进水塔、有压段、工作室、无压上平段、无压龙落尾段、出口挑坎消能段组成,其中工作闸门室内安装工作闸门,对泄洪洞泄洪进行控制。泄洪洞工作闸室分为上室和下室,上室布置工作闸门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下室安装弧形工作闸门,考虑到围岩排滴水及少量渗水的需要,在泄洪洞工作闸室顶部钻设有Φ50的排水孔,入岩石深度4m,间、排距3m,呈梅花型布置。但是在围岩中的滴、渗水从顶拱部位排水孔排出时,存在直接滴落到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上的风险,特别是如果水直接落在电子设备上,会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防止围岩中的水从顶拱部位排水孔排出时,直接落在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上,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钻设的排水孔里安装500mm长的支管,支管采用D50加劲软式透水管,之后通过三通接头与布设在岩壁相应位置上的排水主管通常也为D50的加劲软式排水管相连接,排水主管下部与岩壁吊车梁排水沟连接。由于岩壁吊车梁内侧设置有永久的排水沟,排水沟端部连接着岩壁吊车梁内预先埋设的落水钢管Φ100,落水钢管又与下部的Φ150排水管相连接,最后将顶拱部位的水通过排水支管、主管引入岩壁吊车梁排水沟中,水就可以顺利、有序的排走。

虽然在泄洪洞工作闸室顶部钻布有系统的排水孔来进行岩石排导滴、渗水,但是相对于整个顶拱面来说,排水孔排水属于点排水,即:前提是设想水会以排水孔为通道从岩石中排出的理想情况,但是由于岩石中存在细微的裂缝,所以往往水不会只顺着排水孔渗、滴出,经常会出现从顶拱这个面上岩石的微裂缝中渗、滴出的状况,而且由于顶拱面较大,所以渗出部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大量出现围岩中渗、滴出的水直接落到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的情况。尤其是当渗、滴落到电子控制设备时,经常造成电子控制设备失灵、短路烧毁等情况。如果这种状况出在洪水期或发电厂房出现紧急情况时将是致命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围岩中渗、滴出的水直接落到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的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包括含有顶拱、岩壁吊车梁以及岩壁墙体的闸室结构本体,在所述的闸室结构本体内布置有起重设备系统,所述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还包括防护系统,所述的起重设备系统通过所述的防护系统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所述的闸室结构本体内设置一套防护系统,并使所述的起重设备系统通过所述的防护系统防护。这样,既使围岩中有渗出和/或滴落的水出现也不会直接落到所述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以及桥机上,而是直接落到所述的防护系统上,达到有效避免围岩中渗、滴出的水直接落到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的目的,进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防护系统包括布置在所述顶拱下方的防水吊顶,横截面呈金字塔形的所述防水吊顶两侧的出水端与设置在所述岩壁吊车梁上的排水沟连通。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出水端包括集水槽和导水系,所述集水槽沿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防水吊顶的两侧,所述导水系的上端与所述的集水槽连接,所述导水系的下端与所述的排水沟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导水系包括多根上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导水管,各根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排水沟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防护系统还包括固定系,所述的防水吊顶通过所述的固定系布置在所述顶拱的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防水吊顶包括骨架和布置在该骨架上的屋面,所述的固定系包括多根一端插入所述顶拱内的锚杆,各根所述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骨架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固定系还包括多组固定在所述顶拱末端的侧锚板,所述防水吊顶两侧的骨架通过各组所述的侧锚板与所述的顶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骨架包括骨架梁和檩条,所述的檩条固定在所述的骨架梁上,所述的屋面固定在所述的檩条上,所述骨架通过所述的骨架梁与各件所述的锚杆和各件所述的侧锚板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沿同一个骨架梁的截面,各件所述的锚杆呈扇形状的布置在所述的顶拱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起重设备系统包括布置在所述岩壁吊车梁上的桥式起重桥机、布置在所述闸室结构本体内的闸门启闭机以及电子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的顶部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防水吊顶的平面展开图;

图3为图A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顶拱1、岩壁吊车梁2、岩壁墙体3、起重设备系统4、防水吊顶5、出水端6、排水沟7、集水槽8、导水系9、导水管10、固定系11、骨架12、屋面13、锚杆14、侧锚板15、骨架梁16、檩条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避免围岩中渗、滴出的水直接落到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的布置在岩体内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所述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包括含有顶拱1、岩壁吊车梁2以及岩壁墙体3的闸室结构本体,在所述的闸室结构本体内布置有起重设备系统4,所述的泄洪洞工作闸室结构还包括防护系统,所述的起重设备系统4通过所述的防护系统防护。本申请通过在所述的闸室结构本体内设置一套防护系统,并使所述的起重设备系统4通过所述的防护系统防护。这样,既使围岩中有渗出和/或滴落的水出现也不会直接落到所述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以及桥机上,而是直接落到所述的防护系统上,达到有效避免围岩中渗、滴出的水直接落到泄洪洞工作闸室上室的启闭机、电子控制设备、桥机等设备的目的,进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中,鉴于所述的闸室结构本体是由顶拱1、岩壁吊车梁2以及岩壁墙体3构成的结构特点,以及其通常都位于泄洪隧洞内这种狭小空间内的现实状况,本申请将所述的防护系统设置成包括布置在所述顶拱1下方的防水吊顶5的结构,并且使用所述防水吊顶5的横截面呈金字塔形的结构布置,然后将横截面呈金字塔形的所述防水吊顶5两侧的出水端6与设置在所述岩壁吊车梁2上的排水沟7连通。这样,使本申请所述防护系统既适宜在狭小空间内的布置,又能很好的起到防止渗、滴水直接浇到起重设备系统4上的目的。再结合顶拱1通常为设置有混凝土覆盖层的岩石结构的特点,为了便于所述防水吊顶5的布置,本申请所述的防护系统还包括固定系11,所述的防水吊顶5通过所述的固定系11布置在所述顶拱1的下方;所述的防水吊顶5包括骨架12和布置在该骨架12上的屋面13的结构,所述的固定系11包括多根一端插入所述顶拱1内的锚杆14,各根所述锚杆1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骨架1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系11还包括多组固定在所述顶拱1末端的侧锚板15,所述防水吊顶5两侧的骨架12通过各组所述的侧锚板15与所述的顶拱1固定连接;而将所述的骨架12设置成包括骨架梁16和檩条17的结构,所述的檩条17固定在所述的骨架梁16上,所述的屋面13固定在所述的檩条17上,所述骨架12通过所述的骨架梁16与各件所述的锚杆14和各件所述的侧锚板15固定连接;同时,沿同一个骨架梁16的截面,各件所述的锚杆14呈扇形状的布置在所述的顶拱1内。这样,既可以简化所述防水吊顶的结构,又在结合顶拱结构特点的前提下,方便了所述防水吊顶的布置,既不需要单独设置防水吊顶,节约设计成本,又不需要新起固定系,降低建设成本。

同时,结合所述防水吊顶5的横截面呈金字塔形布置的特点,将所述的出水端6设置成包括集水槽8和导水系9的结构,所述集水槽8沿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防水吊顶5的两侧,所述导水系9的上端与所述的集水槽8连接,所述导水系9的下端与所述的排水沟7连接。此时,所述的导水系9的优选方式为包括多根上端与所述集水槽8连通的导水管10,各根所述导水管10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排水沟7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