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填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填海建机场结构。
背景技术:
沿海城市经济发达,用地紧张,往往需要填海造地。建设于填海地区之上的建筑物一般采用桩基础,并以较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因此这些建筑物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幅度很小,填海是指因为土地使用出现紧张或者因需配合规划等原因而需要将海岸线向前推,用人工建设的方式扩充土地面积。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受到建设用地保有量有限和发展经济等因素的压力,而需向海岸边开辟新土地。抛石填海的施工过程中,一般卡车运送土石方至填海区域前沿倾倒,使得抛坝逐渐往外延伸,以达到填海造地的目的。但是填海建机场如用这种方案工程量浩大,在易滑坡部分的位置容易发生滑坡坍塌,严重时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并且容易污染和破坏海床,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填海建机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海建机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海建机场结构,包括最底层的完全风化花岗岩层,所述完全风化花岗岩层的上端为冲积黏土层,所述冲积黏土层的上方为污泥层,且污泥层的右端内设置有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所述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沙填料仓,所述沙填料仓的底部左侧壁上设置有漏沙管,所述污泥层的上方为海水层,所述沙填料仓的高度高于海水层的海平面。
优选的,所述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的宽度为沙填料仓宽度的二倍。
优选的,所述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的深度不小于冲积黏土层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漏沙管的高度范围为10cm至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填海建机场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使用车辆往海水内运沙填沙,减少了事故的产生,并且提高了稳定性,使建造机场结构时打的地基更加牢固,并且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完全风化花岗岩层,2、冲积黏土层,3、污泥层,4、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5、沙填料仓,6、漏沙管,7、海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填海建机场结构,包括最底层的完全风化花岗岩层1,所述完全风化花岗岩层1的上端为冲积黏土层2,所述冲积黏土层2的上方为污泥层3,且污泥层3的右端内设置有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4,所述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4的上方设置有沙填料仓5,所述沙填料仓5的底部左侧壁上设置有漏沙管6,所述污泥层3的上方为海水层7,所述沙填料仓5的高度高于海水层7的海平面,所述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4的宽度为沙填料仓5宽度的二倍,所述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4的深度不小于冲积黏土层2的深度,所述漏沙管6的高度范围为10cm至20cm,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使用车辆往海水内运沙填沙,减少了事故的产生,并且提高了稳定性,使建造机场结构时打的地基更加牢固,并且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的污染。
工作原理:在填海建机场时,不使用车辆往海水内运沙填沙,减少了事故的产生,通过在污泥层3内设置深层水泥拌合柱放置槽4,通过其中的深层水泥拌合柱令污泥层3中的污泥可以更迅速的固化,并且沙填料仓5中的沙子会通过漏沙管6慢慢渗漏,在海水层7的底部形成沙覆盖层,当沙填料仓5中的沙子变少时向内充填沙子,逐渐沙土会超过海平面,形成可建造地基的固化沙土,在形成的固话沙土上面建造机场,使建造机场结构时打的地基更加牢固,并且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海洋生态的污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