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沉井预制件及沉井。
背景技术: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一般在施工大型桥墩的基坑、大型设备基础、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围护装置等时使用。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沉井采用现场浇筑施工的制作方式,每节段沉井钢筋绑扎与安装、模板及支架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均为现场施工,并且需要时间使混凝土现场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因此,钢筋混凝土沉井采用现场浇筑施工方式工期较长,对路面交通、群众生活等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期较短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沉井及沉井预制件。
一种沉井预制件,包括中空的主体、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外壁面和内壁面,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凸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外壁面或者靠近和远离所述内壁面的方向上错开设置。
上述沉井预制件主体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将多个沉井预制件通过错位的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拼接,相邻的沉井预制件对接后相扣的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保证沉井具有足够的抗剪力,同时多个沉井预制件拼接成一体,制成了一段沉井,如此只需在现场对接已制好的沉井预制件,现场施工的工期较短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台呈阶梯状连接的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一凸台共同界定形成第一对接空间,所述第二端包括与所述第二凸台呈阶梯状连接的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二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凸台共同界定形成第二对接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凸台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内壁面平齐设置的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凸台包括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外壁面平齐设置的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凸台的所述第一内侧面或所述第一端的所述外壁面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所述第二外侧面或所述第二端的所述内壁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设于所述第一对接面及所述第一凸台上,或者设于所述第二对接面及所述第二凸台远离所述主体的第二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形状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为相对设于所述圆柱体两端的圆环,且在所述圆柱体的垂轴面上的投影错开设置。
一种沉井,包括上述沉井预制件,相邻所述沉井预制件的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井预制件还包括分别与两个相邻所述沉井预制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件,相邻所述沉井预制件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均为金属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沉井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沉井预制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沉井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沉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沉井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沉井预制件10包括中空的主体12、第一凸台13及第二凸台14,主体12包括第一端121、与第一端121相对的第二端123,以及连接于第一端121与第二端123之间的内壁面125和外壁面127,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分别沿主体12的周向凸设于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3,且第一凸台13与第二凸台14在靠近和远离外壁面127或者靠近和远离内壁面125的方向错开设置。
上述沉井预制件10主体12相对的第一端121与第二端123分别设有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将多个沉井预制件10通过错位的第一凸台13与第二凸台14拼接,相邻的沉井预制件10对接后相扣的第一凸台13与第二凸台14保证沉井100具有足够的抗剪力,同时多个沉井预制件10拼接成一体,制成了一段沉井100,如此只需在现场对接已制好的沉井预制件10,现场施工的工期较短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进一步地,主体12的第一端121包括与第一凸台13呈阶梯状连接的第一对接面1212,第一对接面1212与第一凸台共同界定形成第一对接空间15,第二端123包括与第二凸台14呈阶梯状连接的第二对接面1232,第二对接面1232与第二凸台14共同界定形成第二对接空间16,第一对接空间15收容相邻沉井预制件10的第二凸台14,第二对接空间16收容相邻沉井预制件10的第一凸台13,实现第一凸台13与第二凸台14的对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沉井预制件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8,第一凸台13包括与第一端121的内壁面125平齐设置的第一内侧面132,第二凸台14包括与第二端123的外壁面127平齐设置的第二外侧面141,即第一凸台13靠近主体12的内壁面125设置,第二凸台14远离主体12的内壁面125设置,形成第一对接空间15和第二对接空间16,并且第一连接件17设于第一凸台13的第一内侧面132或第一端121的外壁面127上,第二连接件设于第二凸台14的第二外侧面141或第二端123的内壁面125上,相邻沉井预制件10通过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8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3也可以靠近主体12的外壁面127设置,第二凸台14远离主体12的外壁面127设置,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8设于相应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沉井预制件10还包括橡胶垫片19,橡胶垫片19设于第一对接面1212及第一凸台13上,或者第二对接面1232及第二凸台14上,密封对接处,保证相邻的两个沉井预制件10在对接处不会渗水、漏水。优选地,橡胶垫片19为遇水膨胀的橡胶垫片。
具体地,主体12、第一凸台13及第二凸台14由钢筋混凝土一体成型制成,第一连接件17与第二连接件18在钢筋混凝土未凝固时预设在相应位置,使钢筋混凝土凝固后第一连接件17及第二连接件18固定于相应的位置处。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主体12为中空的圆柱体,第一凸台13和第二凸台14为相对设于圆柱体两端的圆环,且在圆柱体垂轴面上的投影错开设置,使多个沉井预制件10拼接形成圆柱形沉井100。
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2为中空的长方体,第一凸台13与第二凸台14为相对设于长方体两端的矩形环,并且在垂直长方体中心线平面内的投影错开设置,多个沉井预制件10拼接形成长方体的沉井100,对主体12、第一凸台13及第二凸台14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4及图5所示,基于上述沉井预制件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沉井100,该沉井100包括多个上述沉井预制件10,相邻沉井预制件10的第一凸台13与第二凸台14对接,将多个沉井预制件10连接为一体。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沉井预制件10还包括分别与两个相邻沉井预制件10连接的第一连接17和第二连接件18,将多个沉井预制件10通过第一连接件17和第二连接件18连接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地,沉井100还包括第三连接件20,相邻沉井预制件10的第一连接件17与第二连接件18通过第三连接件20连接,以连接相邻沉井预制件10的对接处。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7、第二连接件18及第三连接件20均为金属件,第三连接件20可与第一连接件17及第二连接件18焊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