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管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618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管管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施工领域,其作用在于解决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拔出二次插入后浇筑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背景技术:

水下混凝土浇筑发生导管堵塞、导管漏水、导管拔冒混凝土表面等事故时,需要拔出导管重新插入进行二次灌注,此状况下如何保证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是一个亟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行业内存在有多种解决此类事故的思路办法,但从实践角度看来都不能快速、有效、彻底地解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就是为解决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拔出后二次插入后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明出一种可以快速、安全、可靠的解决技术背景中所述问题的导管管尖。

技术方案:

一种导管管尖,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所述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下端接有导管底节;有导管管尖承插于导管底节下部;

所述导管底节侧壁上有小孔;

所述导管管尖通过钢索套与导管底节连接在一起;

所述钢索套上端从小孔伸入导管底节内,并通过销钉与导管底节固定。

所述的导管管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底节下边缘与导管管尖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

所述的导管管尖,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连接在提拉套下端;所述提拉套上端设置有钢丝套。

所述的导管管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上拉起提拉套、拔出销钉的打捞钩。

所述的导管管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尖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或焊接钢板结构。

所述的导管管尖,其特征在于:导管管尖圆柱体和倒圆锥体的组合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管尖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管尖分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管;2导管底节;3导管管尖;4钢索套;5小孔;6销钉;7密封胶圈;8提拉套;9打捞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如下:

1使用导管管尖可以保证二次插入导管时,导管内部干燥,避免水下灌注时混凝土内部出现夹泥或断桩出现。

2导管管尖最终留在水下浇筑混凝土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焊接钢板结构可以保证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完整性,不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

3导管管尖使用钢索套、提拉套、销钉等构件与导管底节连接,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打捞钩拉起提拉套与销钉,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导管管尖和导管底节。

4导管管尖的倒圆锥外形可以保证导管底部轻松地插到水下混凝土内部。

具体实施方式:

水下混凝土灌注发生导管堵塞、导管漏水、导管拔冒混凝土表面等事故时,将全部导管拔出地面,在导管1底部接长一根导管底节2,将导管管尖3承插于导管底节2内。导管底节2下边缘与导管管尖之间设置密封胶圈7。导管底节侧壁上有多个小孔5,导管管尖上设置多根钢索套4分别从导管底节外部伸入小孔内,分别穿过销钉6固定。所有销钉连接在提拉套8下端,提拉套上端设置多个钢丝套。可以使用打捞钩9挂住提拉套,上提拔出销钉。

导管管尖外形为倒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圆柱设置于到圆锥的底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导管底节内径,以便插入导管底节内。倒圆锥体底部直径略大于导管底节外径,便于压紧密封胶圈、封堵导管底节。导管管尖整体可以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可以为焊接钢板结构。如为导管管尖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则混凝土设计强度不得小于水下浇筑混凝土设计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水下混凝土浇筑发生导管堵塞、导管漏水、导管拔冒混凝土表面等事故,需要拔出导管重新插入进行二次灌注时,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

首先将导管管尖插入到导管底节内,将导管管尖上的两根钢索套分别从导管底节外部伸入导管侧壁小孔内,并通过两个销钉固定。在小孔与钢索套之间注入防水胶,避免导管外部水或泥浆涌入导管内。将销钉连接在提拉套下端,将提拉套放置于导管底节内部。

然后将导管底节和导管管尖连接于导管下端,逐节下放导管,将导管管尖压入到已浇筑混凝土内部。如果二次插入导管过长,在泥浆浮力作用下导管插入困难时,可以在导管外部加设配重块或者向导管内部注入适当标号的水泥砂浆。

最后将从导管上端放下打捞钩到导管底部,挂住提拉套,向上拉起提拉套和销钉,打开导管管尖与导管底节之间连接。向上提拉导管,使得导管及导管底节与导管管尖分离,并将导管管尖留在已浇筑混凝土内部。沿着导管倒入混凝土,完成水下混凝土二次浇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