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1568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都种植树木,规划河道,以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但是,现有的河道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河道一般只有一段,无法相互连通,导致水常年不流动,为死水,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情况,使河水发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包括转动结构及螺旋桨,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及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转轴,所述螺旋桨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所述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还包括底座及第一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结构,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螺旋桨转动使河道内的水流动,所述第一升降结构能够调节所述螺旋桨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水深的河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及一传动件,所述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件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传动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为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还包括防水罩,所述第一驱动件收容于所述防水罩。

进一步地,所述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螺旋桨收容于所述导流筒。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口的直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升降结构固定安装于底座,第二驱动件固定安装于第一升降结构,第二驱动件带动螺旋桨转动使河道内的水流动,第一升降结构能够调节螺旋桨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水深的河道。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10、底座;20、安装部;30、第一升降结构;32、第一驱动件;34、传动件;40、固定板;50、转动结构;52、第二驱动件;54、转轴;60、防水罩;70、螺旋桨;80、导流筒;82、进水口;84、出水口;90、第二升降结构;92、第三驱动件;94、齿轮;96、齿条;200、河岸;300、河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2,一种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100包括底座10、安装部20、第一升降结构30、固定板40、转动结构50、防水罩60、螺旋桨70、导流筒80及第二升降结构90。

第一升降结构30包括第一驱动件32及传动件3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为电机,传动件34为丝杆。转动结构50包括第二驱动件52及转轴54。转轴54固定安装于第二驱动件52。导流筒80设有进水口82及出水口84。进水口82直径大于出水口84。

第二升降结构90包括第三驱动件92、固定安装于第三驱动件92的齿轮94及齿条96。

组装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100时,安装部20固定于底座10。第三驱动件92固定安装于安装部20。第一驱动件32固定安装于底座10内部。传动件34两端分别与固定板40及第一驱动件32连接。第二驱动件52固定安装于固定板40。第二驱动件52收容于防水罩60。螺旋桨70固定于转轴54末端。导流筒80固定于底座10,螺旋桨70收容于导流筒80内并位于进水口82处。

使用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100时,齿条96固定于河岸200,齿轮94与齿条96啮合,第二驱动件52带动转轴54转动,螺旋桨70带动进水口82进入的水流动,并且由于进水口82直径大于出水口84,有利于增加水流的流速。当河道水位变化时,第一升降结构30的第一驱动件32通过传动件34带动螺旋桨70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水位。当河道内需要船只经过时,第三驱动件92驱使齿轮94沿齿条96移动,使整个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100上升至水面上方,以方便船只过往。通过上述河道水循环增强设备100,使水道的水流动,以免水富营养化或发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