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部分工程会涉及到引水渠与导流洞出口相交的情况,为了避免导流洞泄流干扰,不影响引水渠供水,传统做法是引水渠改线,错开与导流洞的交叉,传统做法虽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但引水渠改线增加工程量较大,相应地投资加大、施工工期延长,因此,需寻求一种最合理的导流洞出口结构既可以解决引水渠受干扰问题,又可以降低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该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难,投资较大、施工工期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包括导流洞和引水渠;所述导流洞与引水渠相交,在相交位置处设有上游侧引水孔洞和下游侧引水孔洞;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和下游侧引水孔洞上设有叠梁闸门;所述导流洞的一侧设有消力池段,在导流洞的出口处设有底板;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下游侧引水孔洞与引水渠紧密连接且相互平行。
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下游侧引水孔洞设置在引水渠的轴线上。
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下游侧引水孔洞的一侧设有洞脸。
所述洞脸的高程高于消力池段的高程,上游侧引水孔洞、下游侧引水孔洞的高程高于洞脸的高程。
所述导流洞的出口处底板和消力池段浇筑有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上、下游侧挡墙分别设置引水孔洞,并设置叠梁闸门启闭,满足引水渠正常供水要求,降低了施工难,减少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适用于引水渠与导流洞出口相交的情况,解决了导流洞泄洪对引水渠正常供水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图中:1-导流洞,2-洞脸,3-消力池段,4-上游侧引水孔洞,5-下游侧引水孔洞,6-引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包括导流洞1和引水渠6;所述导流洞1与引水渠6相交,为了避免导流洞1泄流对引水渠6供水的影响,在相交位置处设有上游侧引水孔洞4和下游侧引水孔洞5;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4和下游侧引水孔洞5上设有叠梁闸门,根据导流洞1泄流情况,通过调节叠梁闸门控制引水渠6供水量,引水渠6小流量亦可从导流洞1出口处底板下面供水,从而解决导流洞1泄流对引水渠6供水的干扰问题;所述导流洞1的一侧设有消力池段3,在导流洞1的出口处设有底板;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4、下游侧引水孔洞5与引水渠6紧密连接且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4、下游侧引水孔洞5设置在引水渠6的轴线上,且上游侧引水孔洞4、下游侧引水孔洞5的尺寸要满足引水渠无压流要求,即满足静水压强分布律;所述上游侧引水孔洞4、下游侧引水孔洞5的一侧设有洞脸2;所述洞脸2的高程高于消力池段3的高程,上游侧引水孔洞4、下游侧引水孔洞5的高程高于洞脸2的高程;所述导流洞1的出口处底板和消力池段3浇筑有混凝土。
实施例
如上所述,一种与引水渠相交的导流洞出口结构,在导流洞1出口和洞脸2位置处设置临时挡水结构,避免导流洞1内污水排入引水渠6中,在调节引水渠6处设置取水口闸门,使得调节取水口闸门,能让引水渠6内的流量变小,并对导流洞1出口处底板和消力池段3进行混凝土浇筑,其临时挡水结构也浇筑有混凝土,施工导流洞1时预留有上游侧引水孔洞4、下游侧引水孔洞5,同时埋设工字钢,便于后期布置叠梁闸门。
其工作原理为:当导流洞1宣泄流量较大时,关闭上游侧引水孔洞4叠梁闸门,调小下游侧引水孔洞5叠梁闸门,防止导流洞1洪水大量涌进引水渠6;当导流洞1宣泄流量较小或无流量时,开启两侧引水孔洞叠梁闸门,此时,引水渠6通过引水孔洞正常供水;当上游引水渠6取水口施工导致断流时,关闭上游侧引水孔洞4叠梁闸门,控制下游侧引水孔洞5叠梁闸门,此时,引水渠6通过导流洞1从上游正常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