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79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



背景技术:

所谓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在中国井盖的国家标准有很多种,单层的、双层的、铸铁、球墨铸铁、复合、水泥、菱镁等等,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在市区的路政方面,一般采用圆形,因为圆形的井盖不易倾斜,能够较好的保护好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乡下和电缆井利用的,一般采用方形,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雨水等液体的进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下水道的建设规模随之扩张,但因为气候变化,雨水倒灌冲走下水道井盖造成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而从下水道本身安全考虑,及时排出倒灌雨水,降低下水管道系统的水压,可以减轻对下水管道体壁造成隐形损伤,延长其使用及维护时间。

但现有的井盖出于对下水道环境的清洁需求,均只留有较小的漏水孔,以避免路面垃圾掉入下水道,这种结构在雨后并不能迅速排掉路面积水,导致积水遮掩路面状况,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井盖的设计往往仅涉及防盗功能,整体固定在路基上,在下水道雨水倒灌时,内部处于强制封闭状态,不利于排出倒灌雨水。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由设置在该井盖本体底部的浮盖及设置在该浮盖底部的井盖底座构成,所述浮盖的顶部设有漏水孔和大固定孔,且所述漏水孔和大固定孔均嵌入设置在浮盖中,所述浮盖的一侧设有耳式手提把,且所述耳式手提把与浮盖紧密焊接,所述井盖底座的内部设有连接横梁,且所述连接横梁与井盖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梁的顶部设有小弹性连接柱,且所述小弹性连接柱与连接横梁紧密焊接,所述井盖底座的内部设有小泄洪口,且所述小泄洪口贯穿设置在井盖底座中,所述浮盖的底部设有大泄洪口。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底座的一侧设有安全标识,且所述安全标识与井盖底座通过黏胶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本体的内部设有空心浮盖,且所述空心浮盖嵌入设置在井盖本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横梁的顶部设有大弹性连接柱,且所述大弹性连接柱与连接横梁紧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浮盖的一侧设有水位标识,且所述水位标识嵌入设置浮盖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采用其他井盖的优点结合而成,并且该改进了原有的井盖不能及时的排水泄洪的缺点,设有空心浮盖,可以快速把积水泄入下水道,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的实现了既能达到排水的目的,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和该井盖得到广泛的应用,设有浮盖,当下水道雨水倒灌时,通过泄水口从浮盖下方对浮盖施加冲力,使浮盖向上运动完全露出泄水口,此时下水道雨水从泄水口逆向排出下水道,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设有耳式手提把,通过该耳式手提把能够将浮盖方便的进行移动,设有水位标识,能够告知人们水位的高低,方便人们观察和了解,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还能保护人们的安全,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井盖本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盖;2-漏水孔;3-大固定孔;4-耳式手提把;5-安全标识;6-水位标识;7-小弹性连接柱;8-大弹性连接柱;9-连接横梁;10-井盖底座;11-大泄洪口;12-小泄洪口;13-井盖本体;14-空心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防积水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3,所述井盖本体13由设置在该井盖本体13底部的浮盖1及设置在该浮盖1底部的井盖底座10构成,所述浮盖1的顶部设有漏水孔2和大固定孔3,且所述漏水孔2和大固定孔3均嵌入设置在浮盖1中,所述浮盖1的一侧设有耳式手提把4,且所述耳式手提把4与浮盖1紧密焊接,所述井盖底座10的内部设有连接横梁9,且所述连接横梁9与井盖底座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梁9的顶部设有小弹性连接柱7,且所述小弹性连接柱7与连接横梁9紧密焊接,所述井盖底座10的内部设有小泄洪口12,且所述小泄洪口12贯穿设置在井盖底座10中,所述浮盖1的底部设有大泄洪口11。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底座10的一侧设有安全标识5,且所述安全标识5与井盖底座10通过黏胶粘合,所述安全标识5采用荧光材料涂成,很显眼白天跟晚上都能让行人注意得到,自己改道让行,有效的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本体13的内部设有空心浮盖14,且所述空心浮盖14嵌入设置在井盖本体13中,所述空心浮箱14,可以快速把积水泄入下水道,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的实现了既能达到排水的目的,也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和利于该井盖广泛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横梁9的顶部设有大弹性连接柱8,且所述大弹性连接柱8与连接横梁9紧密焊接,所述大弹性接柱8,当下水道里的水过多时,大弹性接柱8能够将浮盖托起上升,使得下水道里面的水排出来,大大的减低了洪灾的危险性。

进一步的,所述浮盖1的一侧设有水位标识6,且所述水位标识6嵌入设置浮盖1中,所述水位标识6,能够告知人们水位的高低,方便人们观察和了解,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还能保护人们的安全。

工作原理:首先,下雨天,当路面积水时,通过井盖本体13内部的空心浮盖14进行快速的将路面和井盖上的雨水排干,从而提高安全性,此时,雨水到达浮盖1经过漏水孔2继续的向下排,其次,如果遇到大暴雨或者发生洪灾时,下水道会填满了水,此时,当下水道里面的水够多时,便会自挤压连接横梁9,此时,设置于连接横梁9顶部的小弹性接柱7和大弹性接柱8,便会因为下水道水的挤压而触动弹性,从而将浮盖1升起,通过大固定孔3较大的孔径可以有效的防止浮盖1升起时不脱离井盖本体13,最后,通过小泄洪口12和大泄洪口11将下水道里的水排到路面上来,解除安全隐患。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