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式挡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2839阅读:20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倾斜式挡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边坡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倾斜式挡墙。



背景技术:

挡墙是边坡防护工程中常见的防护方式,通常采用石块或其他砌块砌筑而成,起到对整个软弱土体的加固和防护作用。而水利工程中边坡防护是较为常见的工程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防止边坡受到长期冲刷,也能进一步提升堤岸的稳定性。随着水利工程中边坡防护挡墙施工的增多,现阶段的挡墙还需兼具维持环境的功能,减少对现有环境的不良影响。

授权公告号为CN203222773U的中国专利文件《带种植槽直立式挡墙》中公布了一种河道护岸挡墙,包括有底板、设置于底板迎水面的齿坎、隔墙、墙身和压顶,齿坎和墙身之间留设有种植槽,在种植槽中种植植物,既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又能够进一步加固挡墙的稳固效果。

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挡墙均处于水体边缘,土体中含水量较大,很容易对挡墙产生较大的动水侧压力,从而加重了对挡墙的作用荷载,不利于挡墙结构的长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斜式挡墙,具有及时排出土体中水分,减轻对挡墙的不利荷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倾斜式挡墙,包括挡墙本体,挡墙本体与支撑土体接触一侧为墙背,与墙背相对一侧为墙面。墙背一侧沿挡墙本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夯实黏土层,夯实黏土层夯实系数不小于0.96且厚度位于30cm-50cm之间,夯实黏土层由夹角为钝角的两段组成并形成开口向上引流面,引流面成倾斜设置且较低的一端抵接于墙背,挡墙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墙体的泄水孔,泄水孔成倾斜设置且较高的一端位于引流面的正上方,使得引流面上收集的水分能够进入泄水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黏土具备含水量适中、渗透性较差、遇水易变湿滑而失水后又变坚硬的特性,因此夯实黏土层形成的引流面能够有效组织水分继续下渗,达到将土体中的水分引导汇集至引流面处的效果,再通过泄水孔及时排出,从而达到减轻水压力对挡墙作用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引流面上方设有渗透区,渗透区具备良好的渗水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渗透区代替原土层,既对土层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又能够形成渗水性良好的渗透区域,能够起到将土体中水分引导至渗透区并进一步下渗至引流面的作用,进而便于将水分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泄水孔在水平方向上成排布置,且至少每2排布置的泄水孔在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所述泄水孔水平、竖直方向的间距均处于200cm-400c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达到增大泄水孔的布置范围的效果,而间距的合理设置在达到尽可能有效排水的同时,也减少泄水孔开设过多对挡墙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挡墙本体的上部向被支护土体一侧倾斜设置,挡墙本体的顶端设有用来压顶的克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顶在挡墙砌筑完成后整体浇筑,从而使得而克顶进一步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使得挡墙连接成为一个受力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挡墙本体底端设有用于增强稳定性的放大脚,放大脚向墙面一侧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大脚埋设于基础地基中,向墙面一侧凸出部分,增大了挡墙基础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了挡墙底部的重量,使挡墙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挡墙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竖直贯通挡墙本体的伸缩缝,伸缩缝宽度设为2-3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消除挡墙自身应力和沉降而产生的墙身裂缝,也为墙背受到的土体侧压力和水压力提供了部分形变的缓冲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伸缩缝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有沥青麻筋,沥青麻筋形成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的封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后减少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也减少了渗入伸缩缝中的水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收集并引导土体中渗透的水分,将其及时排出至挡墙临空的一侧,保持较小的水压力,维持挡墙的受力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主要表现有挡墙本体、泄水孔、夯实黏土层、渗透区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主要表现有泄水孔和伸缩缝的位置关系。

图中:1、挡墙本体;11、墙面;12、墙背;2、夯实黏土层;21、引流面;3、泄水孔;4、渗透区;5、克顶;6、放大脚;7、伸缩缝;8、封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倾斜式挡墙,如图1所示,包括挡墙本体1,挡墙本体1与支护土体接触一面为墙背12,与墙背12相对的一侧为墙面11。

如图1所示,墙背12一侧的土体中沿挡墙本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夯实黏土层2,夯实黏土层2的夯实系数不小于0.96且厚度在30cm-50cm之间。由于粘土具备含水量适中、渗透性较差、遇水后容易变成湿粘状态、而失水后又可以硬化的特性,因此对土体中水分的进一步渗透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夯实黏土层2由夹角成钝角的两段组成,其中一段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处于3°-5°之间且较低的一端抵接于挡墙本体1的墙背12上,另一段向上倾斜设置,使得夯实黏土层2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引流面21,便于引导和收集向下渗透的水分。

如图1所示,引流面21的上方空间采用渗水性良好的石渣填筑,从而形成取代原土层的渗透区4,水分向下渗透的过程中,遇到渗透区4时能够起到明显的引导效果,便于将水分汇集至引流面2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挡墙本体1上沿高度均匀设有多个贯穿挡墙本体1的泄水孔3,泄水孔3成排布置,且成排布置的泄水孔至少每2排在高度方向上间隔交错,泄水孔3在挡墙本体内成倾斜设置且较高的一端连通于引流面21的正上方。通过设置泄水孔3,水分从引流面21上能够直接穿出挡墙本体1排出至墙面11一侧,从而能够维持土体中的含水量的稳定并减少水分对挡墙本体1的侧压力。

如图2所示,泄水孔3在挡墙本体1上水平、竖直方向的间距均处于200cm-400cm之间,通过设置合理的间距在达到尽可能增加排水量和范围的同时,也能避免泄水孔3开设过多而对挡墙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如图1所示,挡墙本体1的上部向被支护土体一侧倾斜设置,挡墙本体1的顶端设有厚度为10cm的现浇混凝土克顶5。挡墙本体1砌筑完成后,在挡墙本体1的顶端通过现浇统一厚度的混凝土克顶5,使混凝土进入挡墙本体1的缝隙中,从而将挡墙本体1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加了整体受力的稳定性。挡墙本体1的底端设有向墙面11一侧凸出的放大脚(6),放大脚(6)埋设在基础地基中,不仅增大了挡墙本体1和基础地基的接触面积,也增加了挡墙本体1的重量及抗浮性。

如图2所示,挡墙本体1沿长度方向均匀留设有多道伸缩缝7,伸缩缝7从上往下贯通挡墙本体1,一般宜设置宽度在2-3cm之间,待挡墙本体1砌筑施工结束达到规定时间沉降量趋于稳定后,再从伸缩缝7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每边均形成深度不小于15cm的封堵层8,从而将伸缩缝7密封处理,避免水分进入伸缩缝7中对挡墙本体1产生侵蚀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