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60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填充型溶腔,遇到填充型溶腔时,会容易发生涌水突泥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向填充型溶腔中浇筑砼,从而提高地层间岩石的结合力,保证强度,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故。

向填充型溶腔中浇筑砼的方法为:向地层中钻孔,在孔中布置导管,导管末端设置出口,向导管中通入砼,砼从导管的出口出来进入到地层与岩石层结合。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砼通过固定的出口进入到地层中,通过扩散的方式与其他位置岩石层接触,在扩散的过程中强度降低,作用效果不佳,另外,当两个溶腔中间隔有坚固层时,需要对两个溶腔单独打孔置入导管浇筑砼,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外管和套装在外管的内腔中的末端封闭的基管,基管的前端与砼源连接;外管的管壁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组外浆液出口组,与外浆液出口组对应的基管的管壁设有内浆液出口组;外管上的外浆液出口组包括沿外管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外浆液出口,基管上的内浆液出口组包括沿基管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内浆液出口,内浆液出口上设有电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电动阀门包括安装在内浆液出口外端面的安装座,安装座中转动的穿装有阀门转轴,阀门转轴上固定的套装有阀板,阀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阀门驱动电机。

优选的,外管和基管之间设有间隙,每两个外浆液出口组或内浆液出口组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环形控制管,环形控制管包括环形控制管内壁和环形控制管外壁,环形控制管内壁和环形控制管外壁围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环形控制管内壁和环形控制管外壁围成的腔体为加压腔,环形控制管内壁套装在基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加压腔内设有至少三个与环形控制管内壁连接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端部朝向环形控制管外壁设置。

优选的,外管上部的外侧套设有弹性的环形封管,环形封管内部设有环形封管腔,环形封管腔与高压水源连通。

优选的,与环形控制管对应的外管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控制管的环形控制管外壁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外浆液出口自内向外呈喇叭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通过设置基管和外管,并在基管和外管间预留间隙,在间隙内设置可伸缩的环形控制管,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向岩石层中的不同位置通入浆液,实现浆液的分层打入,提高浆液的作用效果,避免浆液的不必要浪费。

2、外管上部的外侧套设有具有弹性的环形封管,实现浇筑砼过程中的密封,防止砼从缝隙中流出。

3、各个浆液出口组分别沿外管和基管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向不同岩石层打入浆液。

4、环形控制管套设于基管外,环形控制管外壁为橡胶材质;环形控制管内设有至少三个电动推杆,从而可靠的实现间隙的隔断。

5、电动阀门包括阀门驱动电机和由阀门驱动电机驱动的阀板,阀板转动设置于浆液出口上,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6、外管的内壁上配合环形控制管设置有凹槽,提高环形控制管与外管间贴合的稳定性。

7、外浆液出口自内向外呈喇叭型,从而提高出来的浆液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环形控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基管,2为外管,3为环形控制管,4为内浆液出口,5为腔体,6为环形封管,7为外浆液出口,8为间隙,9为凹槽,10为电动阀门;31为环形控制管内壁,32为环形控制管外壁,33为电动推杆,34为加压腔,101为安装座,102为阀门转轴,103为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隧道填充型溶腔防护加强用导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管体,使用的时候将管体和支护管连接起来,通过管体向溶腔中浇筑砼,从而对溶腔壁进行加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强度,本技术方案仅涉及浇筑砼的导管。

管体包括基管1,基管1的末端封闭,基管1的前端与砼源连接,其中砼源包括水泥罐车,为成熟的现有技术,砼从基管1的管腔进入到基管1中,在基管1的外部套设接有外管2,外管2和基管1上均设有至少1个浆液出口组,各个浆液出口组分别沿外管2和基管1长度方向分布。外管2上的浆液出口组包括至少1个外浆液出口7,外浆液出口7沿外管2周向均匀分布,外浆液出口7自内向外呈喇叭型,从而使得提高浆液出来的速度。

基管1上的浆液出口组包括至少1个内浆液出口4,内浆液出口4沿基管1周向均匀分布,内浆液出口4上设有电动阀门10,电动阀门10可以设有在途中显示。电动阀门10包括安装在内浆液出口4外端面的安装座101,安装座101中转动的穿装有阀门转轴102,阀门转轴102上固定的套装有阀板103,阀门转轴102的一端连接有阀门驱动电机,通过阀板103的转动实现对应的内浆液出口是否开启。

其中,每个内浆液出口4对应连通1个外浆液出口7,使用的时候,根据需要使得对应的电动阀门10开启,基管1中的砼从内浆液出口4中出来,然后从外浆液出口7中流出既可。

在外管2和基管1之间预留有间隙8,为了保证使用效果,从而保证砼可以顺利在基管1、间隙8、内浆液出口4和外浆液出口7中的流动。

间隙8内设有环形控制管3,其中每两个浆液出口组之间设置1个环形控制管3。环形控制管3包括环形控制管内壁31和环形控制管外壁32,环形控制管内壁31和环形控制管外壁32围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环形控制管内壁31和环形控制管外壁32围成的腔体为加压腔34,环形控制管内壁31套装在基管1的外壁上,环形控制管外壁为橡胶材质。

如图3所示,加压腔34内设有至少3个电动推杆33,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33的数量为6个,各个电动推杆33在加压腔34内沿周向均匀分布。电动推杆33与环形控制管内壁31连接,电动推杆32的端部朝向环形控制管外壁32设置。当需有进行隔断时,启动电动推杆33使得环形控制管外壁32与外管2的内壁紧密贴合,实现间隙8的隔断,进而实现每段通入砼的单独控制。

为了避免砼引起环形控制管外壁32的移动,在外管2的内壁上配合环形控制管3的外壁设有凹槽9,填充起来的环形控制管外壁32进入到凹槽9内,从而避免砼使得环形控制管外壁32移动,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强度。

为了实现打入砼后的密封,在外管2上部的外侧套设有具有弹性的环形封管6,环形封管6内部设有环形封管腔5,环形封管腔5与高压水源连通。当需要密封时,开启高压水源,使得环形封管6的外壁向外鼓起,从而与周围的土层贴合,进而防止砼向外泄露,提高砼与土层见的结合力。

使用时,将管体放入到需要加强的岩石层中,根据需要开启电动阀门10和电动推杆33,向基管1中通入砼,砼进入到基管1中,并从设定的内浆液出口4中出来,进入到对应的外浆液出口7,在通入砼的过程中,需要向环形封管6中通入高压水,实现密封。结束后,将管体抽出,为了避免管体中的砼在管体中结块,需要及时向管体中通入流动的水进行冲洗。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向指定位置打入砼,实现了岩石层牢固性的加强,同时可以设定打入位置,提高了作用效果,降低了砼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