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5118发布日期:2018-06-08 20:5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该拦污网结构应用在电厂明渠进行拦污。



背景技术:

我国海岸线1.8万多公里,沿海地区经济建设较快,核电厂及火电厂众多,但随着近几年沿海环境的恶化,近海的海生物成大规模爆发趋势,对电厂取水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拦污网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拦污网一般采用常规“一字型”,即采用浮筒+锚碇块+拦污网的型式,拦污网通过浮筒提供浮力,主缆绳和锚链与两侧明渠防波堤上的锚碇块体及水下锚碇连成整体,从而使拦污网在明渠断面上形成封闭结构,船只无法正常通过,因此每次过船就需要拆卸拦污网,工作量大,拆装过程复杂,不能满足正常船只频繁通过拦污网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该拦污网结构可以实现无需拆卸拦污网即可过船,从而减少拦污网拆卸安装的次数、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工期,提高电厂运营维护的经济效益。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包括两侧过船墩、手动绞车及过船段拦污网;所述每侧过船墩顶部均设置有手动绞车,所述过船段拦污网置于两侧过船墩之间且布设在过船墩迎水面一侧,过船段拦污网上部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侧过船墩上的手动绞车连接,拦污网下部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过船墩下部。

所述每侧过船墩均由上下两块重力式混凝土方块组成。

所述每侧过船墩下部设抛石基床,基床坐落在具有承载力的土层上。

所述过船段拦污网上部两端通过滑轮和钢丝绳分别与设置在两侧过船墩上的手动绞车连接,过船段拦污网下部两端分别通过锚链与设置在两侧过船墩上的锚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电厂取水明渠内的拦污设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保证拦污网拦污功能的同时可实现快速、方便进出船只,适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过船段拦污网上部通过钢丝绳与设置在两侧过船墩上的手动绞车连接,无需埋设电缆,手动即可操作拦污网升降,节省造价。

3、本实用新型拦污网下部通过锚链与设置在两侧过船墩上的锚环连接,从而使拦污网断面可以有效固定于渠底,防止污物漏过,保证拦污效果。

4、本实用新型拦污网采用独立的网体结构,布置在过船墩迎水面一侧,利用网体与过船墩的重叠部分阻挡污物从活动连接处通过,实现口门处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

图3是过船段拦污网与手动绞车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3所示:在常规浮筒型拦污网局部设置一段具有过船功能的拦污网结构,该结构由两侧过船墩1、手动绞车2及过船段拦污网3组成。

一、两侧过船墩由上、下两块重力式混凝土方块5、6组成,每侧过船墩顶部均设置一部手动绞车2,每侧过船墩的两侧及下部分别设置锚环4。两侧过船墩中间设置宽15m的过船通道9,可满足挖泥船10(宽度为11.0m,满载吃水1.45m)和运泥船11(宽度为9.8m,满载吃水2.7m)的通行。

二、过船段拦污网采用独立的网体结构,布置在过船墩迎水面一侧,利用网体与过船墩的重叠部分来阻挡污物从活动连接处通过,实现口门处的密封。

过船段拦污网3下部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过船墩下部的锚环4上,其高度为设计低水位以下2米处,过船段拦污网3上部两端通过滑轮7和钢丝绳8分别与两部手动绞车2 相连接,转动绞车可使网的上端上升或下降。

三、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进出船时,转动过船墩上的手动绞车,使过船段拦污网下降至海底,既可实现船只进出。船只通过后,再转动绞车,使网上升到规定高度,将网绳固定,既完成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