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9616发布日期:2018-06-30 09:5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及吸污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出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超过百年,其在日常的家庭卫生清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吸尘器主要是用于室内或室外地面的清洁,但是近来随着游泳池、景观池、鱼池等水下环境的清洁需求的出现,陆续出现了一些用于水下环境污物清洁的污物清洁装置。

与传统的普通地面清洁不同的是,游泳池、景观池、鱼池等水下环境中,主要是对于杂物、落叶、小石子、沙子和淤泥等的清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用于水下污物清洁的装置中:要么过于笨重,对移动和操作都造成了不方便,例如游泳池的大型吸污机,并且还需要用长的排水管将杂物和污水同时排出到池外,而使用时排水管内注满向外排的污水,沉重的排水管导致清洁过程移动不便、操作不便,效率低下;要么产品价格高昂且适用范围小,例如智能游泳池清洁机器人,对池底结构外形的要求很高,不能用于凸凹不平或有石头的池底。同时,目前的这些水下吸污装置还都无法将杂物与水做有效的分离,而是将杂物和水一起排到池外,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还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后续,为了解决水过滤的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自带过滤功能的水下污物清洁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0920272950.4公开了一种水下吸尘装置,它由四个小筒通过异型通道和大筒连接,形成水流动的通道,潜水电机和潜水泵相连接后靠自重悬挂在大筒内,带动水循环,每个小筒内放置有滤芯,对水过滤净化,每两个小筒通过三通接头与软管连接,软管为水的进口,潜水泵出口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在出口处管路两侧分别连接2个散流管;潜水泵启动后,水流从软管的吸入口进入小筒内的四个滤芯,将异物截留在滤芯内,经过过滤的水通过潜水泵和散流管回到水池。

上述专利在使用时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整机需要放置于水池外的区域内,也就是说水上区域,将吸尘管放入水池内操作,在清洁面积上容易受到限制;二、过滤后的水流需要借助于潜水泵和散流管才能回到水池,需要借助的部件较多,形成使用上的不便,并且在经济性上具有一定的劣势,同时,回水路径也较长,使得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容易造成过滤后水在散流管内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传统水下吸污装置清洁面积受限的问题、且有效地优化经济性和效率性、同时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的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其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潜水泵电机部件,潜水泵电机部件通过潜水泵电源线连接外部供电电源,潜水泵电机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叶轮,壳体上设置有吸污口,吸污口连接污水吸管,壳体上还连接有管状通道,管状通道的第一端部连接进水口,进水口位于叶轮的下方,管状通道的第二端部延伸至壳体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部件。

进一步地,上述管状通道为圆柱形管体。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具有V形断面。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为球形面。

进一步地,上述进水口包括多条开设于第二端部的端面上的弧状条形孔,多条弧状条形孔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包括桶体和盖体,盖体可拆地安装于桶体的顶部,潜水泵电机部件和管状通道固定连接于盖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上述盖体的底部具有封住潜水泵电机部件的封壳,封壳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

进一步地,上述过滤部件具有环形过滤部,环形过滤部套设于潜水泵电机部件和管状通道外。

进一步地,上述过滤部件具有贴合于桶体的的顶口和包围住过滤部的过滤部。

进一步地,上述污水吸管上连接有可升缩的操纵杆。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使用时将整机灌满水沉入水中,启动潜水泵电机部件,潜水泵电机部件带动叶轮旋转,旋转的叶轮连续将容器(桶)内的水向管状通道的上方推送,直至推送出出水口,由此对叶轮底部的空间形成强大吸力,吸力一直作用到吸污口,污物顺着吸污口被吸入容器内,再经过过滤部件的分离过滤,杂物被截留于容器内,水经过过滤后,被旋转的叶轮推送至管状通道的排水口排出机器外并重新直接排入水中,截留的污物在清洁工作完成后被作为垃圾倒掉;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到的是,本装置通过技术方案的改进,使得整机在工作时可以完全浸入水下吸污,类似于将地面清洁的场景完全搬入水下环境,从而可以有效地扩大清洁面积,清洁上更为便利和高效,并且过滤后的水直接通过壳体上通道的排水口排入水中,免去了原先需要借助于潜水泵和散流管才能回到水中的作法,大幅地缩短回水路径,从而在经济性和效率性皆取得了进步,并且还有效地防止了回水路径过长所造成的二次水污染现象。

因而,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水下吸污装置清洁面积受限的问题,并且有效地优化经济性和效率性,同时有效地防止回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同时,本实施例还具备将污水逐步过滤为干净清水的功能,在使用多个高级别过滤部件进行过滤的情况下,可逐步过滤出水中的微小杂质,留下干净清水。

同时,本实施例的吸污装置还具备抽水的功能,将排水软管一头固定在管状通道的出水口上,另一头放到池外,可将水从池内排出到池外,实现抽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其包括壳体1,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潜水泵电机部件11,潜水泵电机部件11通过潜水泵电源线12连接外部供电电源(未示出),潜水泵电机部件11的输出端连接有叶轮13,壳体1上设置有吸污口14,吸污口14连接污水吸管141,壳体1上还连接有管状滤后水通道15,管状滤后水通道15 的第一端部151连接进水口182,进水口182位于叶轮13的下方,管状通道15 的第二端部152延伸至壳体1外,第二端部152上设置有出水口153,进水口 182处(具体可以为进水口182的外围)设置有过滤部件,经过滤部件过滤后的水经进水口进入。进水口外有过滤部件,过滤部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的过滤部件或者累加过滤部件。

其中,参见图1至图2,壳体1具体可以包括桶体17和盖体18,盖体18 可拆地安装于桶体17的顶部,具体可以通过搭扣183来连接桶体17和盖体18,清洁结束后,将吸污装置拿到岸上,松开搭扣183可以取下盖体18,与桶体 17分离开;潜水泵电机部件11和管状滤后水通道15固定连接于盖体18的内部;盖体18的底部具有封住潜水泵电机部件11的封壳181,封壳18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182。

桶体17的底部还可以安装有多个滚轮171,以便于吸污装置在池底等水下环境的移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使用时将整机灌满水沉入水中(如图3所示的虚线部分皆为水下),启动潜水泵电机部件,潜水泵电机部件带动叶轮旋转,旋转的叶轮连续将容器(桶)内的水向管状通道的上方推送,直至推送出出水口,由此对叶轮底部的空间形成强大吸力,吸力一直作用到吸污口,污物顺着吸污口被吸入容器内,再经过过滤部件的分离过滤,杂物被截留于容器内,水经过过滤后,被旋转的叶轮推送至管状通道的排水口排出机器外并重新直接排入水中,截留的污物在清洁工作完成后被作为垃圾倒掉;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到的是,本装置通过技术方案的改进,使得整机在工作时可以完全浸入水下吸污,类似于将地面清洁的场景完全搬入水下环境,从而可以有效地扩大清洁面积,清洁上更为便利和高效,并且过滤后的水直接通过壳体上通道的排水口排入水中,免去了原先需要借助于潜水泵和散流管才能回到水中的作法,大幅地缩短回水路径,从而在经济性和效率性皆取得了进步,并且还有效地防止了回水路径过长所造成的二次水污染现象。

因而,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水下吸污装置清洁面积受限的问题,并且有效地优化经济性和效率性,同时有效地防止回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同时,本实施例还具备将污水逐步过滤为干净清水的功能,在使用多个高级别过滤部件进行过滤的情况下,可逐步过滤出水中的微小杂质,留下干净清水。

同时,本实施例的吸污装置还具备抽水的功能,将排水软管一头固定在管状通道的出水口上,另一头放到池外,可将水从池内排出到池外,实现抽水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吸污装置是水下清洁产品,在使用时需确保吸污机淹没在水中,吸污口在工作期间一直处于水中。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潜水泵电机部件和潜水泵电源线皆是从潜水泵中应用过来,可以便于实现本装置的整机水下工作,而不至于产生电机短路等问题。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管状滤后水通道15为圆柱形管体,利于实现水流在通道内形成螺旋水流,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进水通道的端面具有V形断面,可以利用V形结构使得水流快速形成向上的螺旋水流,进一步地提高排水效率。

再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端部152的端面为球形面;出水口153包括多条开设于第二端部152的端面上的弧状条形孔154,多条弧状条形孔154平行布置。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形成水流的稳定排出,形成对水流冲力的缓冲作用。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过滤部件具有环形过滤部161,环形过滤部161套设于潜水泵电机部件11和管状滤后水通道15外。可在此环形过滤部161外增加套上其他过滤部件(如海绵、无纺布过滤套等)。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过滤部件具有贴合于桶体17的顶口和包围住过滤部161的过滤部162,此过滤部162为可选装部件(即视使用需求决定是否使用此过滤件)。

具体地,桶体17和盖体18中间装配过滤部件,盖体18实现将桶内水排出产生吸力,所述过滤部件(如161,162)实现对水和污物进行过滤分离,桶体17承载过滤下来的垃圾。

本实施例中,环形过滤部和过滤部件起到分离杂物和水的作用,同时阻挡杂物进入电机叶轮造成损坏,该环形过滤部和过滤部件是可以取下清洁和重复使用的。

环形过滤部和过滤部使得吸污装置具备水过滤器功能,根据需要装配不同过滤级别的过滤件,也可以增加装配其他过滤件(如海绵、活性炭等),吸入的水经过有效过滤后再排出,实现过滤、清洁水的功能,使水得以循环利用,保护水资源。

实施例四: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整机水下工作式污物清洁装置,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污水吸管141上连接有可升缩的操纵杆142。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操纵杆142的前端可以连接有扒头143,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更换不同的扒头,使用者通过操控操纵杆来移动扒头,实施清洁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