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地基承载力的验证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4245发布日期:2020-02-14 22: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矩形地基承载力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矩形地基的偏心距、所述矩形地基的基础底面的第一长度、所述矩形地基上的载荷量,以及所述矩形地基的基础底面的面积;所述第一长度指所述基础底面的平行于偏心方向的长度;

根据所述偏心距、所述第一长度、所述载荷量,以及所述面积,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最大承载力与最小承载力;

若所述偏心距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矩形地基的平均承载力,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所述平均承载力是根据所述最大承载力与所述最小承载力确定的;

若所述偏心距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最大承载力,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所述承载力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矩形地基的平均承载力,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承载力条件,包括:

若所述平均承载力满足第一公式,则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所述承载力条件;

所述第一公式为:pk≤fa;

其中:

pk表示所述平均承载力;

fa表示预设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承载力,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所述承载力要求,包括:

若所述最大承载力满足第二公式,则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所述承载力条件;

所述第二公式为:pkmax≤1.2fa;

其中:

pkmax表示所述最大承载力

fa表示预设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偏心距、所述第一长度、所述载荷量,以及所述面积,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最大承载力与最小承载力,包括:

若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根据第三公式,确定所述最大承载力,并根据第四公式,确定所述最小承载力;

所述第三公式为:

所述第四公式为: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根据第五公式,确定所述最大承载力,并确定所述最小承载力为0;

所述第五公式为:pkmax=4nk/[3a(1-2x)];

其中:

pkmax表示所述最大承载力;

pkmin表示所述最小承载力;

nk表示所述载荷量;

a表示所述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为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矩形地基的偏心距、所述矩形地基的基础底面的第一长度、所述矩形地基上的载荷量,以及所述矩形地基的基础底面的面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矩形地基对应的区域无脱空区;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矩形地基对应的区域中脱空区的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则确定所述矩形地基对应的区域中脱空区的占比大于所述比例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阈值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为0.21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1/30。

10.一种矩形地基承载力的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矩形地基的偏心距、所述矩形地基的基础底面的第一长度、所述矩形地基上的载荷量,以及所述矩形地基的基础底面的面积;

承载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心距、所述第一长度、所述载荷量,以及所述面积,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最大承载力与最小承载力;

要求满足模块,用于:

若所述偏心距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矩形地基的平均承载力,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所述平均承载力是根据所述最大承载力与所述最小承载力确定的;

若所述偏心距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最大承载力,确定所述矩形地基的承载力满足所述承载力要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