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204发布日期:2018-09-25 21:3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市政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井盖大部分是传统的金属制圆形井盖,当井盖使用多年,井盖周边会发生沉降,造成传统井盖周围会有许多积水,不能达到排水的效果,此外,采用金属制圆形井盖,井盖顶面较光滑,行人雨天踩上去容易滑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水井,该排水井的安装高度可调节且具有防滑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井,包括井盖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井座,所述井座的内壁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井盖且高度可调节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且外径由下至上逐渐递增的圆形格栅网,所述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井盖底座,所述井盖底座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井盖本体与所述井盖底座连接,井盖本体包括表面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钢板和设置于所述钢板的上表面的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圆形格栅网呈圆台形分布、形成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每个所述圆形格栅网均通过挂钩悬挂设置于所述井座的内壁上且相邻两个圆形格栅网之间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与所述井盖底座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呈圆形板状且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井盖底座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与所述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钢板与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的黏结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包括颗粒状的集料,所述集料的粒径为d,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D,其中0.075mm ≤d≤9.5mm、2mm≤D≤3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料的粒径d为9.5mm,所述排水孔的孔径 D为2.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圆形格栅网和所述钢板的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井盖还包括呈环形柱状的垫圈,所述垫圈的套设于井盖本体上,所述垫圈的内壁与所述井盖本体的侧面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圆形格栅网由条形钢板交错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排水井,包括呈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井座和井盖,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且外径由下至上逐渐递增的圆形格栅网,当井盖周边发生沉降时,通过增减所述圆形格栅网的层数即可实现对弹性支撑组件高度的调节,从而保证井盖与周边路面始终保持平齐,确保井盖的排水效果,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圆形格栅网设置为外径由下至上逐渐递增的叠放方式,由于圆形格栅网安装于井座的内部,井座的内壁设有与圆形格栅网连接的安装位 (如可悬挂金属挂钩的钢板),当需要安装或取出位于下层的圆形格栅网时,圆形格栅网需要通过上层的安装位,通过将位于下层的圆形格栅网的外径设置为小于其上层的圆形格栅网的外径,方便下层的圆形格栅网通过上层安装位、防止圆形格栅网安装或取出的过程中被卡死。此外,所述井盖本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不仅具有排水效果,还具有防滑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行人雨天踩上排水井盖滑倒的现象,此外GFC-5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与沥青路面融为一体、使得路面更加美观。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钢板的表面设置多个排水孔,流经钢板的水可通过排水孔流向地下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井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井座内壁的安装位的结构示意图。

1、井座;2、安装位;3、圆形格栅网;4、井盖底座;5、钢板; 6、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7、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排水井,包括井盖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井座1,所述井座1的内壁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井盖且高度可调节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且外径由下至上逐渐递增的圆形格栅网3,所述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井盖底座4,所述井盖底座4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井盖本体与所述井盖底座4连接,井盖本体包括表面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钢板5和设置于所述钢板5的上表面的 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当井盖周边发生沉降时,通过增减所述圆形格栅网3的层数即可实现对弹性支撑组件高度的调节,从而保证井盖与周边路面始终保持平齐,确保井盖的排水效果,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圆形格栅网3设置为外径由下至上逐渐递增的叠放方式,由于圆形格栅网3安装于井座1的内部,井座1的内壁设有与圆形格栅网3连接的安装位2(如可悬挂金属挂钩的钢板),当需要安装或取出位于下层的圆形格栅网3时,圆形格栅网3需要通过上层的安装位2,通过将位于下层的圆形格栅网3的外径设置为小于其上层的圆形格栅网3的外径,方便下层的圆形格栅网3通过上层安装位2、防止圆形格栅网3安装或取出的过程中被卡死。此外,所述井盖本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不仅具有排水效果,还具有防滑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了行人雨天踩上排水井盖滑倒的现象,此外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与沥青路面融为一体、使得路面更加美观。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钢板5的表面设置多个排水孔,流经钢板5的水可通过排水孔流向地下管道。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圆形格栅网3呈圆台形分布、形成所述弹性支撑组件,每个所述圆形格栅网3均通过挂钩悬挂设置于所述井座 1的内壁上且相邻两个圆形格栅网3之间紧密贴合,如图3所示井座 1内壁的安装位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圆形格栅网3通过所述安装位 2安装于井座1的内壁,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2为可悬挂金属挂钩的钢板,由图可知,位于下层的可悬挂金属挂钩的钢板中部所形成的安装位2的面积小于其上层的安装位2的面积,且所述安装位2共同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需要安装或取出位于下层的圆形格栅网3时,可方便下层的圆形格栅网3通过上层安装位2、防止圆形格栅网3安装或取出的过程中被卡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5与所述井盖底座4螺纹连接,具体地,所述钢板5呈圆形板状且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井盖底座4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5与所述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 之间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钢板5与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的黏结层,实现钢板5与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的黏结。

进一步地,所述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包括颗粒状的集料,所述集料的粒径为d,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D,其中0.075mm≤ d≤9.5mm、2mm≤D≤3mm,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料的粒径d为9.5mm,所述排水孔的孔径D为2.5mm,当d=9.5mm、 D=2.5mm,可以保证GFC-5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层6的透水性能最好,提高排水井的排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格栅网3和所述钢板5的外表面均设有防腐层,有效的防止了圆形格栅网3和钢板5被外界环境所腐蚀,从而提高排水井盖的使用寿命。所述井盖还包括呈环形柱状的垫圈7,所述垫圈7的套设于井盖本体上,所述垫圈7的内壁与所述井盖本体的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垫圈7的下表面与所述井盖底座4的上表面相接触,在将所述排水井实际安装之后,所述垫圈7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起到了对井盖的密封作用,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排水井内部。本实施例中,所述井盖底座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在井盖底座4的下端设置底板,提高了井盖底座4的整体强度,流经排水井盖的水可通过设置于底板的表面通孔流向地下管道。所述圆形格栅网3由条形钢板5交错连接而成,由于条形钢板5 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当有车辆从井盖上方压过时,井盖被车辆向下压,同时,条形钢板5发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当车辆经过后,此时,由于条形钢板5的弹力作用,将井盖向上顶,使得井盖恢复原状,由此可见,通过将所述圆形格栅网3采用条形钢板5制成,有利于提高井盖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井盖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5的外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井盖本体上设有拉孔,当需要对井盖的高度调节或对井盖进行维修时,可通过拉孔将井盖本体拉出地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拉孔的数量为,两个拉孔对称设置于井盖本体的表面,且贯穿井盖本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