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底坑防水材料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499发布日期:2018-12-18 22:09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底坑防水材料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井底坑防水材料层。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生活基本大多小区楼房都会有电梯。电梯井渗漏一旦发生,不止是电梯基坑本身受损,连带着与漏水范围接触的电梯机器设备也将造成不小的损害,最严重的是,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电梯井漏水是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和人身安全的,必须保证电梯井无渗漏水的情况,同时还需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电梯井防水在建筑工程中是比较重要的部位,通常是建筑屋的水平标高较低的部位,所以该部位所承受的地下水压是很大的。在防水施工中由于该部位需要和建筑的基础底板防水同时施工,往往会出现施工过层中基坑降水不够低等因素,致使电梯井基础坑内积水而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水层的设防。有些基础底板不作防水处理,建筑单位为了施工的方便,在基础浇筑完毕后,若电梯井有渗漏出现,就采取附加防水层设防,由于选材的不当则会出现防水层在使用不久就失效而出现渗漏。

目前基坑内部大量积水主要是由于前期施工底板大量积水未及时排干、排尽,便直接灌注混凝土,造成底板四周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疏松等结构问题。立面与底板交接不严实,底板原防水层未起到应有的防水效果,外侧水沿孔洞、疏松及裂缝处渗漏至基坑,造成电梯井积水。另一方面是由于混凝土墙面与红砖墙面的防水处理不当或管漏出渗水,致使电梯井处于长期的潮湿状态,造成无形隐患的存在,严重影响人们对办公或居住舒适度的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者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底坑防水材料层,包括电梯井红砖墙面设有第一防水材料层、电梯井底坑设有第二防水材料层、电梯井混凝土墙面设有第三防水材料层;所述第一防水材料层为红砖墙面依次设置水泥砂浆层、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水泥砂浆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材料层为电梯井底坑依次设置水泥砂浆层、水性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水泥砂浆防水层、水泥砂浆加固层、水性纳米级防水渗透层;所述第三防水材料层为混凝土墙面依次设置水泥砂浆层、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水泥砂浆防水层。

可选的,所述水性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为二氧化硅与氧化钙聚合凝胶材料层。

可选的,水性纳米级防水渗透层为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水材料层与所述第三防水材料层中水泥砂浆层设有堵漏浆料。

可选的,所述堵漏浆料为堵漏剂或是灌浆材料。

可选的,所述灌浆材料为聚氨酯或是环氧树脂。

可选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防水材料层中分别设有两层厚度为1-3mm的二氧化硅与氧化钙聚合凝胶材料层和厚度为 2-10mm的水泥砂浆防水层。

可选的,所述水泥砂浆加固层厚度为15-25mm。

可选的,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材料层的厚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梯井墙面防水材料,具有以下特征:

1.对电梯井不同结构的墙面及底坑采用不同防水结构层,提高了墙面的防水效果,克服因漏水造成损失的缺陷。

2.防水材料层中设有水性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可以使潮湿的水泥墙面变干燥,进一步提高防水功效。

3.电梯井底坑材料层对防水要求高,设有水泥砂浆加固层对防水材料起保护作用,使材料层使用年限长。

4.混凝土墙面设有第三防水材料层,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具有一定防水效果,设有防水渗透层和防水将层,既能达到防水效果,也能节约经济,降低成本。

5.所述的电梯井防水材料层,结构简单,施工期限短,材料层使用年限长。

6.通过材料层的组合,克服了不能在潮湿环境下设置做防水层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井防水材料的主视图;

图2为电梯井红砖墙面第一防水结构层剖视图;

图3为电梯井底坑第二防水结构层剖视图;

图4为电梯井混凝土墙面第三防水结构层剖视图;

图中:1、水泥砂浆层;2、第一道二氧化硅与氧化钙聚合胶凝材料层;3、第二道二氧化硅与氧化钙聚合胶凝材料层; 4、第一道防水浆层;5、第二道防水浆层;6、堵漏浆料;7、水泥砂浆加固层;8、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防水材料层;9、电梯井底坑;10、横梁;11、混凝土墙面;12、红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材料结构层中的防水渗透材料均为已知材料,而且本实用新型未对已知材料作改进,仅是将已知材料应用到材料层结构当中。

如图1所示电梯井墙面防水材料,针对电梯井底坑及四周红砖前面和混凝土墙面所设有的防水材料层,尤其是电梯井底坑,设有多层材料防水层,以加强防水效果,电梯井底坑的四周红砖前面和混凝土墙面所设有增水性无机聚合材料层及水泥砂浆防水层,在电梯井坑底墙侧面4m高度的范围内设有防水材料层,最佳高度为2m,即达到建筑要求的防水标准,又节约成本。

图1中在电梯井底坑的红砖墙面12设有第一防水材料层,第一防水材料层由墙面依次设置的水泥砂浆层1和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及水泥砂浆防水浆层,混凝土墙面11设有第三防水材料层,水泥砂浆层1和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及水泥砂浆防水浆层,可有效阻止红砖墙面或混凝土墙面勾缝处或管道处等的水从墙面渗透出来流入电梯井底坑内,由于混凝土墙面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可设一层防水渗透材料层即可,节约成本。电梯井底坑处防水要求较高,由底坑内表面依次设有水泥砂浆层1和无机聚合材料防水渗透层及水泥砂浆防水浆层,再设有水泥砂浆加固层,厚度一般为20-25mm,优选 20mm,水泥砂浆加固层表面设有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防水材料层,厚度一般为1-3mm,其作用一是防止电梯井底坑出现裂缝导致水层电梯井底坑渗出;二是其具有追水性,当材料层发生碰撞或受破坏出现裂缝时,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防水材料会自动填补渗水处,充分利用其分子结构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这一物理学特性,有效防水;三是其具有强渗透性,可渗透到水泥砂浆加固层表面以形成永久防水层,防止管漏处或底板四周出现蜂窝、麻面等水渗透出来。

材料层中水性无机聚合材料可选用二氧化硅或是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与氧化钙聚合凝胶制成的材料层,其作用一是使得潮湿的水泥墙面或是水泥砂浆层变干燥;二是其具有渗透效果,可以渗透到墙面形成永久的防水层;三是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不破环墙面;三是可以在潮湿的环境或干燥的环境中做防水层,克服了传统材料层只能在干燥的墙面做防水处理的缺陷。

水泥砂浆层1的作用是水泥砂浆加固层其作用一是修复墙面或者电梯井底坑,使其保持平整光滑;二是为无机聚合材料层在施工做好铺垫,延长渗透层的使用年限;三是水泥砂浆层具有防水的功能。

施工工艺:

A:电梯井底坑施工工艺

1.电梯井底坑先做水泥砂浆层,采用涂抹的方式;

2.配置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材料,用涂抹的方式涂在水泥砂浆层上,待其干燥后喷水,保持湿润状态,厚度1- 3mm,优选2mm;

3.涂抹水泥砂浆防水浆层,厚度为2-10mm,凝固后喷水保持湿润状态;

4.配置水泥砂浆,涂抹厚度15-25mm,优选20mm,水泥砂浆厚度超过10mm成为水泥砂浆加固层,即可保护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材料层不受破坏,也具有一定的硬度;

5.等待水泥砂浆加固层凝固后,喷水保持湿润状态,重复 4次;

6.再水泥砂浆加固层上喷涂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防水层,厚度选1-3mm,优选2mm,等待其渗透到水泥砂浆加固层后,喷水保持湿润状态,重复5次。

B电梯井底坑四周的红砖墙及混凝土墙面施工工艺

1.涂抹水泥砂浆层1,使其表面保持平整;

2.配置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材料,水泥砂浆层1凝固后,涂抹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材料层,厚度为1-3mm,干燥后,反复喷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重复4次;

3.涂抹水泥砂浆防水浆层,厚度为2-10mm,凝固后喷水保持湿润状态,重复4次。

图2为红砖墙面第一防水结构层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红砖墙12面采用涂抹或粉刷等方式设置水泥砂浆层1,红砖墙12 面平整后,再分别涂刷两道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2和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3,厚度均为 1-3mm,优选2mm。再次涂抹厚度均为2-10mm的第一道水泥砂浆防水层4和第二道水泥砂浆防水层5,增加材料层的厚度提高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的防水效果和进一步对材料层保护,整体提高红砖墙面12防水效果。

图3为电梯井底坑9第二防水材料层的另一种实施方案,电梯井底坑9先做湿润处理,涂抹水泥砂浆层1,再分别涂刷两道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2和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3,厚度均为1-3mm,优选2mm。再次涂抹厚度均为2-10mm的第一道水泥砂浆防水层4和第二道水泥砂浆防水层5,为避免出现电梯井底坑出现裂缝或蜂窝、麻面等,做两道防水渗透层,再涂抹厚度为15-25mm的水泥砂浆加固层7,待其凝固后喷涂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防水渗透层8,厚度为1-3mm,水性纳米级二氧化硅防水渗透层8渗透到水泥砂浆加固层7之后,喷水并保持湿润,重复4次。

进一步的,第二防水材料层中的水泥砂浆层1中设置有堵漏浆料6,堵漏浆料6可以是堵漏剂或是灌浆材料,例如市场中常见的堵漏灵、水玻璃或是丙凝、聚氨酯、环氧树脂、水泥灌浆材料等,形状可以为倒三角形或长方形或圆形等,作用是提高材料层的整体性,不易被破坏,防止材料层局部渗水。

图4为混凝土墙面第三防水结构层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混凝土墙面11面采用涂抹或粉刷等方式设置水泥砂浆层1,混凝土墙面11平整后,再分别涂刷两道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2和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3,厚度均为1-3mm,优选2mm。再次涂抹厚度均为2-10mm的第一道水泥砂浆防水层4和第二道水泥砂浆防水层5,增加材料层的厚度提高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混合胶凝防水渗透层的防水效果和进一步对材料层保护,整体提高混凝土墙面11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在混凝土墙面内如有横梁10,横梁10与混凝土墙面11内缝隙处设有堵漏浆料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结构材料层,例如某些对电梯井防水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建筑结构,可综合采用图2、图3、图4所述的实施方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梯井墙面防水材料层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创造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