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地基的滤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226发布日期:2018-10-13 02:10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地基的滤水井。



背景技术:

水井,主要用于开采地下水,用于生活取水﹑灌溉;出于工程需要,也有将排不出的水渗到地下而设置的渗水井、或是为降低地下水位而打的降水井等。

水井用于开采地下水,水井的深度视地下最低水位而定;渗水井用于向地下渗水,其深度不超过地下水最高水位;而降水井是为降低地下水位,其深度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降水井集水后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

地下水位的变化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地下水位过高、过低都会引发相应的生态问题,因此,保持合理的地下水埋深对灌溉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位的变化是由地下水资源量决定的,该量的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为因素的制约,而一般所采用的水井、渗水井或降水井等,均为单向透水构造,无法调节地下水资源量,因此无法调控地下水位向有利方向变化。

另一方面,一般的水井、渗水井或降水井等适用的土质为砂土、粉土等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对地基的承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地基承载力小的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地基并不适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适用于软地基,可调节地下水资源量的双向滤水井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水井无法在软地基上建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地基的滤水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软地基的滤水井,包括井体和位于井体内中下部的过滤层,所述井体底部以抛石层作为井体基础,抛石层与井体的井壁底端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抛石层上方。

滤水井采用抛石层作为井体基础,适合在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地基上建井,使得井体基础稳定,不易下沉、倾斜。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双向滤水结构。

过滤层采用双向滤水结构,当地下水水位高于过滤层时,地下水从抛石层的间隙经过滤层的过滤渗入并集于井体内,杂质则被过滤层阻隔,不能进入井体内;当地下水资源匮乏时,可将水引入井体,水经过滤层和抛石层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粗砂层、下无纺布层、卵石层、上无纺布层和上粗砂层。

过滤层中的上、下粗砂层,作为过滤层的主要过滤载体,其材质为石英砂;石英砂形成的粗砂层具有过滤阻力小,比表面积大,耐酸碱性强,抗污染性好等优点;卵石层作为上、下粗砂层的过渡层,由于卵石间隙较大,具有存储渗水和缓冲的作用;上、下无纺布层用于分隔粗砂层和卵石层,同时也具有滤水的作用;此外,选用圆润的卵石作为过渡层,还具有防止无纺布被碎石尖角刺破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粗砂层为可拆卸的过滤层。

将水引入井体补充地下水时,水中的悬浮物、泥沙、毛发、枯叶等杂质被上粗砂层阻隔,积蓄于井体内,当井体内积蓄的杂物较多时,杂物可连同上粗砂层一同清理,然后重新铺设一层上粗砂层。

优选的,所述井壁上设有用于排水和进水的水管,且水管高于所述过滤层。

当地下水水位高于过滤层时,井体内的积水可通过水管自流至蓄水池或其它构筑物处;当地下水资源匮乏时,又可将水从水管引入井体,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

优选的,所述水管与井壁之间的间隙由砂浆填充密封。选用砂浆填充密封,成本低,无污染,耐久性好。

优选的,所述抛石层与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碎石层。碎石层用于整平抛石层基础,以便在抛石层顶部铺设混凝土垫层。

优选的,所述井壁的厚度为200mm-300mm。

优选的,所述下粗砂层和上粗砂层的厚度为150mm-250mm,卵石层的厚度为400mm-600mm,下无纺布层和上无纺布层为200g/m2-300g/m2

优选的,所述井体顶部设有井盖。防止井内水体被污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抛石层作为井体基础,适合在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地基上建井,井体基础稳定,不易下沉、倾斜;过滤层采用双向滤水结构,当地下水水位高于过滤层时,地下水从抛石层的间隙经过滤层的过滤渗入并集于井体内,杂质则被过滤层阻隔,不能进入井体内;当地下水资源匮乏时,可将水引入井体,水经过滤层和抛石层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将水引入井体补充地下水时,水中的悬浮物、泥沙、毛发、枯叶等杂质被上粗砂层阻隔,积蓄于井体内,当井体内积蓄的杂物较多时,杂物可连同上粗砂层一同清理,然后重新铺设一层上粗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软地基的滤水井,包括井壁1、抛石层2、垫层3、过滤层、水管5和井盖6;抛石层2作为井体的基础设置于井体底部,抛石层2顶部还铺设有一层用于整平抛石层基础的碎石层21,垫层3设置在碎石层21和井壁1底端之间,过滤层设置在抛石层2的上方,过滤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下粗砂层41、下无纺布层42、卵石层43、上无纺布层44和上粗砂层45;水管5设置在井壁1的侧面,且高于上粗砂层45,水管5与井壁1之间的间隙采用M7.5砂浆51填充密封;井盖6设置在井体顶部。

抛石层2中,30cm粒径以下的石料含量不大于20%,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剥落、腐蚀的情况。井壁1的厚度为240mm;下粗砂层41和上粗砂层45的厚度均为200mm,卵石层43的厚度为500mm,下无纺布层42和上无纺布层44均为250g/m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