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395发布日期:2019-09-20 20:4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满足施工期间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恶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为解决上述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了城市决策者不可避免所要面临的问题。

民用建筑中附建式地下室是目前城市建设中大力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地下室全部或部分埋置于一定深度的岩土体中,施工过程中要满足地下水位上升或地表水灌入基坑时地下室结构的抗浮稳定要求,建成后的地下室要满足防水抗渗要求,因此目前地下室通常做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封闭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采取必要的抗浮措施,并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砂浆和金属防水板等措施来满足使用期间防水抗渗要求。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取材容易、用材合理、耐久性、耐火性、可模性、整体性等优点,因此大量广泛应用于建筑业领域。然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存在自重大、抗裂性差、隔热隔声性能差及施工期间污染环境等诸多缺点,尤其是现浇混凝土浇捣后需要的较长的养护时间,并且还要考虑施工期间地下水上升及地表水灌入基坑地下室结构抗浮稳定难题。这必然会延误工期,增加造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现浇混凝土整体地下室所面临的难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包括:素混凝土垫层、预制底板、预制外墙;

预定地基上设置所述素混凝土垫层并铺贴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安装所述预制底板;所述预制底板纵横向连接;所述外边缘预制底板与所述预制外墙连接;所述预制底板下表面设置有后注浆混凝土,所述预制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现浇混凝土底板叠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纵横断面可以作成“—”、“︺”、“横向I”、“︹”形式或其他形式,将预制底板纵横向侧边受力钢筋采用套筒机械连接后适时注浆并现浇混凝土底板叠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板面上设置有预留孔洞。

进一步的,地下室外边缘预制底板断面作成“﹂”形式,地下室外墙的断面形式可以是“I”、“︱”、“[”或“]”或其他形式,并在其墙面上预留孔洞,将外边缘预制底板与预制外墙的受力钢筋通过注浆套筒连接,其连接面处设置座浆。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外墙通过套管将受力主筋机械连接再现浇混凝土柱,完成预制外墙之间与现浇混凝土柱的连接后,再适时现浇混凝土外墙叠合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为解决目前附建式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施工期间满足地下结构抗浮稳定要求及地下室使用期间满足防水抗渗等要求提出了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

相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地下室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结构有以下优点:①预制构件在PC工厂里批量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证;②现场节省大量施工模版;③减少劳动力,交叉作业方便,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不受天气的影响;④安装精度高,施工质量有保证;⑤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⑥当地下室规模较大时能大幅度节约成本;⑥预制构件生产时在板(或墙)面上预留孔洞,以满足施工期间地下结构抗浮稳定要求;⑦预制构件连接完成后在地下室底板和外墙一侧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因此地下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承载力特性、抗震性能及满足使用期间的防水抗渗性能。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装附建式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制构件的快速安全施工以节省大笔资金、缩短工期,同时还可以在预制底板板面上及预制外墙墙面上预留孔洞沟通联系施工期间地下室内外水力平衡以满足极端情况下地下室结构抗浮稳定要求,在合适的时间现浇预制构件叠合层以满足地下室使用期间防水抗渗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前景广泛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底板纵横向连接大样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下室外边缘预制底板与预制外墙连接大样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外墙与现浇混凝土柱连接大样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参见附图1-3,包括:素混凝土垫层2、预制底板5、预制外墙10;

预定地基1上设置所述素混凝土垫层2并铺贴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安装所述预制底板5;所述预制底板5之间纵横向连接;所述外边缘预制底板5与所述预制外墙10连接;所述预制底板下表面设置后注浆混凝土3,所述预制底板上表面设置有现浇混凝土底板叠合层6。

进一步的,预制底板5纵横断面可以做成“—”、“︺”、“横向I”、“︹”形式或其他形式,将预制底板之间纵横向侧边受力钢筋采用套筒7机械连接后适时注浆3并现浇混凝土底板叠合层6。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底板板面上设置有孔洞4以满足施工期间地下结构抗浮稳定要求。

进一步的,地下室外边缘预制底板5截面做成“﹂”形式,地下室预制外墙10的断面形式可以是“I”、“︱”、“[”或“]”形式并在其墙面上预留孔洞,将外边缘预制底板与预制外墙受力钢筋通过注浆套筒8连接,其连接面处设置座浆9。

进一步的,预制外墙10之间通过套管7将受力主筋机械连接后再现浇混凝土柱12,完成预制外墙之间与现浇混凝土柱的连接后,再适时现浇混凝土外墙叠合层11。

进一步的,连接地下室预制顶板梁与现浇混凝土柱,具体过程参考装配整体式上部结构的连接方法;

进一步的,连接地下室顶板、预制顶板梁的连接,具体过程参考装配整体式上部结构的连接方法;

进一步的,当存在多层地下室时,重复完成上述预制构件的连接并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根据施工需要可适当调整结构连接的先后顺序。

进一步的,上述预制构件一侧应预留叠合钢筋以方便吊装转运及满足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连接牢靠协同受力。

进一步的,上述预制底板、预制外墙、预制顶板梁及预制顶板的尺寸可根据柱距大小确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为解决目前附建式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施工期间需满足地下结构抗浮稳定要求及使用期间满足防水抗渗要求提出了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

相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地下室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有以下优点:①预制构件在PC工厂里批量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证;②现场节省大量施工模版;③减少劳动力,交叉作业方便,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不受天气的影响;④安装精度高,施工质量有保证;⑤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⑥当地下室规模较大时能大幅度节约成本;⑥预制构件(预制底板及预制外墙等)生产时应在板(或墙)面上预留孔洞,以满足施工期间地下结构抗浮稳定要求;⑦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适时在其一侧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承载力特性、抗震性能及满足使用期间的防水抗渗性能。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附建式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制构件的快速安全施工以节省大笔资金、缩短工期,同时还可以在预制底板板面上及预制外墙墙面上预留孔洞沟通联系施工期间地下室内外水力平衡以满足极端情况下地下结构抗浮稳定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完成预制构件叠合层以满足地下室使用期间防水抗渗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前景广泛的装配整体式地下室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