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0028发布日期:2019-10-13 02:5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场防渗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



背景技术: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一般在山谷入口处修筑垃圾坝,形成盆形的垃圾填埋库区,库区底部及山谷边坡铺设防渗层,防渗层上方设置渗沥液导排层,用于收集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降雨入渗以及垃圾自身分解产生的渗沥液,渗沥液通过导排管道导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74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地漏式防渗导排结构,包括修筑垃圾坝形成的盆形垃圾填埋库区,该库区底部及边坡表面铺设防渗层,防渗层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渗沥液导排层和反滤土工布,所述垃圾填埋库区底部竖向布置与渗沥液导排层连通的塑料短管,该塑料短管上端带法兰并与铺设于库区底部的防渗层焊接,下端通过90度弯头连接从垃圾坝坝底穿过的穿坝直管。

上述方案能将垃圾填埋厂的污染物汇集会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但塑料短管内的污染物运动速度慢,流经塑料短管时,容易沉淀于塑料短管的内侧壁,当导排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塑料短管堵塞,影响导排系统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具有对弯头和直管进行清洗,避免弯头和直管堵塞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包括盆形结构的垃圾坝,所述垃圾坝内表面铺设有盆形结构的防渗层,所述防渗层的底部设置有导排层,所述导排层背向防渗层的上方设置有防反滤层,所述垃圾坝底部设置有穿过防渗层与导排层连通的竖管,所述竖管远离导排层的一端固设有弯头,所述弯头上连接有从垃圾坝的坝底穿过的直管;

所述直管内侧固设有清洁管,所述清洁管一端位于弯头内,所述清洁管背远离弯头的端口位于直管外侧且连通有向清洁管内注入液体的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坝正常使用时,防渗层能避免垃圾坝内的水及污染物渗入到坝体周围的土层内,当垃圾坝内有水时,垃圾坝内的水会携带污染物经过防反滤层后进入导排层,导排层内的水进入竖管,竖管内的水经过弯头后进入直管,直管将带有污染物的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中,避免污染物对垃圾坝附近的土层造成污染;当导排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启水泵,向清洁管远离弯头的端口内注入清洁溶液,清洁管内的溶液从清洁管位于弯头内的端口流出,对弯头内侧进行清理,保障弯头内腔的畅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管位于弯头的端面的中心线沿弯头所在圆弧的径向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管的位于弯头内一端喷出的清洁液体朝向弯头径向方向,清洁液体能对弯头弯折处沉淀的杂物进行清理,提高清洁管喷出的清洁液体对弯头处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管位于弯头的一端设置有单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竖管正常使用时,单向机构将清洁管伸入弯头内的端口封严,避免竖管内的杂质进入清洁管内,减少清洁管堵塞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机构包括抵压于清洁管端面上的封严盘,所述封严盘朝向清洁管内侧的端面上固设有拉簧,所述拉簧背向封严盘的一端固定于清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清洁管内注入液体时,液体推动封严盘使封严盘与清洁管的端面分离,从而使液体从清洁管伸入弯头处的端口流出;停止向清洁管内注入液体时,拉簧拉动封严盘朝向清洁管的端面移动,直至封严盘的端面与清洁管的端面抵压,实现清洁管端口的封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簧背向封严盘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清洁管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架固定于清洁管内,将拉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实现拉簧远离封严盘一端与清洁管的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严盘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与清洁管端面抵压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设置提高了封严盘与清洁管端面抵压时,封严盘与清洁管之间的封严效果,进一步减少杂质进入清洁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头外侧包裹有混凝土支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支墩用于支撑和保护弯头,延长弯头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管外侧包裹有混凝土方包,所述混凝土方包的内侧面与直管外侧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方包能对直管进行保护,减小直管附近的沉降对直管的影响,提高直管结构强度,减小直管断裂,内部物质泄漏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垃圾坝正常使用时,防渗层能避免垃圾坝内的水及污染物渗入到坝体周围的土层内,当垃圾坝内有水时,垃圾坝内的水会携带污染物经过防反滤层后进入导排层,导排层内的水进入竖管,竖管内的水经过弯头后进入直管,直管将带有污染物的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中,避免污染物对垃圾坝附近的土层造成污染;当导排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启水泵,向清洁管远离弯头的端口内注入清洁溶液,清洁管内的溶液从清洁管位于弯头内的端口流出,对弯头内侧进行清理,保障弯头内腔的畅通;

2、当向清洁管内注入液体时,液体推动封严盘使封严盘与清洁管的端面分离,从而使液体从清洁管伸入弯头处的端口流出;停止向清洁管内注入液体时,拉簧拉动封严盘朝向清洁管的端面移动,直至封严盘的端面与清洁管的端面抵压,实现清洁管端口的封严;

3、混凝土方包能对直管进行保护,减小直管附近的沉降对直管的影响,提高直管结构强度,减小直管断裂,内部物质泄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弯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垃圾坝;11、防渗层;12、导排层;13、防反滤层;14、混凝土固定块;2、清洁管;21、连接框;3、竖管;31、弯头;32、直管;33、篦网;4、单向机构;41、封严盘;42、拉簧;43、支撑架;44、密封圈;5、混凝土支墩;6、混凝土方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1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垃圾填埋的盆形结构的垃圾坝1,垃圾坝1的底部和边坡内表面铺设有防渗层11,防渗层11为使用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铺设的防渗层11。防渗层11的结构为与垃圾坝1结构相同的盆形结构,防渗层11包括位于垃圾坝1底面的底部防渗层11和位于垃圾坝1侧面的侧面防渗层11。

如图2所示,防渗层11的底部的外侧面设置有浇筑于土层上的混凝土固定块14,防渗层11上穿设有旋设于混凝土固定块14的膨胀螺栓,膨胀螺栓于防渗层11底部设置有多个,膨胀螺栓的螺帽与防渗层11之间设置有垫片,垫片能增大膨胀螺栓的螺帽与防渗层11的接触面积,减小膨胀螺栓对防渗层11的挤压损伤。

如图2所示,防渗层11的底部铺设有导排层12,导排层12能容纳垃圾坝1内的液体经过,导排层12背向防渗层11的上端面上铺设有一层防反滤层13,防反滤层13上方放置有垃圾填埋物,垃圾填埋物内的液体能经过防反滤层13后进入导排层12,防反滤层13能阻碍导排层12内的液体进入防反滤层13上方的垃圾填埋物内。

如图2所示,防渗层11的底部穿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管3,竖管3依次穿过防渗层11、垃圾坝1底壁和混凝土固定块14,竖管3位于导排层1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朝向垃圾坝1底壁的端面抵压于防渗层11背向垃圾坝1底壁的端面,法兰盘背向垃圾坝1底壁的端面上焊接有篦网33,篦网33能阻碍导排层12内的物质进入竖管3内。

如图2所示,竖管3穿过混凝土固定块14的一端焊接连通有弯头31,弯头31两端面的夹角为90度。弯头31远离竖管3的一端焊接连通有直管32,直管32远离弯头31的一端连通于污水处理系统。

如图2所示,垃圾坝1内的污水经过防反滤层13进入导排层12,导排层12内的污水经过篦网33进入竖管3内,竖管3内的污水经过弯头31进入直管32,直管32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内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弯头31外侧包裹有混凝土支墩5,将弯头31放置到指定位置后,使用混凝土泥浆浇筑成混凝土支墩5,混凝土支墩5用于支撑和保护弯头31,延长弯头31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直管32外侧包裹有混凝土方包6,混凝土方包6的内侧面与直管32外侧面抵触,外侧面为圆柱面。直管32放置到指定位置后,使用混凝土泥浆于直管32外侧浇筑,带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方包6。混凝土方包6能对直管32进行保护,减小直管32附近的沉降对直管32的影响,提高直管32结构强度,减小直管32断裂,内部物质泄漏的情况发生。

如图2所示,直管32内侧固定设置有清洁管2,清洁管2与直管32胶结连接,清洁管2一端位于直管32背向弯头31的端口外侧,清洁管2伸入直管32的一端位于弯头31内。清洁管2远离弯头31的一端连通有向清洁管2内注入清水的水泵,水泵在附图中未画出。

如图2所示,清洁管2位于弯头31内的端面的中心线沿弯头31的径向方向设置,清洁管2位于弯头31的端面上设置有单向机构4。

如图3所示,单向机构4包括抵压于清洁管2位于弯头31内的端面且将清洁管2端口遮盖的封严盘41,封严盘41朝向清洁管2的端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设有密封圈44,密封圈44抵压于清洁管2的端面。

如图3所示,封严盘41朝向清洁管2端口的端面上焊接有拉簧42,拉簧42远离封严盘41的一端焊接有支撑架43,支撑架43为十字形框架,支撑架43滑动嵌入清洁管2,支撑架43与清洁管2过盈连接。

如图3所示,清洁管2外侧套设有固定于弯头31内侧上的连接框21,连接框21焊接固定于弯头31内侧,连接框21能提高清洁管2位置于弯头31内的稳定性。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导排系统,其工作过程如下:

垃圾坝1正常使用时,防渗层11能避免垃圾坝1内的水及污染物渗入到坝体周围的土层内,当垃圾坝1内有水时,垃圾坝1内的水会携带污染物经过防反滤层13后进入导排层12,导排层12内的水进入竖管3,竖管3内的水经过弯头31后进入直管32,直管32将带有污染物的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中,避免污染物对垃圾坝1附近的土层造成污染;

竖管3内的污染物运动速度慢,流经弯头31时,容易沉淀于弯头31内侧壁,当导排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向清洁管2远离弯头31的端口内注入清洁水,清洁管2内的水从清洁管2位于弯头31内的端口流出,对弯头31内侧进行清理,当向清洁管2内注入液体时,液体推动封严盘41使封严盘41与清洁管2的端面分离,使液体从清洁管2伸入弯头31处的端口流出;当停止向清洁管2内注入液体时,拉簧42拉动封严盘41朝向清洁管2的端面移动,直至封严盘41的端面与清洁管2的端面抵压,将清洁管2端口的封严,完成对弯头31及直管32内侧的清理,保障弯头31和直管32内腔的畅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