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板桩护岸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7432发布日期:2019-11-08 21:47阅读:2549来源:国知局
生态板桩护岸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岸,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板桩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破坏尤为严重。在河道建设中,传统的工程型护岸形式将原有天然岸坡渠道化、硬质化,注重于河道的防洪、输水和航运等功能,但它很少考虑到河道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导致原有岸坡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如何在人为建设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影响环境甚至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建设理念,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目前拟寻求一种施工简便,安全经济有效且生态效果好的生态板桩护岸及其施工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板桩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这种生态板桩护岸,包括生态草坪、河岸、混凝土压顶、回填种植土、回填砂石土、导流槽、渗水管、预埋输水管、河床、生态孔群、集水池、水泵、挑臂景观台、回填黏性土和板桩,河岸临水侧边坡打设板桩,靠近板桩临水面顶端处设置挑臂景观台;板桩与河床交界上方布置生态孔群和渗水管,所述渗水管下方设置导流槽,导流槽固定在板桩上;所述导流槽下方设置集水池,每15-20米设置一个,所述集水池上方设置水泵,水泵与预埋输水管相连;所述河岸和板桩斜边坡处、渗水管对应位置设置回填砂石土,其余位置设置回填黏性土,回填高度至板桩顶部;板桩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回填砂石土和回填黏性土相间回填的土层上设置回填种植土,回填种植土上种植生态草坪。

作为优选:挑臂景观台包括生态袋、溢水孔、挑臂竖板、挑臂底板、挑臂支撑和支撑底座;挑臂底板和板桩之间设置挑臂支撑,挑臂支撑通过螺栓栓接板桩上的支撑底座,所述挑臂底板上放置生态袋,所述挑臂竖板上设置溢水孔。

作为优选:渗水管临岸侧端部包裹土工布膜。

作为优选:导流槽通过进水管连通集水池,集水池上端设置过滤层,板桩内的预埋输水管向上连通至生态袋上方。

这种生态板桩护岸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尺寸及配筋,先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板桩,预制板桩时先预留渗水管,并设置挑臂钢筋接头和预埋输水管;

步骤二、施工河段的河岸现场开挖修整临水侧边坡,垂直打设板桩至设计深度;

步骤三、在板桩预留的挑臂钢筋接头处浇筑挑臂景观台,在挑臂竖板上设置溢水孔,每隔3-5米设置一个,等挑臂浇筑强度达到要求后,使用螺栓安装挑臂支撑;

步骤四、渗水管采用合适管径的pvc管,渗水管临岸侧端部包裹土工布膜,每隔2-3米设置一根,在渗水管下方安装导流槽,并用箍钉固定在板桩上;

步骤五、板桩每隔15-20米,在河床交界处安装模板、布设配筋,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集水池的浇筑施工,导流槽在相应位置设置进水管,将收集的水导流进入集水池,池口设置过滤层过滤水中杂质,安装水泵,水泵出水口连接板桩内的预埋输水管,构成挑臂景观台的循环灌溉系统;

步骤六、河岸边坡土方采用分层相间回填,渗水管对应位置设置回填砂石土,其余位置设置回填黏性土,砂石土和黏性土相间回填高度至板桩顶部,再在砂石土和黏性土相间回填的土层上设置回填种植土,用于种植生态草坪等绿色植被;

步骤七、板桩顶部浇筑混凝土压顶,采用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成,并每隔4-6米设置一道伸缩缝;

步骤八、将聚丙烯无纺土工布、聚酯纤维有纺土工布等土工合成材料,通过缝制加工制成长条状袋体,充填种植土制成生态袋,安放在挑臂景观台上,种植绿色景观植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河岸边坡分层相间回填法,砂石土和黏性土相间回填,最后回填种植土覆盖,减小了护岸的土压力,便于渗水排水,回填成本更加经济。

2、本发明设置的挑臂景观台,可放置生态袋,种植绿色景观植被,拓展了立体的生态空间,增加了绿化面积,有助于生态的多样性。

3、本发明的护岸板桩临水面设置生态孔群,可供水生生物活动栖息,提供了安全稳固的筑巢场所。

4、本发明设置的挑臂景观台灌溉系统,能适应多变的气候环境,有效的循环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

5、本发明的护岸结构简单,安全经济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生态板桩护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生态板桩护岸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1-1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生态草坪;2——河岸;3——混凝土压顶;4——回填种植土;5——回填砂石土;6——生态袋;7——溢水孔;8——挑臂竖板;9——挑臂底板;10——挑臂支撑;11——支撑底座;12——螺栓;13——导流槽;14——渗水管;15——土工布膜;16——预埋输水管;17——河床;18——生态孔群;19——集水池;20——过滤层;21——进水管;22——水泵;23——挑臂景观台;24——回填黏性土;25——板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生态板桩护岸,包括生态草坪1、河岸2、混凝土压顶3、回填种植土4、回填砂石土5、导流槽13、渗水管14、预埋输水管16、河床17、生态孔群18、集水池19、水泵22、挑臂景观台23、回填黏性土24和板桩25,河岸2临水侧边坡打设板桩25,板桩25临水面顶端向下约1米处设置挑臂景观台23;板桩25与河床17交界上方布置生态孔群18和渗水管14,所述渗水管14向下约10厘米设置导流槽13,导流槽13固定在板桩25上;所述导流槽13下方设置集水池19,每15-20米设置一个,所述集水池19上方设置水泵22,水泵22与预埋输水管16相连;所述河岸2和板桩25斜边坡处、渗水管14对应位置设置回填砂石土5,其余位置设置回填黏性土24,回填高度至板桩25顶部;板桩25顶部设置混凝土压顶3;回填砂石土5和回填黏性土24相间回填的土层上设置回填种植土4,回填种植土4上种植生态草坪1。

板桩25可以是预制板式板桩、预制桩板式板桩和现浇板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

挑臂景观台23包括生态袋6、溢水孔7、挑臂竖板8、挑臂底板9、挑臂支撑10和支撑底座11;挑臂底板9和板桩25之间设置挑臂支撑10,挑臂支撑10通过螺栓12栓接板桩25上的支撑底座11,用于加固挑臂景观台23,所述挑臂底板9上放置生态袋6,用于培植生态绿色景观,所述挑臂竖板8上设置溢水孔7,用于排出挑臂景观台23上过多的水,以防植被被淹。

渗水管14临岸侧端部包裹土工布膜15。

导流槽13通过进水管21连通集水池19,集水池19上端设置过滤层20,板桩25内的预埋输水管16向上连通至生态袋6上方。导流槽13通过进水管21把积水排到集水池19,通过过滤层20过滤后储备在集水池19成为灌溉水,通过水泵22和预埋输水管16灌溉挑臂景观台23的生态袋6的绿色植被。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板桩可采用预制板式板桩、预制桩板式板桩和现浇板桩,本专利仅此以单元长度预制板式板桩护岸施工步骤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尺寸及配筋,先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板桩25,预制板桩25时先预留渗水管14,设置挑臂钢筋接头和预埋输水管16;板桩25之间采用凹凸企口连接,连接处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条;

步骤二、施工河段河岸2现场开挖修整临水侧边坡,垂直打设板桩25至设计深度;

步骤三、在板桩25预留的挑臂钢筋接头处浇筑挑臂景观台23,在挑臂竖板8距离挑臂底板9约5厘米处设置溢水孔7,每隔3-5米设置一个,等挑臂浇筑强度达到要求后,使用螺栓12安装挑臂支撑10;

步骤四、渗水管14采用合适管径的pvc管,临岸侧端部包裹土工布膜15,每隔2-3米设置一根,在渗水管14向下约10厘米安装导流槽13,用箍钉固定在板桩25上;

步骤五、板桩25每隔15-20米,在河床交界处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布设配筋,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集水池19的浇筑施工,导流槽13在相应位置设置进水管,将收集的水导流进入集水池19,池口设置过滤层20过滤水中杂质,安装水泵21,水泵出水口连接板桩25内的预埋输水管16,构成挑臂景观台23的循环灌溉系统;

步骤六、为了更好排水,河岸2边坡土方采用分层相间回填,渗水管14对应位置设置回填砂石土5,其余位置设置回填黏性土24,砂石土和黏性土相间回填高度至板桩25顶部,再在砂石土和黏性土相间回填的土层上设置回填种植土4,可用于种植生态草坪1等绿色植被;

步骤七、板桩25顶部浇筑混凝土压顶3,采用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成,厚度为20厘米,并每隔4-6米设置一道伸缩缝;

步骤八、将聚丙烯无纺土工布、聚酯纤维有纺土工布等土工合成材料,通过缝制加工制成设计要求的长条状袋体,充填种植土制成生态袋6,安放在挑臂景观台23上,种植绿色景观植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