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6867发布日期:2019-11-29 17:4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风电站桩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



背景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厂,是利用海上风力资源发电的新型发电厂。在石油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各国均将眼光投向了风力资源巨大的海域,欧洲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多个海上风力发电厂而且规模巨大。中国也逐渐涉及海上风力发电领域,上海的海上风力发电厂2010年启用,香港欲建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厂。

btm数据显示,2014-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2948mw,占到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的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先天条件优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环境保护要求高、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好、工业基础雄厚,已具备开发建设海上风电的良好条件,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产业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国海上风电将健康、规模化发展,并逐步展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现在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的海上风电站桩基设计不稳固,不能承担较大的风浪载荷;

2、现有的海上风电站桩基处较少设置检修台,使得桩基建成后的后续检修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通过将固定架交叉设置,加固桩基的稳定性,且下方用连接杆进行固定,使得桩基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使得桩基在遭受风浪的冲击时,能屹立不倒。钢筋混凝土墩台的设置使得桩基上端得以固定,不易脱滑。加强筋的设置不仅将桩基和风电塔筒在钢筋混凝土墩台内部连接,还增加了钢筋混凝土墩台的抗拉、抗压和抗扭力作用。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不同高度对风电塔筒进行检修和后续维护。钢筋混凝土墩台的下方还设置有方便工作人员水下检修和维护的钩挂件,使得检修工作较为高效顺利地进行。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包括:塔筒单元、墩台单元、桩基单元;所述塔筒单元位于墩台单元上方;所述墩台单元位于桩基单元上方;所述桩基单元包括桩基、固定架、连接杆、电缆管和现滩面线;所述固定架两端与桩基相连;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架的下方;所述现滩面线位于连接杆的下方;所述电缆管位于其中一个桩基的远离固定架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桩基是指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桩基的设置不仅有提升海上风电站的海拔高度,还具有固定海上风电站位置的作用。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状之一,固定架的交叉设置可以加固桩基的稳定性,且下方用连接杆进行固定,使得桩基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使得桩基在遭受风浪的冲击时,能屹立不倒。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塔筒单元包括风电塔筒、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所述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均围绕风电塔筒设置;所述第一风电平台位于第二风电平台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不同高度对风电塔筒进行检修和后续维护。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风电平台与风电塔筒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段加劲板。

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段加劲板的设置不仅可以使相分离的第一风电平台和风电塔筒连接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件,还可以给第一风电平台和风电塔筒的连接处增加抗拉、抗压和抗扭力作用,使其受力不易塌落。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风电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一栏杆;所述第一风电平台下方设置有爬梯。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栏杆的设置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对风电塔筒进行检修和后续维护时的安全,消除了不慎跌落的隐患。爬梯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在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之间转换。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二风电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二栏杆;所述爬梯位于第二风电平台上方。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二栏杆的设置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对风电塔筒进行检修和后续维护时的安全,消除了不慎跌落的隐患。爬梯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在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之间转换。

本发明中所述的墩台单元包括钢筋混凝土墩台、加强筋、靠船构件和阶梯;所述钢筋混凝土墩台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桩基上端嵌入钢筋混凝土墩台中;所述靠船构件位于钢筋混凝土墩台的一侧,与阶梯下端相连;所述阶梯上端与第二风电平台相连;所述第二风电平台位于钢筋混凝土墩台的上方。

本发明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墩台的设置使得桩基上端得以固定,不易脱滑。加强筋的设置不仅将桩基和风电塔筒在钢筋混凝土墩台内部连接,还增加了钢筋混凝土墩台的抗拉、抗压和抗扭力作用。靠船构件的设置方便检修船只的停靠。阶梯的设置方便检修人员由靠船构件处进入第二风电平台。钢筋混凝土墩台的下方还设置有方便工作人员水下检修和维护的钩挂件,使得检修工作较为高效顺利地进行。

本发明中所述的电缆管内部设置有海底电缆线。

本发明中电缆线的设置使得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缆线传至电厂,进而输送至用电区域。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所用材质相同,均是a315型系统柱。

本发明中所述的a315型系统柱为硬质合金碳素钢管系统柱,这种系统柱抗氧化、耐腐蚀,且造价相对较低,易于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固定架的交叉设置可以加固桩基的稳定性,且下方用连接杆进行固定,使得桩基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使得桩基在遭受风浪的冲击时,能屹立不倒。钢筋混凝土墩台的设置使得桩基上端得以固定,不易脱滑。加强筋的设置不仅将桩基和风电塔筒在钢筋混凝土墩台内部连接,还增加了钢筋混凝土墩台的抗拉、抗压和抗扭力作用。

2、第一风电平台和第二风电平台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不同高度对风电塔筒进行检修和后续维护。钢筋混凝土墩台的下方还设置有方便工作人员水下检修和维护的钩挂件,使得检修工作较为高效顺利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整体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的俯视图;

图中:塔筒单元-1、风电塔筒-11、连接段加劲板-111、第一风电平台-12、第一栏杆-121、爬梯-122、第二风电平台-13、第二栏杆-131、墩台单元-2、钢筋混凝土墩台-21、加强筋-22、靠船构件-23、阶梯-24、桩基单元-3、桩基-31、固定架-32、连接杆-33、电缆管-34、海底电缆线-341、现滩面线-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包括:塔筒单元1、墩台单元2、桩基单元3;所述塔筒单元1位于墩台单元2上方;所述墩台单元2位于桩基单元3上方;所述桩基单元3包括桩基31、固定架32、连接杆33、电缆管34和现滩面线35;所述固定架32两端与桩基31相连;所述连接杆33位于固定架32的下方;所述现滩面线35位于连接杆33的下方;所述电缆管34位于其中一个桩基31的远离固定架的一侧。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海上风电站的高强度平台桩基,包括:塔筒单元1、墩台单元2、桩基单元3;所述塔筒单元1位于墩台单元2上方;所述墩台单元2位于桩基单元3上方;所述桩基单元3包括桩基31、固定架32、连接杆33、电缆管34和现滩面线35;所述固定架32两端与桩基31相连;所述连接杆33位于固定架32的下方;所述现滩面线35位于连接杆33的下方;所述电缆管34位于其中一个桩基31的远离固定架的一侧。

另有,所述的塔筒单元1包括风电塔筒11、第一风电平台12和第二风电平台13;所述第一风电平台12和第二风电平台13均围绕风电塔筒11设置;所述第一风电平台12位于第二风电平台13的上方。

此外,所述第一风电平台12与风电塔筒1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段加劲板111。

再有,所述第一风电平台12上方设置有第一栏杆121;所述第一风电平台12下方设置有爬梯12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电平台13上方设置有第二栏杆131;所述爬梯122位于第二风电平台13上方。

除此之外,所述墩台单元2包括钢筋混凝土墩台21、加强筋22、靠船构件23和阶梯24;所述钢筋混凝土墩台21内部设置有加强筋22;所述桩基31上端嵌入钢筋混凝土墩台21中;所述靠船构件23位于钢筋混凝土墩台21的一侧,与阶梯24下端相连;所述阶梯24上端与第二风电平台13相连;所述第二风电平台13位于钢筋混凝土墩台21的上方。

另,所述电缆管34内部设置有海底电缆线341。

再者,所述第一栏杆121和第二栏杆131所用材质相同,均是a315型系统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