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渡槽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2003发布日期:2020-01-03 10:28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渡槽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渡槽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渡槽,是指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普遍用于灌溉疏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一般的渡槽支架也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造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渡槽支撑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渡槽支撑系统,包括桁架和支架,支架架设在桁架长度方向两端,桁架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次梁和两根支柱,两根支柱长度方向竖直且底端固连在地面上,主梁与次梁长度方向水平且两端固连在两根支柱之间,主梁位于次梁正上方,两根主梁之间、次梁之间和主梁与次梁之间间隔固连有加强杆,加强杆长度方向与主梁和次梁长度方向垂直,其中,桁架和支架顶部架设有渡槽,主梁与支架顶部固连有弯扣,弯扣嵌入渡槽通过滑动与渡槽扣接,弯扣与渡槽之间浇注有水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梁、次梁和加强杆间隔分布,降低桁架的质量,便于运输架设,缩短工期,同时设置加强杆提高桁架的结构强度,使桁架不易受压变形,且使用钢柱焊接成支架,有效的降低重量和造价成本,便于吊装和生产;设置弯扣可在吊装渡槽时,先将弯扣插入渡槽内,随后滑动渡槽使弯扣与渡槽扣接,随后在渡槽与弯扣的间隙处浇筑水泥,使弯扣与渡槽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实现渡槽与桁架、支架的连接,安装方便且连接强度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主梁与支架顶部两侧固连有减震板,减震板包括架板、弹柱和支撑环,两块架板端面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底部的架板与主梁固连,顶部的架板与渡槽底部抵接,弹柱固连在架板间隙四角处,支撑环固连在架板间隙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减震板既能起到支撑渡槽的作用,又能在渡槽进行导流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降低液体流动对桁架和支架的振动,保证桁架和支架对渡槽的稳定支撑。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弹柱为弹簧钢制圆柱杆,支撑环为钢制等边三角形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柱具有一定弹性,在渡槽受到流动产生的重力时,可由弹柱的弹性形变进行吸收,降低桁架与支架所受的振动,设置支撑环起到支撑架板的作用,同时避免弹柱过度变形而发生塑性形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支撑环锐角端指向方向与弯扣指向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吊装渡槽时吸收渡槽对架板的摩擦力,避免架板之间发生错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相邻加强杆之间固连有x型的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桁架的结构强度,使主梁和次梁受力均匀,避免变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支柱最顶端的加强杆上固连有斜撑,支杆最顶端的横梁两侧也固连有斜撑,斜撑长度方向倾斜且与地面夹角为5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撑形成刚性支撑,使桁架和支架位置固定稳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桁架底部固连有等边三角形的基座,基座锐角端与桁架上的斜撑固连,支架上的斜撑底部固连有t字形的底座,底座截面面积大于斜撑的底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桁架和支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桁架和支架固定稳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底座与斜撑之间固连有立柱,立柱长度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斜撑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斜撑与底座发生断裂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弯扣的桁架和支架,便于安装渡槽且保证连接稳定;

2、通过设置减震板降低流体震动对桁架和支架的影响,保证桁架和支架对渡槽的支撑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板结构图;

图4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渡槽连接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桁架;11、主梁;12、次梁;13、支柱;2、支架;3、加强杆;4、叉杆;5、斜撑;51、立柱;6、基座;7、底座;8、渡槽;81、弯扣;82、嵌槽;9、减震板;91、架板;92、弹柱;93、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渡槽支撑系统,结合图1、图5,包括桁架1和支架2,支架2架设在桁架1长度方向两端,桁架1与支架2沿同一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桁架1包括两根主梁11、两根次梁12和两根支柱13,两根支柱13长度方向竖直且底端固连在地面上,主梁11与次梁12长度方向水平且两端固连在两根支柱13之间,主梁11位于次梁12正上方,两根主梁11之间、次梁12之间和主梁11与次梁12之间间隔固连有加强杆3,加强杆3长度方向与主梁11和次梁12长度方向垂直;相邻加强杆3之间固连有x型的叉杆4,进一步提高桁,1的结构强度,使主梁11和次梁12受力均匀,避免变形。

结合图1、图6,桁架1和支架2顶端中部架设有渡槽8,渡槽8为钢筋水泥槽,主梁11与支架2顶部固连有弯扣82,弯扣81为倒l形钢块,渡槽8中部开设有嵌槽82,嵌槽82外径大于弯扣81外径,嵌槽82截面也为倒l形,弯扣81插入嵌槽82内通过滑动与渡槽8扣接,弯扣81与嵌槽82之间的空隙内浇注有水泥。

结合图1、图6,为了控制桁架1中部挠度,采用主梁11和次梁12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结构,既不改变整体结构的受力传力,又有效的增大了上部结构的刚度;加设次梁12,对主梁11起到了一定的分荷作用,使上部结构受力均匀,传力效果明显;而且,次梁12能有效控制主梁11平面外失稳,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利用主梁11、次梁12和加强杆3间隔分布,降低桁架1的质量,便于运输架设,缩短工期,同时设置加强杆3提高桁架1的结构强度,使桁架1不易受压变形;设置弯扣81可在吊装渡槽8时,先将弯扣81插入渡槽8内,随后滑动渡槽8使弯扣81与渡槽8扣接,随后在嵌槽82与弯扣81的间隙处浇筑水泥,使弯扣81与渡槽8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实现渡槽8与桁架1、支架2的连接,安装方便且连接强度高。

结合图2、图3,主梁11与支架2顶部两侧固连有减震板9,减震板9包括架板91、弹柱92和支撑环93,两块架板91端面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隙,底部的架板91与主梁11固连,顶部的架板91与渡槽8底部抵接,弹柱92固连在架板91间隙四角处,支撑环93固连在架板91间隙中部,设置减震板9既能起到支撑渡槽8的作用,又能在渡槽8进行导流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降低液体流动对桁架1和支架2的振动,保证桁架1和支架2对渡槽8的稳定支撑。

结合图2、图3,弹柱91为弹簧钢制圆柱杆,支撑环93为钢制等边三角形环,支撑环93锐角端指向方向与弯扣81指向方向相同,可在吊装渡槽8时吸收渡槽8对架板91的摩擦力,避免架板91之间发生错位;弹柱92具有一定弹性,在渡槽8受到流动产生的重力时,可由弹柱的弹性形变进行吸收,降低桁架1与支架2所受的振动,设置支撑环93起到支撑架板91的作用,同时避免弹柱92过度变形而发生塑性形变。

结合图2、图3,支柱13最顶端的加强杆3上固连有斜撑5,支杆13最顶端的横梁两侧也固连有斜撑5,斜撑5长度方向倾斜且与地面夹角为55°,设置斜撑5形成刚性支撑,使桁架1和支架2位置固定稳定;桁架1底部固连有等边三角形的基座6,基座6锐角端与桁架1上的斜撑5固连,支架2上的斜撑5底部固连有t字形的底座7,底座7截面面积大于斜撑5的底面积,增大桁架1和支架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桁架1和支架2固定稳定;底座7与斜撑5之间固连有立柱51,立柱51长度方向垂直,提高斜撑5与底座7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斜撑5与底座7发生断裂的概率。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