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及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6697发布日期:2020-08-07 17:16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及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及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供水系统是指,按一定质量要求供给不同的用水部门所需的蓄水库、水泵、管道和其它工程的综合体。

在各种供水系统中,常存在需要将室内管道穿墙并连接室外地上或地下的管道的结构,通常,穿墙管道与墙外管道为刚性连接,这一连接方式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在于:由于室外地下管道常常会跟随地基沉降而沉降,由于沉降不均匀,此时,穿墙管道和地下管道的刚性连接点处就会受到地下管道沉降的拉力而被拉扯、撕裂,从而导致管道松脱、损坏,严重影响供水的稳定性。

并且,常规的室外管道直接埋设于地下,不便于直接观察穿墙管道与地下管道的连接情况,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有问题时,需要大量开挖来查询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及供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包括穿过墙体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与墙体之间设置有套装于所述输水管外的防水套管,所述输水管位于墙体外的一端连接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通过位于地下或地表的刚性管连接阀门,且所述刚性管的轴线高度高于所述输水管的轴线高度,所述阀门连接给水管。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柔性管是金属波纹管、挠性金属管或塑料软管,所述柔性管的长度在45-110cm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柔性管与所述输水管及刚性管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阀门为免维护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刚性管上设置有电脉冲防垢器。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柔性管、刚性管及阀门均设置于一检查井内。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检查井的井盖包括金属边框及固定在金属边框中的钢化玻璃盖板,所述金属边框的底部具有密封圈,所述金属边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中,所述钢化玻璃盖板的表面涂布有防雾剂涂层。

供水系统,包括至少两条如上述任一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一条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的输水管连接泵房内的供水管路,其给水管连接供水支路,所述供水支路连接另一条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的给水管,另一条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的输水管连接室内立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使穿墙管道与墙外的地下管道采用柔性管连接,并预留一定的沉降量,从而可以在外部地基沉降时,利用预留的沉降量和柔性管的形变,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外部管道沉降造成其与穿墙管道连接点之间的受到的拉力,有效的降低了管道拉裂或松脱的风险,保证了供水的稳定性。

本方案将柔性管、刚性管、阀门等设置于检查井内,从而可以避免直埋方式需要大面积开挖以查找管道破裂位置的问题,更加便于检查;同时检查井采用玻璃盖板,可以直观的对井内进行观察,无需打开井盖,进一步降低了检查的难度。

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方便进行维修更换,应用更加灵活。

管道上设置有电脉冲防垢器,可以有效的防止管道内结垢,能够充分的保证管道的通畅性,从而改善水质和供水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墙供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查井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脉冲防垢器与刚性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进行阐述,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穿过墙体1的输水管2,所述输水管2与墙体1之间设置有套装于所述输水管2外的防水套管3,所述输水管2位于墙体1外的一端连接有柔性管4,所述柔性管4通过位于地下或地表的刚性管5连接阀门6,且所述刚性管5的轴线高度高于所述输水管2的轴线高度,所述阀门6连接给水管7。

由于输水管2通过柔性管4与位于地面或地下的刚性管5连接,并且刚性管5预留一定的沉降高度,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墙外地基沉降,造成输水管2与外部刚性管道直接连接时出现外部刚性管道拉裂或接口松脱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管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具体来看,如附图1所示,所述输水管2位于地下且需穿过墙体1连接至墙外的地下或地面的水管,其可以是已知的各种管材,如不锈钢管、塑料管等,其管径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设计,此处不作赘述,所述输水管2位于墙体1外部的一端具有法兰盘21,所述柔性管4是金属波纹管、挠性金属管或塑料软管等,甚至可以是皮管、橡胶软管等,所述柔性管4的长度在45-110cm之间,并且常态下,所述柔性管4保持弯曲状态,所述柔性管4的两端具有法兰盘41、42,所述刚性管5与所述输水管2一样,同样可以是已知的各种材质,此处不作赘述,并且,所述钢芯管5的两端具有法兰盘51、52,从而所述柔性管4与所述输水管2及刚性管5法兰连接,因此,在后续如发现柔性管4损坏时或者沉降距离超过缓冲距离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更换。

如附图1所示,所述刚性管5通过法兰与所述阀门6连接,所述阀门6优选为免维护阀门,所述阀门6可以直接买入到地下,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于地下或地上,优选的,所述柔性管4、刚性管5及阀门6均设置于一检查井8内,所述输水管2的外端延伸到所述检查井8内,此时,为了避免检查井8沉降造成输水管2的外端变形,所述检查井8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为管径大于所述输水管2的圆孔或腰型孔,所述输水管2位于所述通孔的下部,从而为检查井预留一定的沉降空间;同时,所述阀门6固定于位于检查井8内的支座上。

所述检查井8可以现场砌筑得到,也可以是预制的成型的钢混结构或金属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井体810及井盖820,所述井盖可以是金属盖板或钢筋混凝土盖板,优选的,如附图2所示,所述检查井8的井盖为包括金属边框81及固定在金属边框81中的钢化玻璃盖板82,另外,由于冬季时,管道易出现冻坏的情形,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查看,但是由于天气寒冷,所述钢化玻璃盖板82的表面易发生起雾的情况,严重影响到直接观察,因此,在所述钢化玻璃盖板82的内外表面均涂布有防雾剂涂层85,以防止起雾;所述金属边框81的底部具有密封圈83,所述金属边框8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84。

从而可以通过钢化玻璃盖板82直接观察到检查井内的情况,省去打开井盖的步骤;同时由于柔性管4、刚性管5及阀门6均位于检查井8内,从而可以方便的发现管道是否存在拉裂的情况或沉降是否超出沉降量,解决了它们直埋于地下,需要开挖才能确定上述问题导致的操作繁琐、不易检查、维护的问题。

进一步,由于刚性管5位于检查井8中,因此还可以在所述检查井8内设置其他设备,例如,如附图1所示,在所述刚性管5上设置有电脉冲防垢器,所述电脉冲防垢器能够通过电脉冲改变钙镁、晶体的毛刺状结构,使它们的晶体呈现为表面光滑的柱状结构,从而避免它们的积聚,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后续管道中水垢的产生,从源头上进行了预防,有利于保证整个建筑供水管道的正常使用,采用物理手段实现防垢,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不会对水质产生比不用的影响。

本方案的适于实用的创新在于将电脉冲防垢器安装于管道上,从而防止管道结构,所述电脉冲防垢器10的具体结构为已知技术,并不是本方案的创新点,此处不作赘述;在具体安装时,所述电脉冲防垢器10可以通过胶水、胶带等固定在刚性管5的外部,例如,如附图3所示,所述电脉冲防垢器10通过一具有与刚性管5的表面曲率相同的弧面的固定座9安装在刚性管5上,所述固定座9通过胶水或双面胶等固定在所述刚性管5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可卡接或套设在刚性管5外部的安装座(图中未示出)连接刚性管5,此处为已知技术,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供水系统,如附图4所示,包括至少两条如上所述的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一条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100的输水管2连接泵房或地下车库内的供水管路20,具体的,所述输水管2位于墙体1内侧的一端法兰连接一波纹管50,所述波纹管50法兰连接供水管路20,所述供水管路20,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100的给水管7连接供水支路30,所述供水支路30包括与所述给水管7连接的三通301,所述三通301的另外两端连接支管302,所述支管302为球墨管并通过止脱胶圈与三通之间保持密封,所述供水支路30的支管302连接另一条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200的给水管7,所述防沉降拉裂穿墙供水管路200的输水管2并连接室内立管40,所述室内立管40为双卡压管道且其上设置有涡轮蝶阀60。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