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8807发布日期:2020-07-10 16:1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拦漂排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每年汛期,大量的漂浮污物随洪水流入河道以及电站库区,特别是流向电站库区的漂浮物,对电站进水口前的拦污栅的进流量以及拦污栅的正常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阻止漂浮物进入进水口拦污栅前,工程中一般的做法是在拦污栅前一定范围内增设一道拦漂排,其作用是将漂浮污物拦截于拦漂排外,对于河道或库区水位变幅较大时,通常增设的是可以随水位变幅自动升降式拦漂排,拦漂排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阻,导致拦漂排无法正常上升或下降,若不及时解决卡阻问题,整个拦漂排被水淹没,浮箱进水沉没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拟解决拦漂排自动升降过程中出现卡阻,拦漂排不能自动正常运行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包括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和若干个通过铰接串联起的浮箱2;所述自动升降单元1包括基台3、恒力装置4、导槽5、端部小车6、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若干个滚轮61;所述若干个滚轮61与导槽5配合,使端部小车6能够沿着导槽5移动;所述导槽5固定在一侧河堤9的倾斜面,河堤9上固定有基台3,基台3上固定有恒力装置4;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铰接耳62;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通过铰接一个个串联起的浮箱2起到拦漂作用,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的端部小车6分别拉住处于两端的浮箱2;河面水位上升时,浮箱2自动上升,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河面水位下降时,浮箱2自动下降,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下移动;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当浮箱2自动上升,恒定拉力使端部小车6更容易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避免拦漂排上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阻问题;浮箱2自动下降,由于浮箱2很重,该恒定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另外,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这样,竖向铰座7可以上下摆动,更好的将力传递给上下移动的端部小车6,避免卡阻问题;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这样即便端部小车6卡阻,也不影响浮箱2上升或下降,因为竖向铰座7上下摆动和水平铰座8水平摆动,让浮箱2更自由活动;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恒力装置4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采用伺服电机,始终对钢丝绳输出恒定拉力。由上述结构可知,伺服电机可以自动输出恒定扭矩,产生恒定拉力。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浮箱2均通过竖向销轴铰接串联。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浮箱2均通过竖向销轴铰接串联,所以若干个浮箱2在漂浮物冲击时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端部小车上若干个滚轮与导槽配合;导槽固定在一侧河堤的倾斜面,河堤上固定有基台,基台上固定有恒力装置;恒力装置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上的拉耳,使端部小车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端部小车上设有铰接耳;铰接耳和竖向铰座通过水平销轴铰接;竖向铰座和水平铰座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水平铰座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能够避免拦漂排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部小车附近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1-自动升降单元、2-浮箱、3-基台、4-恒力装置、5-导槽、6-端部小车、7-竖向铰座、8-水平铰座、9-河堤、21-浮箱铰接耳、61-滚轮、62-铰接耳、63-拉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见附图1~2。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包括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和若干个通过铰接串联起的浮箱2;所述自动升降单元1包括基台3、恒力装置4、导槽5、端部小车6、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若干个滚轮61;所述若干个滚轮61与导槽5配合,使端部小车6能够沿着导槽5移动;所述导槽5固定在一侧河堤9的倾斜面,河堤9上固定有基台3,基台3上固定有恒力装置4;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铰接耳62;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通过铰接一个个串联起的浮箱2起到拦漂作用,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的端部小车6分别拉住处于两端的浮箱2;河面水位上升时,浮箱2自动上升,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河面水位下降时,浮箱2自动下降,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下移动;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当浮箱2自动上升,恒定拉力使端部小车6更容易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避免拦漂排上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阻问题;浮箱2自动下降,由于浮箱2很重,该恒定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另外,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这样,竖向铰座7可以上下摆动,更好的将力传递给上下移动的端部小车6,避免卡阻问题;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这样即便端部小车6卡阻,也不影响浮箱2上升或下降,因为竖向铰座7上下摆动和水平铰座8水平摆动,让浮箱2更自由活动;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

实施例二:

见附图1~2。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包括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和若干个通过铰接串联起的浮箱2;所述自动升降单元1包括基台3、恒力装置4、导槽5、端部小车6、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若干个滚轮61;所述若干个滚轮61与导槽5配合,使端部小车6能够沿着导槽5移动;所述导槽5固定在一侧河堤9的倾斜面,河堤9上固定有基台3,基台3上固定有恒力装置4;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铰接耳62;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通过铰接一个个串联起的浮箱2起到拦漂作用,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的端部小车6分别拉住处于两端的浮箱2;河面水位上升时,浮箱2自动上升,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河面水位下降时,浮箱2自动下降,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下移动;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当浮箱2自动上升,恒定拉力使端部小车6更容易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避免拦漂排上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阻问题;浮箱2自动下降,由于浮箱2很重,该恒定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另外,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这样,竖向铰座7可以上下摆动,更好的将力传递给上下移动的端部小车6,避免卡阻问题;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这样即便端部小车6卡阻,也不影响浮箱2上升或下降,因为竖向铰座7上下摆动和水平铰座8水平摆动,让浮箱2更自由活动;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

所述恒力装置4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采用伺服电机,始终对钢丝绳输出恒定拉力。由上述结构可知,伺服电机可以自动输出恒定扭矩,产生恒定拉力。

实施例三:

见附图1~2。拦漂排自动升降系统,包括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和若干个通过铰接串联起的浮箱2;所述自动升降单元1包括基台3、恒力装置4、导槽5、端部小车6、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若干个滚轮61;所述若干个滚轮61与导槽5配合,使端部小车6能够沿着导槽5移动;所述导槽5固定在一侧河堤9的倾斜面,河堤9上固定有基台3,基台3上固定有恒力装置4;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该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所述端部小车6上设有铰接耳62;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通过铰接一个个串联起的浮箱2起到拦漂作用,两个自动升降单元1的端部小车6分别拉住处于两端的浮箱2;河面水位上升时,浮箱2自动上升,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河面水位下降时,浮箱2自动下降,拉动端部小车6沿着导槽5倾斜向下移动;所述恒力装置4通过钢丝绳拉设在端部小车6上的拉耳63,使端部小车6倾斜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始终承受恒定的倾斜向上的拉力;当浮箱2自动上升,恒定拉力使端部小车6更容易沿着导槽5倾斜向上移动,避免拦漂排上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卡阻问题;浮箱2自动下降,由于浮箱2很重,该恒定拉力不影响浮箱2随着河面下降时带动端部小车6倾斜向下移动;另外,所述铰接耳62和竖向铰座7通过水平销轴铰接;这样,竖向铰座7可以上下摆动,更好的将力传递给上下移动的端部小车6,避免卡阻问题;所述竖向铰座7和水平铰座8通过竖向销轴铰接,这样即便端部小车6卡阻,也不影响浮箱2上升或下降,因为竖向铰座7上下摆动和水平铰座8水平摆动,让浮箱2更自由活动;所述水平铰座8通过另一竖向销轴和尾部的浮箱2上设有的浮箱铰接耳21铰接。

所述恒力装置4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采用伺服电机,始终对钢丝绳输出恒定拉力。由上述结构可知,伺服电机可以自动输出恒定扭矩,产生恒定拉力。

所述若干个浮箱2均通过竖向销轴铰接串联。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浮箱2均通过竖向销轴铰接串联,所以若干个浮箱2在漂浮物冲击时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