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沟渠淤泥高效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9025发布日期:2020-07-17 15:5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沟渠淤泥高效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沟渠淤泥高效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沟渠淤泥清洗属于水利工程中的一种。

在高压喷头对沟渠内壁淤泥喷洗时,由于高压喷头喷出的水过猛,当喷射到沟渠折角处时,容易使高速喷出的水和淤泥一同溅出至工作人员身上,长期残留在身上会发出恶臭,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沟渠淤泥高效清洗设备,解决了由于高压喷头喷出的水过猛,当喷射到沟渠折角处时,容易使高速喷出的水和淤泥一同溅出至工作人员身上,长期残留在身上会发出恶臭,不易清理的问题,达到防溅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沟渠淤泥高效清洗设备,包括推板和高压水枪,所述推板底部与移动轮通过螺栓锁紧,所述推板上端与高压泵竖直固定,并且高压泵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水箱右侧进行固定,所述高压水枪中部设置有防溅机构,所述防溅机构由转动环、调节口、固定块、滑动环、支撑杆、防溅布、限位滚轮、支撑架和限位环组成,所述转动环内圈与调节口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右侧与调节口紧固,所述滑动环左侧通过转轴与支撑杆转动配合,所述防溅布缝合于支撑杆外侧,所述限位滚轮顶部沿着支撑杆限位滑动,并且限位滚轮中部通过转轴与支撑架转动配合,所述限位环紧固在高压水枪中部左侧,并且限位环右侧与支撑架紧固,所述调节口和滑动环内侧均沿着高压水枪中部左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竖直固定在推板上端左侧,所述高压泵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皮管进行固定,所述皮管顶部与高压水枪紧密套接,所述高压水枪左侧与喷嘴进行固定,所述推板上端右侧嵌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右侧由电源线紧密伸入,所述高压泵通过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环外圈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转动环内侧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口右侧设置有两个以上开口,并且调节口中部设置有与转动环相吻合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根以上,并且每根支撑杆均等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溅布完全展开时直径为50cm,并且防溅布左侧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滚轮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每个限位滚轮均与每根支撑杆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右侧直径使中部直径的两倍,并且限位环与高压水枪相互平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滚轮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为高碳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了防溅机构,需要展开时只需手握转动环并向前推动,使滑动环左侧的多根支撑杆在限位滚轮的固定下展开,从而使防溅布均匀展开,最后将转动环在调节口中转动将其锁紧即可,溅出的水和淤泥会由防溅布进行阻挡,解决了由于高压喷头喷出的水过猛,当喷射到沟渠折角处时,容易使高速喷出的水和淤泥一同溅出至工作人员身上,长期残留在身上会发出恶臭,不易清理的问题,达到防溅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溅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推板-1、移动轮-2、高压泵-3、吸水管-4、水箱-5、出水管-6、皮管-7、高压水枪-8、喷嘴-9、控制面板-10、电源线-11、防溅机构-12、转动环-121、调节口-122、固定块-123、滑动环-124、支撑杆-125、防溅布-126、限位滚轮-127、支撑架-128、限位环-12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沟渠淤泥高效清洗设备:包括推板1和高压水枪8,推板1底部与移动轮2通过螺栓锁紧,推板1上端与高压泵3竖直固定,并且高压泵3吸水口通过吸水管4与水箱5右侧进行固定,高压水枪8中部设置有防溅机构12,防溅机构12由转动环121、调节口122、固定块123、滑动环124、支撑杆125、防溅布126、限位滚轮127、支撑架128和限位环129组成,转动环121内圈与调节口122进行螺纹连接,固定块123右侧与调节口122紧固,滑动环124左侧通过转轴与支撑杆125转动配合,防溅布126缝合于支撑杆125外侧,限位滚轮127顶部沿着支撑杆125限位滑动,并且限位滚轮127中部通过转轴与支撑架128转动配合,限位环129紧固在高压水枪8中部左侧,并且限位环129右侧与支撑架128紧固,调节口122和滑动环124内侧均沿着高压水枪8中部左右滑动。

其中,所述水箱5竖直固定在推板1上端左侧,高压泵3出水口通过出水管6与皮管7进行固定,皮管7顶部与高压水枪8紧密套接,高压水枪8左侧与喷嘴9进行固定,推板1上端右侧嵌入有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右侧由电源线11紧密伸入,高压泵3通过控制面板10与电源线11电连接。

其中,所述转动环121外圈设置有防滑纹路,并且转动环121内侧设置有螺纹,使用时不易滑动。

其中,所述调节口122右侧设置有两个以上开口,并且调节口122中部设置有与转动环121相吻合的螺纹,更好的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支撑杆125设置有两根以上,并且每根支撑杆125均等距设置,能够很好的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防溅布126完全展开时直径为50cm,并且防溅布126左侧呈弧形,更好的进行防溅。

其中,所述限位滚轮127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每个限位滚轮127均与每根支撑杆125一一对应,能够固定在支撑杆中滑动。

其中,所述限位环129右侧直径使中部直径的两倍,并且限位环129与高压水枪8相互平行安装,能够起到限位作用。

其中,所述限位滚轮127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所述限位环129为高碳钢材质。

根据上表所示,本实用新型限位滚轮127采用不锈钢制成,可以达到增加耐腐蚀性的效果,使限位滚轮127不易生锈。

本专利所述的限位环129:限位环为高碳钢材质,高碳钢常称工具钢,含碳量从0.60%至1.70%,可以淬火和回火,锤、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等由含碳量0.90%至1.00%的钢制造。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外部水管通过水箱5后部进水口注满水之后,接通电源线11使其通电,再使用控制面板10控制高压泵3工作,高压泵3通过吸水管4将水箱5内的水吸出,并通过出水管6和皮管7传输至高压水枪8中,此时即可开启高压水枪8的阀门并通过喷嘴9喷出水对沟渠内壁上的淤泥进行喷除,但由于高压喷头喷出的水过猛,当喷射到沟渠折角处时,容易使高速喷出的水和淤泥一同溅出至工作人员身上,长期残留在身上会发出恶臭,不易清理,可通过防溅机构12解决,需要展开时只需手握转动环121带动固定块123并向前推动,使固定块123推动滑动环124并使其左侧的多根支撑杆125在限位滚轮127的固定下展开,从而使防溅布126均匀展开,最后将转动环121在调节口122中转动将其锁紧即可,溅出的水和淤泥会由防溅布126进行阻挡,支撑架128起到固定多个限位滚轮127的作用,限位环129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了防溅机构12,需要展开时只需手握转动环121并向前推动,使滑动环124左侧的多根支撑杆125在限位滚轮127的固定下展开,从而使防溅布126均匀展开,最后将转动环121在调节口122中转动将其锁紧即可,溅出的水和淤泥会由防溅布126进行阻挡,解决了由于高压喷头喷出的水过猛,当喷射到沟渠折角处时,容易使高速喷出的水和淤泥一同溅出至工作人员身上,长期残留在身上会发出恶臭,不易清理的问题,达到防溅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