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191发布日期:2020-09-04 12: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1)、土壤层(2)、绿化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水斗(4)、与渗水斗(4)相配合的顶盖(5)、集水井(6)、净滞井(7)、第一水泵(8)、与第一水泵(8)相连的抽水管(9)和出水管(10),所述土壤层(2)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渗水斗(4)的渗水槽(11),所述渗水斗(4)的底部伸出碎石层(1)的下方,所述渗水斗(4)的外壁、顶盖(5)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渗水孔(12),所述集水井(6)的侧壁设有集水组件(13)与渗水斗(4)的底壁相连,所述抽水管(9)延伸至集水井(6)内,所述出水管(10)延伸至净滞井(7)内,所述净滞井(7)内设有多级过滤组件(14)以及用于对绿化层(3)提供水源的浇灌组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13)包括与集水井(6)顶壁相连通的合流管(131)、等间距排列的若干并呈竖直态的排水管(132),所述渗水斗(4)的底壁等间距排列有若干排水孔(133),所述排水管(132)的顶端与排水孔(133)相连,所述排水管(132)的底端与合流管(13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管(131)呈倾斜态设置,所述合流管(131)的较高一端朝向渗水斗(4),所述合流管(131)的较低一端设有集水管(19)并延伸至集水井(6)内,若干所述排水管(132)的高度尺寸沿合流管(131)的倾斜方向由高到低逐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过滤组件(14)包括设置在净滞井(7)内的分隔板(141)、金属过滤网(142)、活性炭过滤网(143),所述金属过滤网(142)呈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分隔板(141)的两侧壁分别与净滞井(7)的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过滤室(144)和储水室(145),所述金属过滤网(142)可拆卸安装在过滤室(144)内且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活性炭过滤网(143)嵌设在分隔板(141)的底部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金属过滤网(142)的网孔尺寸沿过滤室(144)的高度尺寸由高到低逐次递减,相邻所述金属过滤网(142)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组件(15)包括第二水泵(151)、与第二水泵(151)的出水口相连的第一水管(152)、与第二水泵(151)的进水口相连的第二水管(153)、等间距排列在第一水管(152)上的供水管(154)、等间距排列在绿化层(3)上的自动喷头(155)、设置在第二水管(153)内的电控阀门(156),所述第二水管(153)延伸至储水室(145)内,所述供水管(154)远离第一水管(152)的一端延伸出绿化层(3)外并与自动喷头(155)相连,所述第二水泵(151)、自动喷头(155)和电控阀门(156)之间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12)的截面呈锥形设置,所述渗水孔(12)的孔径尺寸较大的一侧朝向土壤层(2)、碎石层(1),所述渗水孔(12)的孔径尺寸较小的一侧朝向渗水斗(4)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6)的内底壁、净滞井(7)的底壁均设有倾斜坡面(17),所述倾斜坡面(17)分别与集水井(6)的内壁、净滞井(7)的内壁形成有污泥沉淀室(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渗排系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碎石层、土壤层、绿化层,还包括渗水斗、与渗水斗相配合的顶盖、集水井、净滞井、第一水泵、与第一水泵相连的抽水管和出水管,土壤层内开设有用于容纳渗水斗的渗水槽,渗水斗的底部伸出碎石层的下方,渗水斗的外壁、顶盖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渗水孔,集水井的侧壁设有集水组件与渗水斗的底壁相连,抽水管延伸至集水井内,出水管延伸至净滞井内,净滞井内设有多级过滤组件以及用于对绿化层提供水源的浇灌组件;该雨水渗排系统对雨水收集并水循环利用,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节能环保,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巩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3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