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6595发布日期:2020-10-02 10:2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深基坑工程介入到了从古至今的所有施工工程中。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不断的累积增长,城市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土建工程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宠儿。地下停车厂、地下室、地下地铁站、地下人防工程等大量地下结构建筑逐渐兴起,深基坑施工工程也逐渐走入辉煌,我们必须要发展和完善深基坑施工工程,这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完成建设任务经济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基坑施工对于超高层建筑和大型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深基坑技术则是深基坑施工安全作业赖以生存的依据,在当前城市建设中,深基坑工程通过不断的实践经验也在不断的完善,逐渐的形成了与不同基坑深度和地质条件相适应的、经济合理式的支护结构体系。

现有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强度较低,排水效果不好,深基坑经过长期浸泡,很容易坍塌,潜水泵易被掩埋,难以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深基坑支护结构,实现了对深基坑的快速排水,同时增强深基坑支护结构强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深基坑坍塌,潜水泵易被掩埋,难以保证施工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

软土层、深基坑垫层、深基坑斜坡和上下基坑通道,且上下基坑通道位于深基坑垫层的上端,且上下基坑通道与深基坑垫层固定连接,且深基坑斜坡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喷射层,且混凝土喷射层与深基坑斜坡固定连接,且软土层与深基坑垫层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喷射层与软土层之间设置有若干锚杆,且锚杆的一端嵌入软土层的内部,且锚杆的另一端贯穿混凝土喷射层,且混凝土喷射层与锚杆之间安装有承压台,且承压台与锚杆通过固定螺母连接;

第一排水沟,位于深基坑垫层的上端,且深基坑垫层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集水井,且集水井设置有四个;

潜水泵,且潜水泵的两端均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端嵌入集水井的内部;

第二排水沟,位于软土层的上端,且位于深基坑斜坡的外侧,所述第二排水沟的内侧设置有挡水台,且挡水台与混凝土喷射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排水沟的外侧安装有防护栏杆,且防护栏杆的下端与软土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栏杆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前端设置有安全标牌,且安全标牌与横梁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防护栏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安全网,且第一安全网与防护栏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下基坑通道的一侧安装有行走梁,所述上下基坑通道包括立杆和防护栏杆,两个所述防护栏杆之间设置有楼梯平台板,且立杆与防护栏杆和楼梯平台板均固定连接,且防护栏杆与楼梯平台板固定连接,所述上下基坑通道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安全网,且第二安全网与上下基坑通道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潜水泵与排水管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深基坑垫层的上端设置有深基坑基础边线。

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标牌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红色警示灯,且红色警示灯与安全标牌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喷射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网,且钢筋网与混凝土喷射层固定连接。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进行放坡。以保证边坡稳定和施工操作安全;

步骤二:在深基坑四周安装防护栏杆,安装安全标牌和红色警示灯,避免无关人员的靠近;

步骤三:采用二台反铲挖土机,六台后八轮汽车,施工便道按照施工方便、翻土量最少及汽车爬坡最小的角度考虑,从西侧作为施工便道进出口,施工便道坡度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坡道宽度为六米,土方开挖与坡体修坡相互配合,分层分段开挖,从东向西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情况采取机械开挖,坑面和坑角处宜采用人工开挖,为不扰动地基土,基坑开挖距离坑底零点三米左右宜改为人工清理坑底,严禁超挖,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勤监测、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并应有充分的应急措施,遇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措施,要保证该基坑顺利开挖成功,土方开挖施工队伍机械施工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用材尽量不要堆置于基坑周边,堆放位置应距基坑一倍开挖深度以外,且不得超过规定的堆载值,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不得碰撞临近建筑物工程桩结构、测量标志和监测元件,基底留三十厘米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以免超挖和干扰基底土,坑边护坡三十厘米,采用人工开挖,保证坑边土质的稳定性,并在深基坑外部开设第二排水沟并安装挡水台。

步骤四:开挖后的基坑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清边检底,尽快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应做到基坑内满封闭,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在垫层时,在深基坑垫层上端开设集水井和第一排水沟;

步骤五: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的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深基坑斜坡上,喷完一层后安装钢筋网,再继续喷射,形成内置有钢筋网的混凝土喷射层;

步骤六:测量放样,按设计要求准确放出锚杆孔位,采用风动钻岩机钻孔,利用高压风清孔,严禁采用高压水洗孔,避免人为塌孔,清孔完成后进行孔道检查,检查开孔孔径、孔深、孔道倾斜度,采用单管注浆工艺,直接将注浆管插入锚杆孔底,开始注浆后反复将注浆管向孔底送,使砂浆将孔内多余的水挤压出孔外,随后边注浆边拔出注浆管,准备插杆,注浆后应及时放置锚杆,锚杆放入后视实际需要补注浆,锚杆孔注满浆后,将锚杆钢筋插入锚杆孔内,同时用水泥袋纸或塑料布封住孔口,当感到锚杆撞击孔底时,孔口要求填满砂浆,插好锚杆后用孔口用块石或木楔临时居中固定,杆体外露部分避免敲击碰撞。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三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步骤七:锚杆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百分之八十以上时,方可进行安装承压台的操作,确保承压台与锚杆轴线垂直,保证承压台能均匀地压紧混凝土喷射层,再通过固定螺母固定;

步骤八:在深基坑外部安装潜水泵,潜水泵与排水管连接,并将排水管嵌入集水井的内部;

步骤九:组装上下基坑通道,上下人斜道应横平竖直并分布均匀,楼梯步距应保持一致,横杆外露长度应保持一致且不得超过一百毫米,上下人斜道上满铺五十毫米厚的脚手板,脚手板之间拼缝必须严密,上下人斜道宽度为一米,休息平台宽度为一米,外挂第二安全网封闭,立杆底部夯实,并垫木脚手板。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喷射层内部设置有钢筋网,增强混凝土喷射层的结构强度,防止混凝土喷射层开裂,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钢筋网的纵筋与横筋形成网状结构,因此与混凝土喷射层粘结锚固性好,承受的载荷均匀扩散分布,明显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结构的抗震裂性能,再通过多个锚杆连接软土层和混凝土喷射层,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的结构强度,锚杆作为深入软土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混凝土喷射层连接,另一端深入软土层中,提高混凝土喷射层与软土层的固定摩擦力,进行加固,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的承载能力,限制混凝土喷射层脱离软土层,从而避免深基坑的坍塌。

2、本发明通过在深基坑垫层上端设置第一排水沟,第一排水沟位于深基坑垫层的边缘处,且在第一排水沟的四角均设置集水井,可及时对第一排水沟内部的积水进行收集,再通过潜水泵的排水管抽出,明排至坑外,潜水泵位于坑外,方便对其进行维护,同时避免潜水泵被掩埋,保证了排水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排水沟对坑外的积水进行收集,配合挡水台使用,避免积水进入坑内,进一步保证施工安全。

3、本发明通过上下基坑通道方便施工人员出入深基坑作业,在上下基坑通道的外部设置第二安全网,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在坡顶外侧设置防护栏杆以保证施工安全,避免无关人员的靠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排水沟与集水井的位置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b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5所示,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软土层1、深基坑垫层2、深基坑斜坡3和上下基坑通道19,且上下基坑通道19位于深基坑垫层2的上端,且上下基坑通道19与深基坑垫层2固定连接,且深基坑斜坡3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喷射层4,且混凝土喷射层4与深基坑斜坡3固定连接,且软土层1与深基坑垫层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喷射层4与软土层1之间设置有若干锚杆6,且锚杆6的一端嵌入软土层1的内部,且锚杆6的另一端贯穿混凝土喷射层4,且混凝土喷射层4与锚杆6之间安装有承压台7,且承压台7与锚杆6通过固定螺母25连接;第一排水沟8,位于深基坑垫层2的上端,且深基坑垫层2上端的边角处均设置有集水井9,且集水井9设置有四个;潜水泵11,且潜水泵11的两端均安装有排水管10,且排水管10的一端嵌入集水井9的内部;第二排水沟12,位于软土层1的上端,且位于深基坑斜坡3的外侧,所述第二排水沟12的内侧设置有挡水台13,且挡水台13与混凝土喷射层4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二台反铲挖土机,六台后八轮汽车,施工便道按照施工方便、翻土量最少及汽车爬坡最小的角度考虑,从西侧作为施工便道进出口,施工便道坡度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坡道宽度为六米,土方开挖与坡体修坡相互配合,分层分段开挖,从东向西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情况采取机械开挖,坑面和坑角处宜采用人工开挖,为不扰动地基土,基坑开挖距离坑底零点三米左右宜改为人工清理坑底,严禁超挖,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勤监测、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并应有充分的应急措施,遇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措施,要保证该基坑顺利开挖成功,土方开挖施工队伍机械施工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用材尽量不要堆置于基坑周边,堆放位置应距基坑一倍开挖深度以外,且不得超过规定的堆载值,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不得碰撞临近建筑物工程桩结构、测量标志和监测元件,开挖后的基坑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清边检底,尽快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应做到基坑内满封闭,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在混凝土喷射层内部设置有钢筋网,增强混凝土喷射层的结构强度,防止混凝土喷射层开裂,钢筋网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钢筋网的纵筋与横筋形成网状结构,因此与混凝土喷射层粘结锚固性好,承受的载荷均匀扩散分布,明显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结构的抗震裂性能,再通过多个锚杆连接软土层和混凝土喷射层,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的结构强度,锚杆作为深入软土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混凝土喷射层连接,另一端深入软土层中,提高混凝土喷射层与软土层的固定摩擦力,进行加固,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的承载能力,限制混凝土喷射层脱离软土层,从而避免深基坑的坍塌,第一排水沟位于深基坑垫层的边缘处,且在第一排水沟的四角均设置集水井,可及时对第一排水沟内部的积水进行收集,再通过潜水泵的排水管抽出,明排至坑外,潜水泵位于坑外,方便对其进行维护,同时避免潜水泵被掩埋,第二排水沟对坑外的积水进行收集,配合挡水台使用,避免积水进入坑内,进一步保证施工安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排水沟12的外侧安装有防护栏杆14,且防护栏杆14的下端与软土层1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防护栏杆对整个使用场地进行保护,警示并提醒周围人员,以保证施工安全,避免无关人员的靠近。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栏杆14包括横梁16,所述横梁16的前端设置有安全标牌17,且安全标牌17与横梁1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防护栏杆14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安全网18,且第一安全网18与防护栏杆14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安全网提高防护安全性,安全标牌可以清晰地直观警示无关人员的靠近,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上下基坑通道19的一侧安装有行走梁20,所述上下基坑通道19包括立杆21和防护栏杆23,两个所述防护栏杆23之间设置有楼梯平台板22,且立杆21与防护栏杆23和楼梯平台板22均固定连接,且防护栏杆23与楼梯平台板22固定连接,所述上下基坑通道19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安全网24,且第二安全网24与上下基坑通道19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上下基坑通道方便施工人员出入深基坑作业,在上下基坑通道的外部设置第二安全网,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防止人、物坠落,避免、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潜水泵11与排水管10通过法兰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有较好的强度和紧密性,适用的尺寸范围宽,应用普遍,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能好,通过潜水泵的排水管抽出,明排至坑外,潜水泵位于坑外,方便对其进行维护。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深基坑垫层2的上端设置有深基坑基础边线15。

在上述方案中,可通过深基坑基础边线确定开挖边线,保证施工更加精准。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安全标牌17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红色警示灯26,且红色警示灯26与安全标牌17通过螺钉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红色代表危险,能够更好的维护作业安全,在夜间红色警示灯亮起,能够进行明显的警示,来保证夜间的施工安全,连接方式简单,利于对红色警示灯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混凝土喷射层4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网5,且钢筋网5与混凝土喷射层4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在混凝土喷射层内部设置有钢筋网,增强混凝土喷射层的结构强度,防止混凝土喷射层开裂,钢筋网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钢筋网的纵筋与横筋形成网状结构,因此与混凝土喷射层粘结锚固性好,承受的载荷均匀扩散分布,明显提高混凝土喷射层结构的抗震裂性能。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计划坡比,进行放坡。以保证边坡稳定和施工操作安全;

步骤二:在深基坑四周安装防护栏杆14,安装安全标牌17和红色警示灯26,避免无关人员的靠近;

步骤三:采用二台反铲挖土机,六台后八轮汽车,施工便道按照施工方便、翻土量最少及汽车爬坡最小的角度考虑,从西侧作为施工便道进出口,施工便道坡度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坡道宽度为六米,土方开挖与坡体修坡相互配合,分层分段开挖,从东向西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情况采取机械开挖,坑面和坑角处宜采用人工开挖,为不扰动地基土,基坑开挖距离坑底零点三米左右宜改为人工清理坑底,严禁超挖,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勤监测、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并应有充分的应急措施,遇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措施,要保证该基坑顺利开挖成功,土方开挖施工队伍机械施工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用材尽量不要堆置于基坑周边,堆放位置应距基坑一倍开挖深度以外,且不得超过规定的堆载值,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不得碰撞临近建筑物工程桩结构、测量标志和监测元件,基底留三十厘米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以免超挖和干扰基底土,坑边护坡三十厘米,采用人工开挖,保证坑边土质的稳定性,并在深基坑外部开设第二排水沟12并安装挡水台13。

步骤四:开挖后的基坑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清边检底,尽快进行垫层施工,垫层应做到基坑内满封闭,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在垫层时,在深基坑垫层2上端开设集水井9和第一排水沟8;

步骤五: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的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深基坑斜坡3上,喷完一层后安装钢筋网5,再继续喷射,形成内置有钢筋网5的混凝土喷射层4;

步骤六:测量放样,按设计要求准确放出锚杆6孔位,采用风动钻岩机钻孔,利用高压风清孔,严禁采用高压水洗孔,避免人为塌孔,清孔完成后进行孔道检查,检查开孔孔径、孔深、孔道倾斜度,采用单管注浆工艺,直接将注浆管插入锚杆6孔底,开始注浆后反复将注浆管向孔底送,使砂浆将孔内多余的水挤压出孔外,随后边注浆边拔出注浆管,准备插杆,注浆后应及时放置锚杆6,锚杆6放入后视实际需要补注浆,锚杆6孔注满浆后,将锚杆6钢筋插入锚杆6孔内,同时用水泥袋纸或塑料布封住孔口,当感到锚杆6撞击孔底时,孔口要求填满砂浆,插好锚杆6后用孔口用块石或木楔临时居中固定,杆体外露部分避免敲击碰撞。锚杆6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三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步骤七:锚杆6孔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百分之八十以上时,方可进行安装承压台的操作,确保承压台与锚杆6轴线垂直,保证承压台能均匀地压紧混凝土喷射层,再通过固定螺母固定;

步骤八:在深基坑外部安装潜水泵11,潜水泵11与排水管10连接,并将排水管10嵌入集水井9的内部;

步骤九:组装上下基坑通道19,上下人斜道应横平竖直并分布均匀,楼梯步距应保持一致,横杆外露长度应保持一致且不得超过一百毫米,上下人斜道上满铺五十毫米厚的脚手板,脚手板之间拼缝必须严密,上下人斜道宽度为一米,休息平台宽度为一米,外挂第二安全网封闭,立杆21底部夯实,并垫木脚手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