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地上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3126发布日期:2021-04-06 12:3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良的地上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火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地上消火栓。



背景技术:

地上消火栓是常见的消防器材,城市道路所设的地上消火栓一般埋设在街道人行道旁边,地上消火栓一部分露出在地面之上,一部分埋设于地面之下,并且与地下输水管道相连接;在发生火灾时,开启地上消火栓向消防车供水,或直接将消防水带、水枪与地上消火栓的出水口连接,直接向消防水带、水枪供水。现有的地上消火栓在开启时,需转动手轮多圈才能将地上消火栓完全开启,严重影响了消火栓的开启速度,这对于争分夺秒的消防作业显然是不利的。因而有必要对地上消火栓的结构进行研发改进,以提高地上消火栓的开启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地上消火栓,只需用扳手旋转传动杆一圈,就可将地上消火栓完全开启或关闭,开启或关闭迅速方便,可有效提高消火栓的开启速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构改良的地上消火栓,包括栓盖、传动杆、栓体、传动座、阀杆、阀体、阀瓣和进水弯管;

所述栓盖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传动杆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限位圆环,限位圆环的顶部设有密封圈;栓盖的内腔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顶部设有旋转头,旋转头的底端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旋转头安装于第一安装孔,限位凸台的顶面抵住限位圆环的底面,旋转头从密封圈穿过并形成密封效果;传动杆的底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外侧壁设有三头外螺纹;栓盖的底部与栓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头伸入到栓体的内腔顶部;

所述栓体的上部设有多个出水口,栓体的内腔设有传动座和阀杆,传动座的顶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内部设有三头内螺纹,连接套与连接头互相匹配传动连接,传动座的底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部与连接套底部一体连接,连接柱的外侧壁一体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滑块,栓体的内侧壁顶部设有与导向滑块相匹配设置的导向滑槽;连接柱的底部与阀杆的顶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连接;栓体的底部与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且阀杆的底部伸入到阀体的内腔;

所述阀体的中部内壁设有阀座,由阀座将阀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内部设有阀瓣,阀瓣的顶部与阀杆的底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连接,阀瓣的底部压紧阀座的顶部形成密封效果;第一内腔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安装有排水阀,排水阀的位置略微高于阀座的位置;阀体的底部与进水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

当使用扳手逆时针旋转传动杆时,带动连接头逆时针旋转,在连接头与连接套的螺纹旋转驱动下,传动座带着阀杆和阀瓣竖直向上运动,从而打开地上消火栓;当使用扳手顺时针旋转传动杆将地上消火栓完全关闭时,排水阀自动将地上消火栓内位于排水阀以上部位的余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阀包括壳体、阻挡球、回位弹簧和排水孔,壳体的左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左端设有多个进水通孔,容纳腔内部设有阻挡球和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左端抵住阻挡球,回位弹簧的右端与容纳腔的右端固定连接,壳体的右部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左端与容纳腔的右端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栓体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通过螺栓锁紧形成密封连接;阀体的底端设有第三连接法兰,所述进水弯管的顶端设有第四连接法兰,第三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通过螺栓锁紧形成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径大于第二内腔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弯管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与进水弯管的外侧壁一体连接,支撑柱的底部设有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只需用扳手旋转传动杆一圈,就可将地上消火栓完全开启或关闭,开启或关闭迅速方便,可有效提高消火栓的开启速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传动座、阀杆、阀瓣的连接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传动座、阀杆、阀瓣的连接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栓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栓体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阀关闭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阀开启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地上消火栓,包括栓盖1、传动杆4、栓体2、传动座5、阀杆6、阀体3、阀瓣7和进水弯管8。所述栓盖1的顶部设有用于安装传动杆的第一安装孔11,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设有向内凸出的限位圆环12,限位圆环12的顶部设有密封圈13;栓盖11的内腔设有传动杆4,传动杆4的顶部设有旋转头41,旋转头41的底端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凸台42,旋转头41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1,限位凸台42的顶面抵住限位圆环12的底面,旋转头41从密封圈13穿过并形成密封效果;传动杆4的底部设有连接头43,连接头43的外侧壁设有三头外螺纹;栓盖11的底部与栓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头43伸入到栓体2的内腔顶部。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栓体2的上部设有多个出水口21,栓体2的内腔设有传动座5和阀杆6,传动座5的顶部设有连接套51,连接套51的内部设有三头内螺纹,连接套51与连接头43互相匹配传动连接,传动座5的底部设有连接柱52,连接柱52的顶部与连接套51底部一体连接,连接柱52的外侧壁一体设有向外凸出的导向滑块53,栓体2的内侧壁顶部设有与导向滑块相匹配设置的导向滑槽22,导向滑块53可沿着导向滑槽22进行上下运动,当传动座5进行上下运动时,导向滑块53起到竖直导向作用。连接柱52的底部与阀杆6的顶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连接。栓体2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法兰23,阀体3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法兰31,第一连接法兰23与第二连接法兰31通过螺栓锁紧形成密封连接,且阀杆6的底部伸入到阀体3的内腔。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1所示,所述阀体3的中部内壁设有阀座32,由阀座32将阀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34和第二内腔35,第一内腔34的内径大于第二内腔35的内径,第一内腔34内部设有阀瓣7,阀瓣7的顶部与阀杆6的底部通过螺栓锁紧固定连接,阀瓣7的底部压紧阀座32的顶部形成密封效果;第一内腔34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安装孔36,第二安装孔36安装有排水阀37,排水阀37的位置略微高于阀座32的位置;所述排水阀37包括壳体371、阻挡球372、回位弹簧373和排水孔374,壳体371的左部设有容纳腔375,容纳腔375的左端设有多个进水通孔376,容纳腔375内部设有阻挡球372和回位弹簧373,回位弹簧373的左端抵住阻挡球372,回位弹簧373的右端与容纳腔375的右端固定连接,壳体371的右部设有排水孔374,排水孔374的左端与容纳腔375的右端贯通。所述阀体3的底端设有第三连接法兰33,所述进水弯管8的顶端设有第四连接法兰81,第三连接法兰33与第四连接法兰81通过螺栓锁紧形成密封连接;进水弯管8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82,支撑柱82的顶部与进水弯管8的外侧壁一体连接,支撑柱82的底部设有支撑板83。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开启消防栓时,使用扳手逆时针转动传动杆4的旋转头41,进而带动连接头43逆时针旋转,而在导向滑块53和导向滑槽22的作用下,连接套51不会产生旋转,而是在连接头43与连接套51的螺纹旋转驱动下,传动座5带着阀杆6和阀瓣7竖直向上运动,从而打开地上消火栓,只需用扳手逆时针旋转传动杆4一圈,就能快速将地上消火栓完全打开。另外,打开地上消防栓时,水流从进水弯管8进入到栓体2内从出水口流出时,阀体2内部的水压较大,使得排水阀37的阻挡球372压紧堵住排水孔374,此时排水阀37处于关闭状态。需要关闭地上消防栓时,使用扳手顺时针转动旋转头41,驱动阀瓣7竖直向下运动,直至阀瓣7的底部压紧阀座32的顶部形成密封效果,此时,消火栓完全关闭;同时,排水阀37的阻挡球372在回位弹簧373的作用下,阻挡球372远离排水孔374,排水阀37自动将消火栓内位于排水阀37以上部位的余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只需用扳手旋转传动杆一圈,就可将地上消火栓完全开启或关闭,开启或关闭迅速方便,可有效提高消火栓的开启速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