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4445发布日期:2021-06-11 19:3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域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



背景技术: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蓄洪等诸多功能,因此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诸多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随河流流入湿地或者垃圾直接排放到湿地,影响到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授权公告号为cn208121730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1月2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河流垃圾拦截装置,包括桥体,桥体底部设有垃圾拦截装置,垃圾拦截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二带输送装置、第一带输送装置,第一带输送装置置于第二带输送装置后方,第一带输送装置末端设有垃圾收集箱。垃圾通过第二带输送装置与第二带输送装置配合将河流中的垃圾收集进垃圾收集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部分河流存在潮汐现象,并且湿地具有蓄水与泄洪功能,水流的流向是不固定的,发明人认为上述相关技术存在有垃圾单向拦截不适用于能双向流动的河流和湿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垃圾拦截装置不适用于能双向流动的河流和湿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包括引流组件、两个打捞组件和两个收集小车,所述引流组件设置在河道内,两个所述打捞组件对应引流组件分别设置在河道两岸,两个所述打捞组件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构件和对垃圾打捞传送的传送构件,所述传送构件可双向传送,所述传送构件与固定构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收集小车移动设置在河道两岸,所述收集小车放置在传送构件传送下方的端部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引流组件的设置,将垃圾引导向打捞组件,方便打捞组件对垃圾打捞清理;通过对固定构件与传送构件的转动连接,在不同水流流向时,调整传送构件传送方向,即可在不同水流流向时拦截清理垃圾;通过对收集小车的设置,方便对打捞组件打捞的垃圾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双向引流板,所述双向引流板垂直于水面设置,所述双向引流板宽度小于河道宽度,所述双向引流板两块包括v型板和对应连接两块v型板的两块连接板,两块所述v型板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两块所述连接板平行于河道设置,两岸的所述传送构件分别设置在连接板与河岸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双向引流板的设置,方便垃圾沿v型板引导到河道两侧,传送构件只需对河道两侧打捞即可实现将河道清理干净,减小了清理面积,降低了传送构件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浮力件、两根限位杆,所述浮力件垂直固定于双向引流板的中部,两根所述限位杆一端均与双向引流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河道两岸对应限位杆竖直开设有限位槽,两根所述限位杆远离双向引流板的一端分别与该侧限位槽滑动配合,两根所述限位杆均能沿限位槽垂直于水面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浮力件、限位杆与限位槽的设置,河道水位变化时,浮力件与限位杆带动双向引流板沿限位槽方向升降,使双向引流板能够对垃圾进行引导,增强了垃圾拦截结构的适用性,限位槽既方便了双向引流板升降,同时对双向引流板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双向引流板被水流冲走。

优选的,所述打捞组件还包括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横杆与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横杆与传送构件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与地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固定构件的设置,使横杆带动传送构件旋转的同时,保证了传送构件的稳定,第一固定架对整个传送构件进行重力支撑。

优选的,所述传送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设置于地面,所述支撑柱远离地面的一端朝向河道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定滑轮;所述传送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包括一端与传送构件端部固定连接的拉伸绳索和用于绕卷拉伸伸缩的摇杆,所述拉伸绳索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后与摇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定滑轮与拉伸绳索的设置,通过拉动穿过定滑轮的拉伸绳索即可实现控制传送构件旋转变向,拉伸绳索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摇杆固定连接,使拉伸绳索的拉伸更加方便,只需转动摇杆即可使拉伸绳索收紧。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第二横杆连接处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和第二横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支撑杆的设置,使支撑杆与支撑柱、第二横杆形成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使支撑柱与第二横杆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的,所述调节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架与l型把手,所述第二固定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摇杆与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l型把手与摇杆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把手弯折部朝向远离摇杆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架的设置能对摇杆支撑限位,l型把手的设置方便转动摇杆。

优选的,所述摇杆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与l型卡接杆,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固定架抵触用于限制摇杆沿其轴向滑动,所述l型卡接杆设置在摇杆上连接板与l型把手之间,所述l型卡接杆的一端端部朝向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对应l型卡接杆设有用于插接l型卡接杆的卡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限位块的设置,防止摇杆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时,摇杆与第二固定架脱离;在通过调节拉伸绳索使传送构件调节完成后,通过对l型卡接杆与卡接孔的设置,使摇杆无法发生转动,使传送构件调节后保持稳定。

优选的,所述传送构件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打捞斗,所述打捞斗垂直于传方向的剖面呈t型设置,所述打捞斗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打捞斗的设置,可以使打捞斗适用于垃圾拦截结构的双向收集垃圾,当传送构件转动到另一侧,传送方向发生改变后,打捞斗仍能打捞垃圾;排水孔的设置,可以降低打捞斗打捞时的阻力,方便将垃圾打捞上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对固定构件与传送构件的设置,可以使传送构件在固定构件的支撑作用下进行旋转,在不同水流流向时,通过改变传送构件接触水体一端和传送方向,实现对垃圾的清理;

2.通过对双向引流板的设置,可以使垃圾被引导到河道两侧,产生了清理干净河道的同时降低清理的面积的效果;

3.通过对拉伸绳索与摇杆的设置,可以使传送构件随摇杆对拉伸绳索的收放发生转动,产生了控制传送构件清理角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引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组件;11、双向引流板;111、v型板;112、连接板;12、浮力件;13、限位杆;14、限位槽;2、打捞组件;21、传送构件;211、传送支架;212、传送链带;213、传动轴;214、打捞斗;22、固定构件;221、第一横杆;222、第一固定架;23、支撑构件;231、支撑柱;232、第二横杆;233、支撑杆;234、定滑轮;24、调节构件;241、拉伸绳索;242、第二固定架;2421、卡接孔;243、摇杆;244、l型把手;245、限位块;246、l型卡接杆;3、收集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参照图1和图2,垃圾拦截结构包括引流组件1、两个打捞组件2和两个收集小车3,引流组件1设置在河道内,两个打捞组件2对应引流组件1分别设置在河道两岸。两个打捞组件2均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构件22和对垃圾打捞传送的传送构件21,传送构件21可双向传送,传送构件21与固定构件22转动连接,在不同水流流向时,方便对传送构件21的传送方向进行调整,使得调整传送构件21下端面传动方向始终与水流方向相反,即可在不同水流流向时拦截清理垃圾。两个收集小车3移动设置在河道两岸,收集小车3放置在传送构件21传送下端的端部正下方,用于传送构件21打捞的垃圾收集。

参照图2和图4,引流组件1包括双向引流板11,双向引流板11垂直于水面设置,双向引流板11宽度小于河道宽度,双向引流板11两块包括v型板111和对应连接两块v型板111的两块连接板112,两块v型板111的开口方向相向设置,两块连接板112平行于河道设置。垃圾沿v型板的v型端部引导到河道两侧,两岸的传送构件21分别设置在两块连接板112与河岸之间的上端,且固定构件22、传送构件21与连接板112中部处于同一平面。在需要对河道清理时,传送构件21只需对河道两侧打捞即可将河道清理干净,减小了清理面积,降低了传送构件21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3和图4,为方便传送构件21对垃圾进行拦截与清理,传送构件21包括传送支架211,传送支架211外侧安装有传送链带212。传送链带21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打捞斗214,打捞斗214垂直于传送链带212方向的剖面呈t型设置,其中打捞斗214垂直于传送链带212的一端与传送链带212固定连接,t型的打捞斗214适用于双向打捞垃圾。为降低打捞斗214打捞时的阻力,方便将垃圾打捞上来,打捞斗214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传送支架211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轴213,两个传动轴213均与传送链带212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端的传动轴213同轴连接有电机(图中未显示)。电机驱动其中一根传动轴213转动,传动轴213带动传送链带212发生转动,使传送链带212上的多个打捞斗214持续对河道进行清理。

参照图3,为方便对传送构件21进行支撑,打捞组件2还包括固定构件22、两个支撑构件23与两个调节构件24,两个支撑构件23与两个调节构件24对应传送构件21两端设置,固定构件22包括第一横杆221与第一固定架222,第一横杆221与传送构件21侧面中部固定连接,第一横杆221与第一固定架22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222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架222对整个传送构件21进行重力支撑。

参照图4,为方便双向引流板11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始终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引导,引流组件1还包括浮力件12、两根限位杆13与两个限位槽14。浮力件12固定连接在沿垂直于水面方向的双向引流板11中部,两根限位杆13一端均与双向引流板11平行于河道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槽14相互对称固定设置在沿垂直于水面方向的河道侧面,两根限位杆13另一端分别与该侧限位槽14限位抵触,两根限位杆13均能沿限位槽14垂直于水面方向运动。河道水位变化时,浮力件12与限位杆13带动双向引流板11沿限位槽14方向升降,使双向引流板11能够始终对垃圾进行引导,限位槽14既方便了双向引流板11升降,同时对双向引流板11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双向引流板11被水流冲走。

参照图3和图5,为方便控制传送构件21的方向与角度,支撑构件23包括支撑柱231,支撑柱231垂直于地面设置,支撑柱231杆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支撑柱231远离地面的一端朝向河道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二横杆232,支撑柱231与第二横杆232连接处设有支撑杆233,支撑杆233与支撑柱231、第二横杆232形成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使支撑柱231与第二横杆232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支撑构件23还包括定滑轮234,定滑轮234设置在第二横杆232上,定滑轮234与第二横杆232固定连接。调节构件24包括拉伸绳索241、摇杆243与第二固定架242,摇杆243平行于地面设置,拉伸绳索241一端与传送构件21端部固定连接,拉伸绳索241另一端穿过定滑轮234与摇杆243固定连接,拉动穿过定滑轮234的拉伸绳索241即可实现控制传送构件21旋转变向,转动摇杆243即可使拉伸绳索241收紧。第二固定架242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242由两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板组成,摇杆243与第二固定架242转动连接,为方便转动摇杆243,摇杆243上连接有l型把手244,l型把手244与摇杆243一端端部固定连接,l型把手244弯折部朝向远离摇杆243的一侧。

参照图5,为防止摇杆24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时,摇杆243与第二固定架242脱离;摇杆243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45,限位块245设置在两块连接板112中部。在通过调节拉伸绳索241使传送构件21调节完成后,为了固定摇杆243,摇杆243上还固定设置有l型卡接杆246,l型卡接杆246设置在摇杆243上连接板112与l型把手244之间,l型卡接杆246弯折部朝向连接板112的一侧,连接板112对应l型卡接杆246设有卡接孔2421。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湿地水体垃圾拦截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河道中的水流为某一方向时,转动河道两侧传送构件21迎水侧对应的l型把手244,松放该侧的拉伸绳索241,然后转动河道两侧传送构件21背水侧对应的l型把手244,拉紧该侧的拉伸绳索241,使迎水侧的传送构件21向下浸入水中,启动传送构件21,河道中的垃圾沿v型板的v型引导到传送构件21一侧,垃圾被传送构件21上的打捞斗214打捞起来,垃圾经过传送构件21的传送最终掉入收集小车3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