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9697发布日期:2021-04-30 12:5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提升,使得智能卫浴产品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坐便器作为智能卫浴产品中的重要一员。

智能坐便器在使用的时候,当男性使用者需要对坐便器进行小便的时候,需要弯下腰将马桶盖掀起,当使用者的腰部存在伤患的情况下或者是老年人在使用的时候,很难弯下腰将马桶盖掀起,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包括马桶圈、驱动结构和控制结构,所述马桶座底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安装板右上侧安装有红外接收器,同时马桶座右下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并且马桶座左上侧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下座覆盖在马桶座的上表面,且下座上侧安装有上盖,同时下座左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两端焊接有工作轴,并且工作轴上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马桶座右上侧开设有工作槽。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且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16cm。

进一步的,所述马桶圈包括下座和上盖,且下座和上盖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马桶圈通过固定板和工作轴活动连接在工作槽的内壁表面,且马桶圈是以工作轴为圆心的转动结构,马桶圈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包括上板体、卡块和顶板,卡块和顶板在上板体的底部均为环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座包括下板体、卡槽、限位座、电热带和开槽,且下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开槽,开槽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剖面为“凹”字形设置,且电热带卡接在限位座内部,同时上板体通过其底部的顶板压在电热带的表面,并且上板体通过其底部的卡块卡接在下板体表面开设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传动齿轮、固定板、工作轴、驱动齿轮和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且横板和竖板组合在一起形成“l”形,并且竖板的两端均焊接有工作轴,两组工作轴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底部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驱动齿轮的轴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热带质地柔软,可将电热带卡接在限位座的内部,电热带通电加热,对马桶圈进行加热,提高马桶圈在寒冷的冬天使用时候的舒适度;

2、上盖包括上板体、卡块和顶板,卡块和顶板在上板体的底部均为环形设置;上盖覆盖在下座的表面,对下座内部的结构进行保护,同时上盖与下座之间为可拆卸设置,便于对下座内部的电热带进行维修和更换;

3、使用者在对坐便器进行使用的时候,右脚放置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之间,马桶圈可自动进行转动,不需要弯腰手动将马桶圈进行掀开,便于腰部不好的男性或者老年人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马桶圈自动翻转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图4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的图5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的马桶圈三维图;

图8为本发明结构的下板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1、马桶座;2、安装板;3、红外发射器;4、红外接收器;5、马桶圈;51、下座;511、下板体;512、卡槽;513、限位座;514、电热带;515、开槽;52、上盖;521、上板体;522、卡块;523、顶板;6、驱动结构;61、传动齿轮;62、固定板;621、横板;622、竖板;63、工作轴;64、驱动齿轮;65、驱动电机;7、控制结构;71、安装箱;72、蓄电池;73、控制器;8、工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智能坐便器,包括马桶圈5、驱动结构6和控制结构7,马桶座1底部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右上侧安装有红外接收器4,同时马桶座1右下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3,并且马桶座1左上侧安装有安装箱71,安装箱71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72和控制器73,下座51覆盖在马桶座1的上表面,且下座51上侧安装有上盖52,同时下座51左端与固定板62固定连接,固定板62的两端焊接有工作轴63,并且工作轴63上固定有传动齿轮61,马桶座1右上侧开设有工作槽8。

当腰部不好的人员需要对坐便器进行使用的时候,此时右脚放置在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4之间,此时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4之间的信号中断,控制器73接收到上述信号接收中断的信息,此时控制器73启动驱动电机65的外接开关,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64转动,驱动齿轮64带动传动齿轮61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马桶圈5绕着工作轴63转动90°,马桶圈5与马桶座1之间的角度为90°,便于腰部不好的人员对此坐便器进行使用,不需要弯腰,当使用者使用完毕的时候,通过按动驱动电机65的外接开关,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64进行转动,驱动齿轮64带动传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完成马桶圈5的复位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相对设置,且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均与控制器73电性连接,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4之间的距离为16cm;红外发射器3与红外接收器4之间传输有红外光线,当使用者需要使用坐便器的时候,脚掌挪动在红外发射器3与红外接收器4之间,此时红外发射器3与红外接收器4之间信号发生中断,控制器73接收到上述信号接收中断的信息,对驱动电机65进行控制,红外发射器3的型号为fbcb50与红外接收器4的型号为tbbb50,驱动电机65的型号为42bygh4818,可以使用不同型号的电机对驱动电机65进行替换维修,上述所用设备为目前的通用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到。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马桶圈5包括下座51和上盖52,且下座51和上盖52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下座51和上盖52之间通过卡块522和卡槽512之间进行定位安装,便于对下座51内部的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2所示:马桶圈5通过固定板62和工作轴63活动连接在工作槽8的内壁表面,且马桶圈5是以工作轴63为圆心的转动结构,马桶圈5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90°;使用者在对坐便器进行使用的时候,马桶圈5可自动进行转动,不需要弯腰手动将马桶圈5进行掀开。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图6所示:上盖52包括上板体521、卡块522和顶板523,卡块522和顶板523在上板体521的底部均为环形设置;上盖52覆盖在下座51的表面,对下座51内部的结构进行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图6所示:下座51包括下板体511、卡槽512、限位座513、电热带514和开槽515,且下板体511的内部设置有开槽515,开槽515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513。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六的进一步限定,如图6所示:限位座513的剖面为“凹”字形设置,且电热带514卡接在限位座513内部,同时上板体521通过其底部的顶板523压在电热带514的表面,并且上板体521通过其底部的卡块522卡接在下板体511表面开设的卡槽512中;电热带514质地柔软,可将电热带514卡接在限位座513的内部,电热带514通电加热,对马桶圈5进行加热,提高马桶圈5在寒冷的冬天使用时候的舒适度。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如图1-4所示:驱动结构6包括传动齿轮61、固定板62、工作轴63、驱动齿轮64和驱动电机65;驱动电机65通过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64转动,两组驱动齿轮64分别带动两组传动齿轮61转动,两组传动齿轮61通过固定板62带动马桶圈5进行转动工作,实现马桶圈5的自动翻转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八的进一步限定,如图8所示:固定板62包括横板621和竖板622,且横板621和竖板622组合在一起形成“l”形,并且竖板622的两端均焊接有工作轴63,两组工作轴63上均安装有传动齿轮61,传动齿轮61的底部与驱动齿轮64啮合连接,驱动齿轮64的轴杆与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65与控制器73电性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